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赵孟頫《洛神赋》,超微距高清放大图,目前为止最清楚的版本

大道家园 2023-07-08 05:00:29

前排提示,本文有《洛神赋》真迹高清单字哦!

赵孟頫书《洛神赋》

对历朝书法之主要特点,曾有清代书法家梁巘的观点可谓恰到好处: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现在看来,晋韵犹如雪泥鸿爪,渺不可寻,但毕竟有迹可循,再加上太宗皇帝的推行,所以唐代全民学王书的风潮搞的是如火如荼。虽然天资各异,差的也也不会偏离法度过远;所以在宋人的叙述记录中,常见唐人皆为善书者!虽过于夸张,但也从侧面表明了唐代的整体书写水平不差。

到了宋代,大多文人已将情感意愿的顺畅表达放在了首要位置,而不愿受束缚、苦遵循法度。例如“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苏轼,就有“我书意造本无法”的呐喊,而从者入流。如此,这或许也就成了宋代无楷书大家的原因之一,几乎全部以写行书出名!而真正尚意的也只有宋四家这样的高手才能操作得恰到好处。

而到了元代,直到赵孟頫再次以“师法古人”的主张,号召学习晋韵、唐法,才在书法发展停滞的关键时刻力挽狂澜!赵孟頫能够挣脱时代的束缚——跨过宋人而与唐人并列于楷书四大家(唐欧阳询、唐颜真卿、唐朝柳公权、元赵孟頫),能在中国书法史的构成中占有一席之地,足见其成就之高!

今天编者就同各位书友一同看看赵孟頫的临王献之《洛神赋》,其三个较为知名的版本。

其一版本,为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本赵孟頫书《洛神赋》,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此卷原为武汉大学首任校长王世杰的所藏,在其离世后,这件作品就被拍卖,于是仍能看见其卷标上“CHRISTIE'S”(佳士得)的标签。此卷后又流入了普林斯顿大学。不过,在该大学的库房里面,这件作品是被视为伪作,而遭到冷落。

赵孟頫书《洛神赋》,©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

四十三岁,正是赵孟頫在学习古人形成自我风格道路上的关键时期。在此卷中,已经开始显现出劲媚之态,且一些字还能看到早年他学习宋高宗时候的书法基础。

其二,是天津博物馆所藏版本《洛神赋》大德四年,46岁的赵孟頫完成蜕变,终于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从其为盛逸民所书的《洛神赋》足可见得。这时候,几乎是他人书写状态最好的几年。若有不信者,可看台北故宫藏的大德五年所写的《前后赤壁赋》,用笔意婉转,遒媚多姿,尽得魏晋风韵,近乎于完美状态!

赵孟頫《洛神赋》,天津博物馆藏

这卷《洛神赋》是赵孟頫长期临摹古人范本后融会贯通,这里特节选出洛神赋部分高清选字,这是目前为止最清楚的真迹图片资料!

最后一卷,则是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版本。这一版的《洛神赋》共80行,末署款“子昂”,但没有年款。不过笔画又比前面两件《洛神赋》肥厚丰润了,显然年代应该晚于上面两件。

赵孟頫《洛神赋》,故宫博物院

这卷《洛神赋》笔画虽肥厚,但是使转自如,圆润灵秀、密中有疏,毫无臃肿之态。王铎对它爱得不行,在卷后跋云:“此卷审观数日,鸾飞蛟舞,得二王神机者,文敏一人耳。”这样还不过瘾,一年后在前隔水又跋了一段:“光怪夺目,真沉泗之鼎,复现人间!”

赵孟頫《洛神赋》局部,故宫博物院

赵孟頫《洛神赋》局部,故宫博物院

最后,将这三件洛神赋按照时间先后从右到左依次排列,赵孟頫习书过程中的三个重要阶段一目了然。

赵孟頫《洛神赋》三种,从右到左为时间先后

各位书友,如需更多高清单字大图,可关注留言或私信与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3183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