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晚年《临怀素草书<千字文>》,书写之精妙,尺幅之硕大,皆为现存董其昌草书之翘楚。
翁同龢在手卷跋语中慨叹:“董公此书,正如天女散花,神龙戏海,最后题字又谨严超秀,奇迹也!”翁同龢为晚清书法大家,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对此手卷竟然如此推崇,可见此手卷之神妙。
迎手题大字“字中禅”。禅,佛教指静思、坐禅。“字中禅”,意即在学书法、学怀素草书的同时,亦能得到佛教的禅意。
小字书:醉素千文深得逃禅之意,余漫参之,苦无印可之者。董其昌。
明朝万历年间以后,禅风浸盛,士大夫中间逐渐形成一股逃禅之风,以无端空虚禅悦,自悦于心,当时的士大夫没有不谈禅的,董其昌亦在其中。当然,逃禅也是一种智慧,董其昌可称得上当时逃禅高手,避世避难,几次全身而退。
在卷后的跋文,董其昌又以最为得意之小楷书写长跋:“荆州刺史孙正甫自上计归,以秦碑怀素《千文》见贻,因临此本。素书虽称颠,实不逾法;虽称瘦,实不露骨。如《圣母碑》,亦唐时所刻,犹存此意。《自叙帖》稍有出入,前人疑信半矣。张长史《千文》《潭帖》刻八十余字,有龙蛇飞动之势,正可与素师《千文》并参。自二王行草外,独此自标胜会,所谓凿混沌而独创者。董其昌书。”
首尾两次以小楷作题跋,可见董其昌对于此手卷的重视与满意的程度,长跋小楷又被翁同龢赞为“超秀”。
全卷欣赏(局部放大见后)
局部放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319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