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开讲的“大唐英雄榜•是是非非褚遂良”中,对褚遂良一生最后结论阐述为:“看来,褚遂良不过是太宗、高宗、武则天政治博弈的棋子罢了,如此正直耿介的大臣获罪和自身全无关系,只是全凭当权者的一时好恶而已。”事实真的就这么简单吗?
一个影响大唐初期政治、文学、书法的宰相沦落为客死他乡的结局,不得不说这与他自己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接下来,我们通过褚遂良的一生经历,紧扣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再次解读他的遭遇是自己的愚昧还是客观因素所致!
褚遂良属于南北朝乱世中带着一丝运气般地加入了李唐王朝李世民麾下,成为李世民当秦王殿下时智囊团的一个重要人物。也因为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登记称帝而顺利地位列人臣参与政治,位居中书令。大家都知道,唐初政治集团属于关陇集团支撑的,褚遂良不属于出身关陇集团,后得太宗赏识,在其弥留之际受与国舅爷长孙无忌受命为托孤大臣。后因唐高宗废王立武的皇后问题上,褚遂良极力反对高宗皇帝立武媚娘为皇后,在这种政治斗争中以武媚娘封后胜出而宣告失败。
如果把褚遂良的政治转折点和后半生的厄运都归结于这场废后立后问题上,是不完全正确的!废王立武表面看是一种选边站队的选择问题,其实迷雾直追真相,为褚遂良真正埋下后半生政治失败的原因并不是源于高宗的废王立武的问题,更不是源于李绩将军的倒戈。而是源于太宗皇帝弥留之际给他封的托孤顾命大臣的身份。
了解唐初历史的都很清楚,隋唐开国建立政权都与关陇集团密不可分。但是,作为一个全国性的政权,不可能持久地靠一个利益集团来维系,更不可能皇权就只能眷顾一个利益集团的盛衰。太宗驾崩高宗即位,皇权并不集中,大权几乎被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官僚所把持,高宗想成为独断乾纲的帝王似乎不太现实。打击关陇集团收回皇权,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已经成为高宗上台后必须立即解决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地主庶族推倒关陇集团官僚走近权力核心参与国家政治的诉求,更是大唐王朝需要代表谁的利益问题的一种历史性的选择,作为大唐王朝肯定希望代表中国各民族的广泛利益,作为大唐王朝更愿意适应当时贵族社会向官僚社会转轨的变化,作为高宗皇帝,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打击代表关陇集团的老臣特别是顾命大臣已经是必然,因为这是一个帝王、一个王朝和一个国家的历史课题,必须完成!
王皇后是太宗皇帝为儿子选择的儿媳妇,恰恰是当时关陇集团的代表之一,而武媚娘除了与高宗有昔日感情之外,更关键的是武媚娘是地主庶族阶层的代表,武媚娘的才能才华也是高宗看好的贤内助,什么内助?就是夫妻并肩作战,向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也就是老臣顾命大臣夺回权力的最佳革命伴侣。在这场废王立武的问题上,皇帝选老婆的背后酝酿着巨大的政治改革问题!
褚遂良并非关陇集团实际代表人物,他并没有必要采取死柬高宗的方式来阻止立武媚娘为皇后。因为他并未意识到当时的唐初社会阶层的发展变化和必然趋势,他并未站在一个为国家、为社会、为唐王朝长治久安的政治家的眼光和立场去判断这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和是是非非,而是选择了逆历史发展趋势而动,极力地配合关陇集团代表长孙无忌,死死捍卫着他们所把持的本应该属于皇帝的权力。
虽然褚遂良后半生乃至遭至家族遭诬陷,导致罢免流放而客死他乡,与武媚娘、徐敬宗等人搞悬架错案夺权谋权有关,但是,在古代的皇权领导一切的政治运行体制下,这种冤假错案诬陷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只是说,这种悲剧结局与褚遂良本人自己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因为他失去了一个政治家应有的本质,最终的苦果与他贪恋权力并非没一点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褚遂良仅仅是一个政客,书法家,谈不上政治家。
后面历史发展的实践证明,关陇集团彻底退出权力核心是在武则天称帝后用铁蹄般的血腥强制手段推动下,让社会阶层上下流动而宣告结束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320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褚遂良楷书《千字文》,空灵明快
下一篇: 书法|唐楷大家—褚遂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