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笔者观看一些书法视频,发现很多人似乎总是喜欢贬低柳体字、欧体字等唐朝楷书,这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原本“欧颜柳赵”楷书四大家并称,同时也有“颜筋柳骨”名扬四海,可以说人们对于这些楷书的评价并不低,为何经常总有人跳出来贬低它?到底是何居心呢?具体情况,且看下文细细道来。
首先,看似贬低柳体字、欧体字,实际上理由很不充分。很多人贬低柳体字,居然说它是馆阁体,理由就是之前柳公权为唐王朝中央政府工作,负责书写方面工作。顺带有人称呼田英章的楷书也是“馆阁体”,理由就是他为政府部门书写委任状。这样的人要么是无知,要么就是骨子里的“坏”。试问欧颜柳赵在世的时候,哪个不是作为政府官员,曾经在中央政府担任过书写任务。难道这些的人字都是馆阁体,就是苏轼曾经在政府部门也担任过秘书职务(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主要就是书写文书和诏令。难道他的字也是馆阁体?更不用说如王献之(曾任秘书郎)、虞世南(曾任秘书郎、起居舍人以及著作郎等)、褚遂良(曾任通事舍人)等,都是曾为政府部门负责书写诏令和文书工作。由此可见,有些人一心想要贬低这些楷书,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什么理由都能讲得出口,甚至连基本的文史常识都没有了。
其次,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一部分人则是无知,喜欢人云亦云。看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站出来这样说,喜欢跟风。另外一部分人则是浑水摸鱼,想要为自己做证明,证明自己不会写唐楷而找到理由。说得直白一点,那就是自己写不了,劝说别人千万也不要学,这就是典型的“小人之心”,无非就是为了一己之私,那一点可怜的名和利。其实,学好任何一种古代的名家楷书,对于书法学习都是大有裨益,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都知道学习书法,要取法乎上。其实,“欧阳柳赵”这些楷书都是传承几百年,甚至一千多年的历史,经历无数代人的实践检验,证明他们的伟大和精妙,值得我们这些后辈学习和研究。我们不能因为无知或者一己之私,而有意贬低任何一种古人的智慧结晶,误导社会舆论,出现“数典忘祖”的毛病,需要引以为戒!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316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