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法号为怀素的僧人不止一个。
可以确知的有两位,一位 是唐代佛教界知名的人物玄奘的弟子。他是南阳人,俗姓范,在京兆进行佛事活动,生卒年为624~697年,享年74岁。
▲怀素《论书帖》局部
第二位怀素,是著名草书家,长沙人,俗姓钱,字藏真,生卒年约为737~800年,享年63岁。《书史会要》、《全唐诗》、《全唐文》、《辞源》 等都将这两个怀素混为一谈。 如《辞源》 “怀素”条: “唐代僧人,玄奘弟子。字藏真,俗姓钱,长沙人,迁居京兆。....”. 而这两人实际相距百年。
这个问题已经基本澄清,不在此赘言。然而,有学者认为唐代还有第三个怀素,并且也是僧人身份。“笔者撰《怀素评传》时也曾从此说。
▲《圣母帖》局部
「律宗怀素住持地的问题」
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玄奘弟子怀素一生只居子 “京师恒济寺”而从未到" 西崇福寺”,那么崔融说的“西崇福寺”僧怀素肯定是另有其人。
但是,如果能证明明这位律宗怀素两个寺院都去过,那就不不应断定为两僧。通过史料,可以看到,玄奘弟子怀素一生曾居于很多寺院,与他有瓜葛的寺院有数个。
(一)贞观年间,先居于恒济寺
根据最早的史料,唐释智升掼(开元释教录》卷九《怀素传》记载说,怀素+岁出家,“贞观十九年出家,师奘法....先居弘(作者按:文渊阁四库本“弘”字阙点,当是避“弘历”之讳)济,后住太原。”贞观十九年,怀素21岁。
他是先居住在弘济寺,后来住在太原寺。此两寺都在京城长安。而《全唐文》卷九百一十二《怀素传》说:“怀素,俗姓范氏,其先南阳人。父强为左武卫长史,遂为京兆人。贞观十九年从元奘出家,居宏济寺。
上元三年, 诏住西太原寺。寻归西京。卒年七十四。”通过记载看出,《开元释教录》所说的“弘济”和《全唐文》所说的“宏济”无疑是同一寺院。“宏” 与“弘”同音形异,可能是笔误,或者与避讳有关。
这样,“恒济寺” 应该与“弘济寺”、“宏济寺”是同一个寺院,我们暂以恒济寺为准。由于怀素著述,受道成的影响甚深,所谓“怀素著述,皆出其门”(《宋高僧传.唐京兆恒济寺道成传》)而道成曾居京光恒济寺,是否因为这样,才将怀素定为“恒济寺”僧。
(二)唐高宗上元三年(676),怀素被诏住西太原寺
在恒济寺后,怀素又来到了西太原寺。《宋高僧传》怀素传记载:“至上无三年丙子归京,奉诏住西太原寺,傍听道成律师讲。”永淳元年, 十轴毕功。他最后 是“于本寺别院忽不换”,不久死去,俗龄74,住西太原寺,成为西太原寺僧。
(三)怀素还曾住持西明寺 代西明寺建于唐高宗显庆二年(657),规模盛大。第二年(658),高宗自东都 丰还长安, 命玄奘来居此寺。《宋高僧传》 卷十四《唐京兆西明手道宣传》说:“及西明寺初成,诏(道)宜充上座。三藏奘师至止,诏与翻译。”
怀素为玄奘弟子,此时来西明寺自不奇怪。” 《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七收苏颇《唐长安西明寺塔碑》,其中提到道成、怀素曾是西明寺的维那。维那是寺院中管理总务的知事僧,位次于上座。显然,怀素还曾住持过西明寺。
(四) 西崇福寺曾改名为太原寺
《宝刻从编》引《集古录目》所说崔融所撰碑之碑注为“西崇福寺怀素律师”,宋《宝刻类编》收录了两件关于怀素的纪念性石刻,其中卷八由崔融撰的行敦集王羲之书的《西崇福寺怀素律师碑》,立于开元六年(718)二月。
一个是塔铭,一个是碑,都是为怀素所立,玄奘弟子怀素是否去过西崇福寺。
如前所述,玄奘弟子,俗姓范,律宗大师,生活在唐初,这样的限定下的储怀素只有一个,不能有两个。他一生所住寺院有数个,“恒济寺” 、“西崇福寺不过是其中的两个,仅仅因为两个住持地不同就断为两人,是值得商榷的。
书法家怀素部分作品欣赏:
▲唐 · 怀素 《食鱼贴》
▲唐 · 怀素 《苦笋贴》
▲唐 · 怀素 《论书贴》
- end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资料来源网络,为传播而发
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总监丨冯错
编辑丨凌晨 Anna
责编 | 凌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323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正本清源,狂僧怀素不是玄奘大师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