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古人对“馆阁体”的评价:是对书法艺术的严重伤害,你觉得对吗

大道家园 2023-07-08 02:55:38

你好,欢迎来到“维知书法”,维知今天和大家聊聊“馆阁体”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馆阁体又称“干禄书”、“院体”,源于明代的台阁体。有其狭义的解释,即专指用于抄书或殿试的小楷书册,形式上追求“乌、方、光”,千人一面,一字万同,状如算子,端正谨严。也有其广义的解释,指书法上缺乏个性,在表现上属平、板、圆、均的行楷书体,则均可归属馆阁体之属。

书家中沈度、沈粲、玄烨、弘历、汪由敦等,至于姜宸英、何焯、刘墉、梁同书、王文治、翁方纲等人也或多或少地受到馆阁体影响。所以,《辞海》中的“馆阁体”条目是这样的:“书体名。明代科举取士,考卷的字,要求写得:乌黑、方正、光洁、大小一律。至清代中期要求更严,使楷书艺术到了僵化的程度。在明代,此种楷书叫‘台阁体’,清代则叫‘馆阁体’。”

由此看来,所谓馆阁体主要是太范式化,抹杀了书法艺术中表现人灵动真趣的一面,从此缺乏了内在的风骨和个性,这是对书法艺术的最大伤害,所以,论及馆阁体,历来贬大于褒。应该说,从书法本体来认识这一点是非常正确的,当然,为其辩护的也不乏其人,一认为它使书法艺术更加实用化,其次,平正雍容体现了一种庙堂气象,要远胜于山林野气等等。我想,人们之所以反对馆阁体,一是由于它伤害了书法的纯粹性和自由书写的精神。二是由于它冒犯了书法的神圣性和权威性,从后者而言,自古以来,书法被视作是知识阶层掌握的武器,所以,善于书法者决非一般平民所能为,而“书法家”的冠冕也决不会落到一个山林草民的头上,可见,书法是与知识精英阶层紧密相联的,知识分子赋予了书法种种神奇的魅力,使之成为平民阶层可望而不可及的神话。但是,过分实用性的后果,会导致书法神话的破灭,三教九流者都擅长书法,并将书法写得一律端正平稳,试想一下,这对擅长于自由表现和精神漫步的书家来说是一种什么滋味?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描绘了这种现象并流露了这种情绪,在这种“全民学书法”的热情驱动下,终于使书法这门抒发个人性灵的自由艺术变成了一门规范的实用艺术,这是馆阁体最终为后人所不齿的根本原由之所在。它极大地激发了书法的负面因素,把整齐划一、规范工整引入到书法之中并加以强化,使书法终于变成了“分间布白,纵横合乎阡陌之径”的可以计算和丈量的十分精确的东西。一切可能性和偶然性都已不复存在。里面的精工细作,精雕细刻,精益求精自然也使书法家望而却步。

如果对书法学习和欣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维知书法”,维知每天给您带来书法知识和名家书法欣赏。

你怎么看待“馆阁体”,觉得是对书法艺术的严重伤害吗,一起来聊聊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3166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