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大道家园 >> 综合浏览区 >> 传统资讯 >> 传统文学

汉字字体的往世今生

大道家园 2023-07-08 01:59:17

人的体魄、智力等素质和天资是禀赋。字体也是有禀赋的。字体作为文字的外在形态,除去书写、传达和记录文化、文明信息的实用性外,人类在长期的应用和发展过程中,还赋予字体以审美的诉求。因此,毫不例外地,字体在其原本的实用性上叠加了审美的禀赋。

字体,是就装帧设计用字而言的,严格说包括中文(汉字)和西文,以及数字在内的所有设计用字。就汉字而言,中华汉字是世界文字之林的一枝奇葩。其独特的造字原理和与生俱来的文化属性,使得汉字的形态较之其他民族文字,具有了自身许多特质。

汉字的起源从象形肇始。汉字造字有“六书”之说,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转注和假借严格说是字的使用法,不是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是四种基本法则。象形居首,当以图画为基础的表达不能满足需要的时候,便有了指事、会意而形声。汉字没有走拼音文字路线,其起源、发展,以及先民造字的绝无仅有的想象,铸就了汉字的丰富美感,及其迥异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字的属性。

介质和书写(记录)工具的变迁,给予汉字形态以原初的审美特征。甲骨、钟鼎、简帛、碑石、摩崖和纸张等,是汉字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不同承载介质。陨石、金刀和软笔等,是与之伴生的记录工具。介质和工具影响了汉字形态。龟甲的质地与青铜钟鼎的是迥异的。在龟甲上刻字,受到骨质纹理和硬度的束缚,字迹字体就明显地粗犷;钟鼎使用的是浇铸工艺,在土范上雕字不受纹理的影响,因而线条圆而舒缓,又因为浇铸在青铜器皿之上,字体便有了铮铮金属感。后代有了绢帛、纸张,字体便可以得到更加精致地造型、刻画,因此,绵厚润泽和隽永灵动之美方可得到表现。

文字用途、书者个性和时代风尚推进字体演变。字体由繁入简,由实用而审美,造就了字体多样形态,篆书、隶书、章草、行书、楷书、草书是基本体式。历朝历代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和人们的喜好,赋予字体有了秦汉朴拙、盛唐气象、魏晋风度、宋代意象和明清谨严的时代风尚。特别是那些数不胜数的书家,他们继承传统,撷取精华,在作品中注入个人心性,表现自我,各领风骚,流派纷呈:楷书有欧颜柳赵,魏碑有龙门二十品,行书有苏黄米蔡四家。地域性对创作也有影响,南派有陆机的《平复帖》,北派有索靖的《月仪帖》,两者都是极品,却蕴含风土人情的差异。于是,碑版卷帙,精品佳作,灿若星汉。一种文字,其形态能够被演绎得如此深邃、蕴藉、丰富、绚烂,是世界唯一。

拼音文字就简单得多,虽然易学易记易于掌握,有无比的优越性,但是如果从艺术学、符号学、文化学,以及人类行为学的视角研判,汉字难写难认的“难”,反倒成全了它——有着最为优越的审美禀赋,除去一切文字交流和记录的通行价值之外,还是一种鲜明的、有个性的艺术门类,自身就是意蕴丰富的美的对象和美的载体。一个“山”字,不管怎样书写,它原初象形的因素永远影响着人们的理解。“森林”二字的会意性总令人生出感叹。一个字,因其书写形态的演进与承载介质的变迁,至少有五种体式,再注入书写者个人的情绪、理解和习性,一字千面,绝不为过。书法是一门艺术,好事且有建树的书论家悉心品鉴、把赏历朝历代书家作品,留下很多专门的论著。南朝的庾肩吾在他的《书品》里,将汉张芝以降的草书、隶书书家128人按品位分成品级,一一点评。且不论所品所评是否得当,仅就对书者、书作,抑或一种字体,能够构成一个学科和品鉴体系,洋洋洒洒让人们从中领略、感受到那样细腻入微的差异和特色,这足以说明以书法艺术为魂的汉字与生俱来的禀赋。(宋焕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ici/3157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