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8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199项。(搜索耗时:0.0190秒) [XML]
原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黄元吉祖师讲义:君子万物皆备,不出户庭以修其身,而世道之变迁、人心之更易,与夫推亡固存、反乱为治之机,无不...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原文为而不恃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耶...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原文为百谷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人不重,入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黄元吉祖...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原文不召自来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话。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黄元吉祖师讲义《诗》曰:“维天之命...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原文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黄元吉祖师讲义夫人之好名好货者,莫不以名能显扬我身,货足肥润我身,身若无名则湮没不彰矣,身若无货则困苦...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原文贤于贵生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惟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黄元吉祖师讲义从来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国无民则国谁与辅?民...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原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斵。夫代大匠斵者,希有不伤其手矣。黄元吉祖师讲义古之治天下者,必因乎民情之所易动,而预为之防...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自序三教之道,圣道而已。儒曰至诚,释曰真空,道曰金丹,要皆太虚一气,贯乎天地人物之中者也。惟圣人独探其源,造其极,与天地虚圆无二,是以成为圣人。能刚能柔,可圆可方,无形状可拟,无声臭可拘,所由神灵变化...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原文终不为大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注释】 修身之道,惟善为宝。为善之道,自治为先。盖道在内而不在外;修在己而不在人。惟事事内观...
栏目:道德经注解 作者:德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