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欧阳询、虞世南的楷书作品和禇遂良的作品放在一起,我们会明显地看到一种风格上的转变。
欧阳询楷书《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虞世南楷书《演连珠》
褚遂良楷书《千字文》
显然是对笔法的追求,造成了这种转变。书法中楷书之有笔意的表现,当以褚遂良为最高。如果说欧阳询体现了严谨法度的理性美,虞世南体现了温文尔雅的内敛之美的话,那么,禇遂良却是表现了来自于笔意的华美。在欧阳询或虞世南那里,线条与笔法是为塑造字型而服务的。而褚遂良则不然,他是一位具有唯美气息的大师,他刻意地处理每一笔画,每一根线条,每一个点与每一个转折,使点线变为一种抽象的美。晚年的褚遂良,在书法上更是达到了一个至为“人书俱老”境界。
褚遂良楷书《千字文》
由欧阳询等人建立起来的严谨的楷书结构,在禇遂良的笔下,已经开始松动。这种松动并不是由于他功力不够,或者别的什么,而是他知道如何运用结构的疏密、用笔的疾缓来表现流动不居的情感。倘若我们将欧阳询推举为“结构大师”的话,褚遂良则是“线条大师”。他的线条充满生命,书家的生命意识也融入结构之中,而明显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美学中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飞动之美。
褚遂良行楷《大字阴符经》
蔡希综《法书论》对褚遂良的用笔作了如下的比喻:“仆尝闻褚河南用笔如印印泥,思其所以,久不悟。后因阅江岛平沙细地,令人欲书,复偶一利锋,便取书之,崄劲明丽,天然媚好,方悟前志,此盖草、正用笔,悉欲令笔锋透过纸背,用笔如画沙印泥,则成功极致,自然其迹,可得齐于古人。”这种明净媚好,然而却又沉著飞动,正是褚遂良用笔的最大特色。
褚遂良行楷《大字音符经》
无论是从用笔上还是从结构上来看,这都是褚遂良独出心裁的创造。每一点、一线、一笔,都注入了十足的精神。他那细劲的线条,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表现朴厚,而是在朴质刚劲之后提炼出来的优美与洒脱。
储水梁行楷《大字阴符经》
杜甫有诗句云:“书贵瘦硬方通神。”褚遂良最著名、最成熟的作品,当属《雁塔圣教序》,其通篇表现的正是这种“瘦硬通神”的审美趣味。它的线条虽然与隶书的丰厚不一样,但是,这却是褚遂良作品中隶书笔意最为浓厚的一件作品。
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
宋人董逌《广川书跋》中敏锐地指出这一点:“……疏瘦劲练,又似西汉,往往不减铜筩等书,故非后世所能及也。昔逸少所受书法,有谓多骨微肉者筋书,多肉微骨者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河南(指褚遂良)岂所谓瘦硬通神者邪?” 《雁塔圣教序》是他最为得意与最为精心之作,用笔偃仰起伏,轻重缓急,极尽变化之能事。笔法萧散而恬淡,摒除了一切冗繁,尤见性情流露,在细劲中体现凛凛的风骨。因而也最能代表他的艺术风格。
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
褚遂良楷书《雁塔圣教序》
总之,从笔法与体势上来说,褚遂良是直接承继晋人风度的;是同时代最深刻地理解晋人韵致的书家,他既是初唐楷书风格的创造者,也是晋人书风的继承者,不愧是一代书法大家。
褚遂良楷书《倪宽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319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褚遂良书法大美——“心、手、笔”调
下一篇: 褚遂良《阴符经》要点析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