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6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733,027项。(搜索耗时:0.0200秒) [XML]
公元2世纪以前,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更由于当时传染病不断流行,据《后汉书》记载,在光武建成13-26年(公元37-50年)之间,曾有7次大疫,灵帝建宁4年到中平2年(公元17l一185年)之间,曾有5...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吴立明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鼠妇为鼠妇科动物平甲虫的干燥全体,又名平甲虫、潮湿虫。药性酸凉,归肝经。有破血通经,利水通淋,解毒止痛功效。常用治久疟、疟母、经闭、癥瘕、小便不利、惊风撮口、口齿疼痛...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葛根汤证解读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解读:太阳病者何也? 少阴虚寒心肾不得气化,太阳化源无根,阳气不达肩背,太阳不开,营气素虚,腠理不坚,故无...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二)总之,三阳经证多为热症、实症,三阴经证多为寒症、虚症;六经论治在指导临床实践方面,使人们有了规矩可循。通过八纲辨证和六经论治,采用了"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疗方...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四逆汤」为《伤寒杂病论》中回阳救逆的重要方剂,但【桂林古本】与【宋本】中的「四逆汤」不同(古本有人参),当以何者为是,恳请诸位先生指点!【宋本】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伤寒论》《伤寒杂病论》为东汉伟大的医药家张仲景撰于3世纪初,是一部论述伤寒和杂病的专著。本书曾经晋代王叔和整理。后将伤寒部分和杂病部分为二书。北宋时校正医书局曾分别校订,计有《伤寒论》10卷、《金匮要略...
栏目:杂谈 作者:医案日记
...疏证》。这是一部发掘《神农本草经》药物精蕴和研究《伤寒杂病论》的力作。它融《内经》、《伤寒杂病论》诸书之精义于
栏目:名医 作者:中医世家
...然后归纳成书。《八十一难》之名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仲景在撰写《伤寒杂病论》时曾引用了《八十一难》文字,这些文字与今
栏目:诸子百家 作者:网络
《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基础,也是历代名医必学的课程之一。但本人看了近来很多关于伤寒论方面的书本,大多只是打着“伤寒论”的旗号、叫着所谓经方的商品。实在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辨证论治是中医的...
栏目:杂谈 作者:荆十三
...论概要论述了仲景用药与《神农本草经》、仲景用药与《伤寒杂病论》、仲景用药与仲景用方、仲景用药的格式、仲景用药的四项十一要等五个部分的基本知识。下篇各论,将《伤寒杂病论》中的165种药物,按其大概功能分为十...
栏目:偏方秘方 作者:道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