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馆阁体及其教学

大道家园 2023-07-08 02:34:57

馆阁体及其教学

□ 宋凤洲

社会上人们统称的馆阁体,起源于旧社会官吏选拔科举考试的干禄书。

这不仅是中国的一种文化现象,也是封建制度时代中华民族政治领域择吏的一把标尺,也体现着当时的上层人物的艺术审美主体思想。就汉字的书写标准,追求的是堂堂正正、文文雅雅、不激不励、和谐俊美、方便交流。楷书本身就具备这些气象,因而,一直是官方推广的主要书体。很多官员也都是楷书的高手,历史留下的大量馆阁楼宇、庭院牌坊上的巨擘榜书,也多出自文豪高官之手。

那么馆阁体到底是个什么形象?又以哪些具体书法遗产作为规范基础和教学内容呢?

这也有个历史发展和优化的过程。明清以来,基本定型为对四种优秀书体的学习和取法。即:欧阳询的"欧体",颜真卿的"颜体",柳公权的"柳体"和赵孟頫的"赵体"。这几乎都是必修课。

先学习颜体,晓其正面雍容,宽博气势;继而研习柳体,立其筋骨,使字挺拔有力;再攻欧体,优化结构,知其方圆体异;最后临仿赵体,求其灵活流变,不失支离。应该说,这四种书体,从四个方面择优取优,不失品位。学了这样四种代表性特色,能算得取法乎上,应该会出手不凡了。

若不具备这样的全面学习,或研习不够深入,或天分不足,都不能够达到极高境界。所以学习书法也是一件非常劳累的苦差事,不可能三年两年能够凑效,也不可能人人都会达到追求目标。因此,能够写一手通过了科举考试的馆阁体,太不容易,学子决不可掉以轻心。

这么说来,馆阁体教学,标准高,要求严,使很多人感到敬畏。而且,写字过关的考生,还要能文、能武,这就更不简单了。所以,那时的书法家,个顶个都名副其实。这也是严格训练,注重功夫的收益!

2010年4月4日23.12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316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