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9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268项。(搜索耗时:0.0049秒) [XML]
第五十五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终日号嗌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七十四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孰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有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惟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此章清静心地,割断爱根,虚无下手,实处着脚,以空还空,...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七十六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刚。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弱则共。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此章教人惜气内歛,藏神内用,中和修身,无为养道。&n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二十三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二十八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三十七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此章从无而有,有得还丹,丹成光生,以静而进,从有而守,不欲之谓也。大道常以混元...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五十四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国。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十三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吕本为“何谓宠辱?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若...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六十六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章以退以...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第二十五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处其一焉。人法地,地...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