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所见书法碑帖,多数在明清早已出土,或流传有序。近代较少出土。
1965年拆除舍利塔塔基时发现地宫塔铭。塔铭记述了元丰八年(1085年)苏轼由登州奉诏回京,途经长清真相院,将其弟苏辙所得舍利捐献为父母祈福之事。
收录于《苏轼文集》卷十九。文辞优美,禅机毕见。刻工精细,字字清晰秀美,由于久埋地里,竟然无一字残损,完美保存了苏东坡书法的真实面貌,堪称其传世小楷的代表作,也验证了苏轼取法颜真卿《多宝塔碑》的痕迹。
《齐州长清县真相院释迦舍利塔铭》
拓片83cm × 62.5cm,
北宋元祐二年八月(公元1087年),
山东济南长清博物馆藏。
苏轼这10个字,越看越有味!
苏轼是北宋“四大家”,是典型的文人书法家,字体书卷气浓郁,意韵非凡。重在写“意”,走自己的路。“苏门四学士”之一黄庭坚谓“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为第一”。
苏轼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
苏轼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320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