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曹刿论战鉴赏

大道家园 2023-07-11 17:35:01

朝代:先秦

作者:左丘明

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徧 同:遍)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释译文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为什么要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浅陋无知,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入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借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这种小恩小惠不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一定按照实情相报。”曹刿回答:“小的信用,不能被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会按照实情处理。”曹刿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一点去打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从。”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将要击鼓进军,曹刿说:“不可以。”(等到)齐国的军队三次击鼓进军(后),曹刿说:“可以了。”(于是)齐军大败。庄公将要下令追击,曹刿说:“不可以。”曹刿从车马上下来查看齐国军队车轮辗出的痕迹,登上车马扶着车厢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说:“可以了。”于是追击齐国军队。

已经战胜后,鲁庄公询问其中的原因。曹刿回答:“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衰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敌方的勇气竭尽而我方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齐国军队。齐国这样的大国是难以预测的,(我)担心有埋伏在那里;我看见他们的车轮辗出的痕迹混乱,看见他们的军旗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注释

1、【曹刿】:又名曹沫。春秋时鲁国大夫。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2、【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3、【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师,军队

4、【伐】:讨伐 ,攻打。

5、【我】:我,指鲁国。鲁,在今山东省西南部。《左传》传为鲁国史官而作,故称鲁国为“我”。

6、【公】:诸侯的通称,这里指鲁庄公。

7、【肉食者】:原指吃肉的人。这里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

8、【间(jiàn)】:参与。

9、【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10、【乃】:于是,就。

11、【何以战】:即“以何战”宾语前置,凭借什么作战?以:介词,凭,靠。后文“可以一战”以字同此解。

1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服食物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安:有“养”的意思。弗:不。专:独自专有,个人专有。

13、【必以分人】:省略句,省略了"之",完整的句子是“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以,把。人:指鲁庄公身边的近臣或贵族。

14、【徧】:同“遍”,遍及,普遍,普及。

15、【牺牲玉帛(bó)】: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玉,玉器。帛,丝织品。

16、【加】:虚报夸大。

17、【孚(fú)】:信任。

18、【福】:名词作动词,赐福,保佑。

19、【狱】:诉讼案件。

20、【察】:明察。

21、【情】:(依据)实际判断。

22、【忠之属也】:(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忠,本职。属,类,一类。

23、【可以一战】:就是“可以之一战”,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仗,可:可以;以:凭借。

24、【战则请从】:(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从去。从:随行,跟从

25、【长勺】:鲁国地名,今山东莱芜东北。

26、【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进军。古代作战,击鼓命令进军。下文的“三鼓”,就是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

27、【败绩】:大败。

28、【驰】:驾车马(追击)。

29、【辙(zhé)】:车轮辗出的痕迹。

30、【轼】:车厢前的横木,作扶手用。

31、【遂】:于是,就。

32、【逐】:追赶,追击。

33、【既克】:已经战胜。既,已经。克,战胜,攻下。

34、【夫(fú)战,勇气也】:作战靠的是勇气。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

35、【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作,振作。

36、【再】:第二次。

37、【三】:第三次。

38、【盈】:充满。这里指旺盛。

39、【伏】:有埋伏。

40、【靡(mǐ)】:倒下。

作者介绍 左丘明 (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相传为春秋末期曾任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晚年双目失明,相传著有中国重要的史书巨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3755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