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家园传统文化

大约有6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279项。(搜索耗时:0.0231秒) [XML]

31.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18%]

...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善诊者,按脉察色,先别阴阳。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之间相对立,依存互根不分离,消长转化并发展,阴平阳秘为目的。人身阴阳为生理,阴平阳秘

栏目:健康生活 作者:六月雪

32. 道医中医基础理论:脏腑之间的关系 [18%]

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以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密切联系,外连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此即五脏一体观。五脏是人体生命的中心,与人体各组织器...

栏目:健康综合 作者:生活百事通

33. 道医中医基础理论:六腑 [18%]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它们的共同生理功能是“传化物”,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饮食物入口,通过食道入胃,经胃的腐熟,下传于小肠,经小肠的分清泌浊,其清者(精微...

栏目:健康综合 作者:健康生活

34. 道医中医基础理论:体质的基本概念 [18%]

体质的概念(一)体质的含义体质,又称禀赋、禀质、气禀、形质、气质等,即人体的质量。体质是人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换句话说,体质是禀受于先天,受后天影响,...

栏目:健康综合 作者:生活百事通

35.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 [18%]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36. 辩证论治法:中医观汗可知病(中医基础理论1) [18%]

辩证论治法:中医观汗可知病传统医药医认为,汗为心液。如果说在炎炎夏日,身体出汗是再寻常不过的了。但有的人,无论夏季还是冬季,吃顿饭、做点事或稍一紧张便汗如雨下,这可能就是某些疾病在作怪了。在医学上,多...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37. 中医拔罐常见的基础知识 [18%]

常见罐的种类罐得种类很多,有角罐、铁罐、铜罐、铝罐、竹罐、陶罐、玻璃罐、抽气罐,常用的是后四种,分述如下:竹罐选用很圆的毛竹,竹龄2—3年,截成长6—9厘米,一端留节为底,一端为罐口,口径有3—6厘米不等,除...

栏目:健康生活 作者:健康管理师

38. 附录扩充材料:眼科常用基础方剂(04)_中医眼科备读 [18%]

附录扩充材料:眼科常用基础方剂(04)27.四君子汤(《和剂局方》)附:八珍汤【组成】人参3g(去芦)(或党参15g),甘草5g(炙),茯苓10g(去皮),白术10g。【用法】水煎服。市场有丸剂,每服6—10g,日2—3次,开水送下。...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39. 附录扩充材料:眼科常用基础方剂(03)_中医眼科备读 [18%]

附录扩充材料:眼科常用基础方剂(03)19.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制半夏10g,橘红10g,茯苓10g,炙甘草3g,生姜7片,乌梅1个。【用法】水煎,热服。市场有丸剂,每服6—9g,温开水送下。【功用】燥湿化痰,理...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

40. 附录扩充材料:眼科常用基础方剂(02)_中医眼科备读 [18%]

附录扩充材料:眼科常用基础方剂(02)11.桑菊饮(《温病条辨》)【组成】桑叶10g,菊花10g,杏仁10g,连翘10g,薄荷5g,桔梗5g,甘草5g,苇根5g。【用法】水煎服,煎煮时间不宜长。煎液滤后,亦可作洗眼用。【功用】疏风清热。...

栏目:中医书籍 作者:中药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