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汤」为《伤寒杂病论》中回阳救逆的重要方剂,
但【桂林古本】与【宋本】中的「四逆汤」不同(古本有人参),
当以何者为是,恳请诸位先生指点!
【宋本】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古本】
四逆汤方:人参二两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按:
【古本】四逆汤,附子均作「生用去皮破八片」,但简体版第30条与整合中医版6.30(即第6卷中的第30条)作「炮去皮破八片」(仅此一例)。
另外,
【古本】整合中医繁体版(11.44条)与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简体版(不知编为第几条):
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二两半 人参二两
上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古本】中,名为「四逆汤」而用量如此者,仅此一条。药量已近「通脉四逆汤」,文疑有误。
附:
【古本】549、11.38、11.90条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 人参二两
【宋本】317、370条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伤寒论》或叫《伤寒杂病论》之所以叫论,就是具体的谈论具体的事。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
张仲景自已这么定义自已的书,可后人强认之为经,统盖一切,放之四海而皆准。此实为过度释义。
《伤寒论》之前,有最早《五十二病方》记五十二题,一百多种病,近三百个方及药。已经在某些病进行辨证认治,讲究裁减。如疽病:黄芪,桂枝,芍药,吴茱萸,花椒,白蔹,生姜。凡七味,骨疽倍白蔹,肉疽倍黄芪,肾疽倍芍药,其余各一。
这方是不是看到几味某书常引用的?
其次《神农本草经》记载365种中药,为目前常用药。人参当归生地白芷百合麻黄黄连黄芩大黄甘草等等,提出君臣佐使,七情和合。
《汤液经法》有大青龙汤:麻黄桂枝细辛干姜半夏五味芍药甘草。张仲景依然盗用,改名小青龙汤。
《汤液经法》有小青龙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张仲景还是盗用,改名麻黄汤!
《汤液经法》有大阴旦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姜枣芍药。张仲景减芍药为小柴胡
《汤液经法》有小阴旦汤:黄芩芍药甘草大枣生姜,去生姜变黄芩汤
《汤液经法》本有大小白虎汤,其中小白虎汤:石膏知母梗米甘草。张仲景盗用改名白虎汤。
《汤液经法》有大腾蛇汤:大黄枳实厚朴芒硝甘草,张仲景去甘草名大承气汤
《汤液经法》有大勾陈汤:半夏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生姜。把生姜改干姜名为半夏泻心汤
《汤液经法》小玄武汤:附子白术茯苓芍药干姜。变干姜为生姜,命名为真武汤。
《汤液经法》小朱鸟汤:黄连,黄芩,芍药,阿胶,鸡子黄。张仲景盗用改名黄连阿胶汤
凡立新书新论。引用先人之方,必用原名,或有一味加减,也应当标明出处,而非直接去除原方之方名,自命之以为已创。欺世盗名乎?
(上二方生姜干姜互换适当否?是另一话题)
中医除方药外,还有辨证。《黄帝内经》,《汤液经法》皆注重五行辩证分述。相生相克看重。以五行六运,寒湿暑燥风热邪并重,而非偏一。
张仲景自知《伤寒论》难述天下之病,对外感温,燥热,及出血,脏腑内损慢性病无力。而归命题为“论”,而非经!后世过度神化。唯孙药王言之“不过尔尔”,“非是正对之法”。随立书以五行脏腑为纲,寒热为目。
首先张仲景写的书名不叫《伤寒论》,在书的自序中提到: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此书原名《伤寒杂病论》。为什么称之为伤寒,是因为在古代因为寒邪引起的疾病较多,于是把外感病称为伤寒。伤寒是雅士之称,相当于现在的书面用语。民间则有口头的称谓。伤寒就是外感病病的一种代称。相对而言则又有杂病,杂病则是由于饮食起居不当,或者勉强用力,或者房事过度等等引起的人体正气的慢性损耗性疾病。
而东汉末年战火纷飞,张仲景在世之时,《伤寒杂病论》可能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但是张仲景去世之后,《伤寒杂病论》便流离失所,晋代的太医令王叔和,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残存的一部分,用于治疗疾病效果良佳,于是王叔和广泛收集了《伤寒杂病论》的残卷,并将其中关于治疗外感病的部分整理出来,这就是我们现在公认的《伤寒论》的出处。
正因为如此,后世认为《伤寒论》专门治疗外感病,对内伤病则疗效欠佳,这是没有读懂《伤寒论》,甚至是没有读过《伤寒论》。更准确的说《伤寒论》是一本以六经为纲领的大书,其中所牵涉的六经辩证更是可以知道所有疾病的治疗。不要说弄懂了《伤寒论》,即便是背熟了它,临床的起点已经比一般的人高出一大截。
金匮真言 遵仲景先师遗训,发扬经方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病因伤于寒而取名的。
三阴三阳之病,无不因伤于寒邪而得者,
中风伤寒者,发于阳六日愈,发于阴七日愈,以阳数六,阴数七故也。
中风伤寒者就是:外受风寒的感冒,与现代医学感冒七日自愈,不谋而合。
三阳受病是外感冈寒而得,入里传阳明,出半表半里是少阳经,都有外感表证的存在。病因是:因外受风寒而得,取名伤寒,是伤于肌表伤于寒邪。
三阴之为病,太阴,少阴,厥阴,是寒邪直入脏腑之为病,太阴感受寒邪,伤于脾士则腹泻,理中汤干姜祛寒邪,少阴肾经受病,四逆汤用干姜附子温阳救逆。不也是祛寒邪吗?厥阴肝经是寒热都有,乌梅丸以干姜,附子,细辛,桂枝祛寒邪,以黄柏,黄连,去热。寒热并用。
三阴经是寒邪直伤于脏腑,三阳是风寒伤于经络,所以张仲景取名伤寒论,病因寒邪而得。不取名伤寒杂病论,又该取什么呢?
风寒暑湿燥火为六淫,中医认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外在因素。
风为百病之长,其实寒邪致病最多。
寒邪是人类形成疾病的主要原因,治疗寒邪引起的疾病,张仲景就取名伤寒杂病论。
比如:冬季感冒的流行不就是人体感受寒邪所致吗?俗称冻感冒了,感冒了怕还风。注意保暖。
一部伤寒论,是论述治疗的寒邪致病的。
比如:寒邪犯肺则咳喘的小青龙汤,
中风之桂枝汤,心悸之桂枝甘草汤,
寒邪入里之理中汤,
阴寒之真武汤,
痹证之桂枝芍药知母汤。
张仲景用麻黄,桂枝辛温以治外感,用干姜,附子以里寒,不就是治疗寒邪伤人的疾病吗?
寒邪伤人导致疾病的发生,取名伤寒杂病论,不是很正常吗?
为什么张仲景写的医书叫伤寒论?首先就要弄明白什么叫伤寒再去弄明白什么叫论。由于二千多年前。人类对天气环境因素对人产生疾病的认识 处于肉眼观测阶段没有现在的现代仪器设备观察细菌。所以 只能把这个因素造成的疾病取一个很形象的名字 叫做伤寒这是一个外感疾病的总称! 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以发热恶寒为主的病症叫伤寒病另一个是以发热而不怕冷为主的病症叫温热病 统称为伤寒。虽然现代医学用仪器设备观察到了是大气污染物伤害了人的身体而产生的证状但不影响古人对这个症状的治疗。古代中医是治疗症状为主题的医学所以叫什么病名并不重要!现代医学的病名多 且恰好相反 没有治疗手段。论 就是把病症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与处方都交待清楚了的论述表述所以叫做伤寒论!
为什么张仲景写的医书叫做《伤寒论》?
相信很多对于医学 历史 有一定研究的朋友们最近都想知道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张仲景写的最著名的医书是叫做《伤寒论》呢?那么我今天就告诉大家这个问题,首先,张仲景的这部医书可以说是不同于我国其它的一些中医医书的,因为比如说《黄帝内经》它在写作的时候都会给自己的医学结论加上很多的修饰词,以此来显示整本书的地位以及能力,但是张仲景的这部《伤寒论》其实更多并不是讲述一个比较空虚的医学结论,而是通过自己多年行医的经验来告诉大家,这个病症应该如何的下药进行治疗,所以我们可以说,《伤寒论》这本书其实更像是一个医学的教学案例,整本书你几乎不能够找到任何的修饰词来显示地位,这就是它为什么叫《伤寒论》的原因了。
张仲景最初写成的书叫《伤寒杂病论》。当时还没有纸,书是以竹简的形式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残缺和遗失。大家都知道,特别是串竹片的绳子溃烂之后,就变成一堆没有顺序的竹片,就更乱了。
后代的医家们对于这套书进行抢救性发掘,迫不得已,把论伤寒的部分整理成《伤寒论》,把论杂病的部分整理成《金匮要略》。
当然了,《伤寒论》中的“伤寒”,并不是我们今天西医讲的伤寒病毒,指的是因为寒气侵害导致的所有病症的总称。与《伤寒论》对应的专门论述“热病”的是清代吴鞠通写的《温病条辨》,算是完成了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完善。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是中医必读的四部经典著作。
此书虽未看过,但听其名已知其意。人秉先天之气而生,自然之气养人之命。气自鼻孔入人之身,经丹田灌四肢,达肺腑,通血脉。人身内成一循环往复之行,所谓伤寒者,外邪伤于胃也,多余饮食后胃之力不足导致,食物未消化后,积于体内,再加之未有新鲜的空气以补充,自然食以成腐,弥附五脏,大家可能不知道癌症的根是什么,本着悲悯苍生的胸怀,告诉你们,这就是各种疑难杂症及癌症的根本原因。胃力不足,即元气不足,食之未化之物,成腐以后,随着血液留于各处,渐渐的聚集,所以危害人的生命安全 健康 。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随便吃东西,不要伤害动物,不要长时间与大自然隔离,不要长时间不饮水。经常练习桩功或者打坐,让胃力有余自然可以化掉食物。再是,有癌症的患者应该多参加绿色活动,给自己的家里种种树,浇浇花草,因为植物对于腐烂物质有一种自然的消化和吸收利用,即使远距离也能消化和吸收。通常的作法即使仪器先进也效果不大,所以劝世人多种树,多养气,多练桩功,多接近自然。善哉,善哉
我们要说下利这件事的话,那么多种的下利的状况,有的在太阳病的框架下发生的,那在太阳病的框架之下发生的下利,那要把这个表邪推回去才能够处理得好;那么在少阳病的框架之下发生的下利,我们要处理的时候必须要调畅少阳的气机,才能够让这个肠胃的情报恢复正常。那在太阴的下利,在少阴的下利,我们要温脾阳,温肾阳,要驱寒。那在这边我们要处理的可能就是有一些厥阴病的调性的下利。
首先是下利到后代的时候是分成两种,比较虚冷一点的我们叫泄泻,那比较热一点的呢我们后代叫痢疾。可是到了这个厥阴篇啊,厥阴下利呢最单纯最代表性的这个白头翁汤。
1.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
2.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者,为欲愈;脉紧者,为未解。
? 3.下利,手足厥逆,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4.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柏叶阿胶汤主之。
柏叶阿胶汤方
柏叶三两? 阿胶二两? 干姜二两(炮)? 牡丹 三两
右四味,以水三升,先煮三味,取二升,去滓,纳胶烊消。温服一升,日再服。
5. 下利清谷,下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当一个人“下利清谷”的时候,不可以攻他的表,不可以用发汗药来发表。因为呢我想“下利清谷”已经是很标准的少阴下利了,肾阳虚的下利。就是肠子冷到几乎不会动了。那肠子冷到几乎不会动那立刻就会产生很多的气体瓦斯什么的,所以这个人就会整个肚子胀起来哦,胀气的那种胀。
6.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7.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8.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差,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9.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以前的话呢,是脱水,然后脱阳而亡了。那现在呢,通过中西医结合,理解人体内的电解质是混乱的,他水不会听你的使唤。那如果是如此的话,那你就注射生理食盐水,然后吃生脉散加五苓散,生脉散复脉嘛,那五苓散恢复电解质的平衡嘛,那这两个东西下去再加上有水来的话,人还是救得了哦。所以在张仲景时代非常难搞的一个下利脱水的状态,那我们今天就打点滴、生脉散、五苓散,这样子还能够搞一搞。当然搞回来之后可能这个人还是一个很虚寒的人,但是一旦他的这个水的运化最基本的限度我们保住了,那之后要用灸法回阳或者用附子剂回阳哦,就都比较容易了,所以这样的一个状况我们也晓得一下。
10.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 干姜三两? 人参二两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出者愈。
首先用四逆一定是下利清谷是不是?当然还有别的辨证点可以抓,不过下利清谷通常是必用四逆嘛。而这个人是处在里寒外热的状况之下,那当然就有格拒的问题发生啦,这个时候就要用通脉四逆汤来修复这个阴阳格拒的状态。
总结:厥阴下利不可用下(出汗)法。下利后,微热、出汗者为愈,脉绝、脉数、气喘者危。拉出血的可以用柏叶阿胶汤方,下利清骨用通脉四逆汤。
八两或一尺厚朴主消中焦腹满;五两厚朴主除胸满,化痰降气;四两厚朴主消上焦胸中气结胀满;三两厚朴主降气化痰;二两厚朴主降肺气以平喘或降气以助通便。
即便按古之一两,今为一钱,那么,八两厚朴应为24克,也远远大于《中药学》教材中3~9克的规定,可见,若按《中药学》规定药量来用厚朴,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厚朴,《神农本草经》载其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在《中药学》教材中,厚朴被放在化湿药中,其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功效燥湿行气,平喘,临床主要用于湿浊中阻证、胃肠气滞证及肺气壅逆喘咳证,用量为3~9克。
在《伤寒论》中,厚朴入6方次;《金匮要略》中,入11方次;整部《伤寒杂病论》中,有厚朴组方的方剂合计12方,而其用量又有半斤(八两)、五两、四两、三两、二两、一尺之别。可见,厚朴用量不同,其功效亦异。兹简述如下。
八两厚朴组方用量分析
在整部《伤寒杂病论》中,厚朴量用半斤(八两)的方剂包括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大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和厚朴七物汤4方。
《伤寒论》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厚朴半斤,半夏半斤,甘草二两,人参一两,生姜半斤,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本方是治疗脾虚腹胀的高效方。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在讲《伤寒论》时,举了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无效的案例,其存在失败的原因有二:一是厚朴货源紧张,二是老药工对年青医生不信任,后请本院老中医任应秋治疗,调整厚朴用量后,便取得佳效。任应秋先生说: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须当分。半夏半斤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由此看出,药物用量在组方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方剂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疗效的关健。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大承气汤方:大黄四两,厚朴半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反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从原文看,使用大承气汤的主证为脉迟,汗出不恶寒,身重,短气,腹满,气喘,潮热,手足濈然汗出等。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第8条:“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厚朴七物汤由厚朴半斤,甘草三两,大黄三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枝二两,生姜五两七味药组成,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厚朴三物汤出自同篇第10条:“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由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组成,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以上4方,都用厚朴八两,重用厚朴除腹满胀痛,但因病机不同,配伍药物不同。其中,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病机为脾虚腹胀;大承汤病机为阳明腑实,以脉迟,汗出不恶寒,腹满而喘,潮热,大便秘为主症;厚朴七物汤是太阳阳明合病,用桂枝汤去芍药解表,厚朴、大黄、枳实理气通便,消满;厚朴三物汤则以腹满、腹痛为主症,用厚朴、枳实理气助大黄通便泻实。可见,仲景用大量厚朴主要是消腹满,其药理作用主要在中焦腹部。
一尺厚朴组方用量分析
在《伤寒杂病论》中,厚朴用量一尺的方剂有麻子仁丸和厚朴大黄汤2方。
《伤寒论》第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博,大便则鞕,其为脾约,麻子仁丸主之。”麻子仁丸方: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本方侧重通便,从组方中其它药物用量来看,一尺厚朴,不会少于芍药、枳实、大黄的用量,当在半斤和四两之间。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症并治》第17条:“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厚朴大黄汤方:厚朴一尺,大黄六两,枳实四枚,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从用量来看,本方厚朴、大黄、枳实都大于小承气汤中的药量,故本方证除“支饮胸满”外,当有大便秘之症,重剂厚朴消满,与大黄、枳实合用,并有泻下作用。因此,汉代一尺厚朴之量,应不大于八两,才能体现方中的治疗作用,但绝对不会少于小承气汤的厚朴量。
二至五两厚朴组方用量分析
《伤寒杂病论》中,厚朴用二两、三两、四两及五两的共有6个方剂。其中,厚朴用二两的分别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和小承气汤;用三两的是半夏厚朴汤;用四两的是栀子厚朴汤和枳实薤白桂枝汤;用五两的是厚朴麻黄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出自《伤寒论》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伤寒论》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从原文来看,厚朴用二两,主要作用是降肺气助杏仁平喘。
小承气汤由大黄四两,厚朴二两,枳实三枚组成。《伤寒论》第208条:“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第18条:“下利谵语,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可见,小承气汤重在通便,厚朴用二两,与枳实配伍,降气助大黄通便。
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并治第二十二》第5条:“妇人咽中如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组方为: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可见,厚朴用三两作用是降气化痰。
栀子厚朴汤出自《伤寒论》第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用四两厚朴伍枳实除胀满,并用栀子除烦。《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第5条:“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汤主之。”用四两厚朴治胸中气结之胀满。可见,仲景用4两厚朴主要作用于胸部上焦以消胀除满。
厚朴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第10条:“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组方为: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鸡子大,杏仁半斤,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此症以咳嗽喘逆明显,风寒水饮兼肺胃热,当是哮喘重症。另据《千金方》卷十有“咳而大逆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等句,可知用五两厚朴主要作用是除胸满化痰降气。
牢记方剂药物间比例
疗效是中医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古人云:“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在辨证、选方正确的前提下,制约疗效的最主要因素便是药量。对中药剂量的把控能力,是衡量一位医生临床水平的重要尺度。
中医治病,有辨证、选方、用药等多个环节,辨证准确,选方正确,若药物用量比例错误,同样影响药效,所以,更应遵从各方药物配伍的比例关系,方能效如桴鼓。
从《伤寒杂病论》厚朴组方用量分析,厚朴主要作用于上中二焦,主要用于脾胃气滞证和肺气壅逆喘、咳证,并以降浊气为主。特别是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和厚朴大黄汤,三方药物组成完全相同,但由于药物用量不同,故所治的病证亦异宜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在学习《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方法、方剂、用药配伍规律的同时,更应将方剂药物间比例用量牢记于心,溯本求源,原汁原味继承先哲之经验,才能在临床中才能运用自如,提高疗效。
此外,关于汉代用药度、量、衡,国家权威部门已研究证实,有提出汉代一两为今15.625克者,有提出为13.8克者,两者相差不大,但在临床中很少这样用。即便按古之一两,今为一钱,那么,八两厚朴应为24克,也远远大于《中药学》教材中3~9克的规定,可见,若按《中药学》规定药量来用厚朴,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八两或一尺厚朴主消中焦腹满;五两厚朴主除胸满,化痰降气;四两厚朴主消上焦胸中气结胀满;三两厚朴主降气化痰;二两厚朴主降肺气以平喘或降气以助通便。
?即便按古之一两,今为一钱,那么,八两厚朴应为24克,也远远大于《中药学》教材中3~9克的规定,可见,若按《中药学》规定药量来用厚朴,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厚朴,《神农本草经》载其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在《中药学》教材中,厚朴被放在化湿药中,其性味辛苦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功效燥湿行气,平喘,临床主要用于湿浊中阻证、胃肠气滞证及肺气壅逆喘咳证,用量为3~9克。
在《伤寒论》中,厚朴入6方次;《金匮要略》中,入11方次;整部《伤寒杂病论》中,有厚朴组方的方剂合计12方,而其用量又有半斤(八两)、五两、四两、三两、二两、一尺之别。可见,厚朴用量不同,其功效亦异。兹简述如下。
八两厚朴组方用量分析
在整部《伤寒杂病论》中,厚朴量用半斤(八两)的方剂包括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大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和厚朴七物汤4方。
《伤寒论》第66条:「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厚朴半斤,半夏半斤,甘草二两,人参一两,生姜半斤,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本方是治疗脾虚腹胀的高效方。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在讲《伤寒论》时,举了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无效的案例,其存在失败的原因有二:一是厚朴货源紧张,二是老药工对年青医生不信任,后请本院老中医任应秋治疗,调整厚朴用量后,便取得佳效。任应秋先生说: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须当分。半夏半斤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由此看出,药物用量在组方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是方剂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良好疗效的关健。
大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第208条:「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鞭也,大承气汤主之。」大承气汤方:大黄四两,厚朴半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反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从原文看,使用大承气汤的主证为脉迟,汗出不恶寒,身重,短气,腹满,气喘,潮热,手足濈然汗出等。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第8条:「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厚朴七物汤由厚朴半斤,甘草三两,大黄三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枝二两,生姜五两七味药组成,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厚朴三物汤出自同篇第10条:「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由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组成,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以上4方,都用厚朴八两,重用厚朴除腹满胀痛,但因病机不同,配伍药物不同。其中,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病机为脾虚腹胀;大承汤病机为阳明腑实,以脉迟,汗出不恶寒,腹满而喘,潮热,大便秘为主症;厚朴七物汤是太阳阳明合病,用桂枝汤去芍药解表,厚朴、大黄、枳实理气通便,消满;厚朴三物汤则以腹满、腹痛为主症,用厚朴、枳实理气助大黄通便泻实。可见,仲景用大量厚朴主要是消腹满,其药理作用主要在中焦腹部。
一尺厚朴组方用量分析
在《伤寒杂病论》中,厚朴用量一尺的方剂有麻子仁丸和厚朴大黄汤2方。
《伤寒论》第247条:「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博,大便则鞭,其为脾约,麻子仁丸主之。」麻子仁丸方: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本方侧重通便,从组方中其它药物用量来看,一尺厚朴,不会少于芍药、枳实、大黄的用量,当在半斤和四两之间。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症并治》第17条:「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厚朴大黄汤方:厚朴一尺,大黄六两,枳实四枚,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再服。从用量来看,本方厚朴、大黄、枳实都大于小承气汤中的药量,故本方证除「支饮胸满」外,当有大便秘之症,重剂厚朴消满,与大黄、枳实合用,并有泻下作用。因此,汉代一尺厚朴之量,应不大于八两,才能体现方中的治疗作用,但绝对不会少于小承气汤的厚朴量。
二至五两厚朴组方用量分析
《伤寒杂病论》中,厚朴用二两、三两、四两及五两的共有6个方剂。其中,厚朴用二两的分别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和小承气汤;用三两的是半夏厚朴汤;用四两的是栀子厚朴汤和枳实薤白桂枝汤;用五两的是厚朴麻黄汤。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出自《伤寒论》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伤寒论》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从原文来看,厚朴用二两,主要作用是降肺气助杏仁平喘。
小承气汤由大黄四两,厚朴二两,枳实三枚组成。《伤寒论》第208条:「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第十七》第18条:「下利谵语,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可见,小承气汤重在通便,厚朴用二两,与枳实配伍,降气助大黄通便。
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并治第二十二》第5条:「妇人咽中如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组方为:半夏一升,厚朴三两,茯苓四两,生姜五两,干苏叶二两。可见,厚朴用三两作用是降气化痰。
栀子厚朴汤出自《伤寒论》第79条:「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用四两厚朴伍枳实除胀满,并用栀子除烦。《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第5条:「胸痹心中痞,留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汤主之。」用四两厚朴治胸中气结之胀满。可见,仲景用4两厚朴主要作用于胸部上焦以消胀除满。
厚朴麻黄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第10条:「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组方为:厚朴五两,麻黄四两,石膏鸡子大,杏仁半斤,半夏半升,干姜二两,细辛二两,小麦一升,五味子半升。此症以咳嗽喘逆明显,风寒水饮兼肺胃热,当是哮喘重症。另据《千金方》卷十有「咳而大逆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等句,可知用五两厚朴主要作用是除胸满化痰降气。
牢记方剂药物间比例
疗效是中医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古人云:「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在辨证、选方正确的前提下,制约疗效的最主要因素便是药量。对中药剂量的把控能力,是衡量一位医生临床水平的重要尺度。
中医治病,有辨证、选方、用药等多个环节,辨证准确,选方正确,若药物用量比例错误,同样影响药效,所以,更应遵从各方药物配伍的比例关系,方能效如桴鼓。
从《伤寒杂病论》厚朴组方用量分析,厚朴主要作用于上中二焦,主要用于脾胃气滞证和肺气壅逆喘、咳证,并以降浊气为主。特别是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和厚朴大黄汤,三方药物组成完全相同,但由于药物用量不同,故所治的病证亦异宜引起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在学习《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方法、方剂、用药配伍规律的同时,更应将方剂药物间比例用量牢记于心,溯本求源,原汁原味继承先哲之经验,才能在临床中才能运用自如,提高疗效。
此外,关于汉代用药度、量、衡,国家权威部门已研究证实,有提出汉代一两为今15.625克者,有提出为13.8克者,两者相差不大,但在临床中很少这样用。即便按古之一两,今为一钱,那么,八两厚朴应为24克,也远远大于《中药学》教材中3~9克的规定,可见,若按《中药学》规定药量来用厚朴,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zhongyizatan/803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糖尿病并发血栓证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