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李志敏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书画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诗的题材丰富,清新豪迈,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代表人物,并称苏辛。同时善书,“宋四家”之一。《罗池庙诗碑》、《表忠观碑》、《醉翁亭记》、《丰乐亭记》是苏东坡著名的楷书四大名碑。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苏轼行书书法代表作《黄州寒食诗帖》,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凄凉清苦,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黄州寒食诗帖》全帖虽字字间断,但在笔意上字字相连,气势贯穿,浑然一体,同时真行相间,大小错落,疏密有致,不拘形迹,显得疏朗多姿,自然豪逸,汪洋恣肆,及见意境和性情。将人的心境,诗的韵味,书的形式三者为一体表现的书法珍品。真情实感自然流露,整体节奏随着作者的情绪跌宕起伏。将作者遭受贬谪后的失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苏轼在文学方面的历史意义主要为:人生态度可以作为后人的模板,荣辱不惊,进退自如。把封建时期世人的处事方式用同种价值作为整合,因此,遇事处变不惊,逆来顺受。更适用于处于低谷期的士人,这也是苏轼希望后人学习到的。他用多样化的眼光看待世界,因此处处都是美的存在,为后人在内容以及表现手法方面都有帮助。所以受到后人的普遍热爱,也是必然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320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苏轼手札集合,让你一次看个够
下一篇: 苏轼和米芾——书法的“交往与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