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巫山一段云》

夏枯草 2023-07-22 21:28:29

《巫山一段云 春带梨花雨》作者:大宋(宋春锁)春带梨花雨,风逐平地烟。

莺声高挂水云间。望过山外山。

一缕香魂未乱,千里云霞已散。

相思消尽是何年 阶前久凭栏。

《巫山一段云 津渡有浮槎》作者:白云絮语沧海千川水,巫山一段云。

日边红杏借华荫,碧桃沾露新。

芳草离离原上,岁岁枯荣春放。

红尘苦乐噬芳华,津渡有浮槎。

《巫山一段云 庚子暮春两难》作者:元宝春晓君行早,氤氲瀚渺间。

岭边弯径客稀单,何处子规喧

出外新冠染,居家锻炼鲜。

强身防病两为难,只盼复工还。

《巫山一段云 共克时艰》作者:学信杨柳飞银雪,香花开满园。

同舟共济克时艰。神州换新颜。

野外纷纷舞絮。日隐云浓欲雨。

疫情必去送残春。全球战瘟神。

《巫山一段云 丝缕飞花冷》作者:秋流满江丝缕飞花冷,香魂片片寒。

柳轻芽嫩荡秋千,碧翠浮淡烟。

幽恨一帘烟月,月上梨花摇雪。

惊残晓梦恼啼莺,篱上正清明。

《巫山一段云 游步》作者:黎明-村姑四月芳菲艳,香生物态繁。

晓林莺舌斗关关。绿荫天籁传。

行踏清幽如醉。又看红绡花卉。

春风拂掠暮年心。日华寄情深。

《巫山一段云 梦》作者:那兰忆叹同窗梦,青梅竹马情。

奈何分袂各西东,飘荡像浮萍。

看似水流年漫,却已桑榆暮晚。

今非昔比不由衷。一念转头空。

《巫山一段云 幽居乐》作者:衔山斜阳汩汩清泉侧,参差四五家。

小荷池畔柳丝斜。郭外海棠花。

居此桃源境,怡然度岁华。

养花植豆钓鱼虾,把盏看云霞。

《巫山一段云 青黛连烟雨》作者:秋流满江青黛连烟雨,巫山一段云。

絮飞花冷寂残春,缕缕香断魂。

黄鸟乱啼烟柳,紫烟徘徊依旧。

梨花带月梦牵萦,帘风剪剪轻。

《巫山一段云 情怀》作者:冯西三条渐度波折尽,重归华夏安。

凝心聚力守桃源,莫理乱云烟。

宝剑当磨砺,梅香自苦寒。

蒸蒸日上创新篇,待奏凯歌还。

《巫山一段云 饮酒》作者:李晓庆对月吟新句,临风把酒挥。

日将暮时饮未归,醉眠不需催。

好賦情未尽,好月长空辉。

月将落时酒连杯,醉卧不需归

《巫山一段云 忆情》作者:老聃梦枕惊醒念,幽悠月夜残。

辗翻魂意忆情欢。销骨醉人安。

倩影风流盼,纱衾飞舞宽。

酥胸粉颊发丝盘。目艳彻宵阑。

《巫山一段云 东海升明月》作者:百花园东海升明月,西山绕碎云。

彩云追月伴星辰,缠绵情意真。

月照疏枝影暗,眺望星空思念。

倚栏观月共消魂,悠悠忆故人。

《巫山一段云 晨起即感》作者:Iily星隐珠帘后,红光曙日裁。

短歌长调雀莺排,妙语涤楼台。

瑶境凭谁慵懒,唤醒春芳诗眼。

滋煮香片振精神,市井品红尘。

《巫山一段云 无题》作者:韩君孝杳杳云天远,迢迢玉带长。

紫薇星斗泄清光,月宫丹桂香。

河汉盈盈水,两岸天孙泪。

滔滔浊浪又何妨,浮槎暗度郎。

《巫山一段云 无题》作者:董九林四月芳菲尽,池塘水渐深。

小荷仁义暗低吟,景色让人寻。

又负韶华一品,千里东风集锦。

红黄柳绿奏扬琴,清茶独自斟。

《巫山一段云 林中》作者:华章绿漫连枝翠,红铺舒叶丹。

层林秋日色斑爛,燕舞蝶飞旋。

云鬓樱唇笑靥,锦衣飘带花伞。

林中曲径步悠闲,眉展忘愁烦。

《巫山一段云 咏学子》作者:中年人(梁宝平)白日学堂紧,归来灯下忙。

青年学子效悬梁。速写两三张。

没有今朝苦,何谈他日香。

全无睡意气昂昂。有志在心房。

《巫山一段云 春游》作者:冷面包公杨柳千丝绿,春花万朵红。

澄湖如鉴碧波平,一叶钓舟横。

鸿雁苍穹过,黄莺深树鸣。

游山玩水性从容,笑对暮云生。

《巫山一段云 无题》作者:一曲新词酒一杯树影残阳外,花开水自流。

可怜春色独怀忧,寂寞使人愁。

何处销愁意,双湖可暂游。

何年芳草恨应休,又是苦相留。

《巫山一段云 月季》作者:南京老树有刺青青绿,无云片片红。

几番轮落几番蓉,四季乐融融。

情比蔷薇灿烂,梦拟牡丹催唤。

虚名抛却醉花丛,愿作老玩童。

古诗词中的重庆

1.描写“重庆”的古诗 描写“重庆”的古诗有如下几首:

1、《早发白帝城》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2、《离思》唐代: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译文:

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3、《夜雨寄北》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4、《种荔枝》唐代:白居易

红颗真珠诚可爱,白发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译文:

一颗颗红红的像珍珠一般的荔枝非常可爱,这位白胡子的太守也太痴心了。

十年荔枝结果时候,也不知道是谁在这儿任职太守。但是他还是愿意在园中种下一颗颗荔枝树。

5、《竹枝词》唐代: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文:

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6、《巫山高》唐代:李贺

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

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

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

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

译文:

碧绿簇聚的巫山群峰高插云天。长江翻波浪,神女长裙拖带着云烟。

楚王思念梦中神女,飕飕起凉风,天亮后只见风吹细雨,苔藓处处生。

神女瑶姬一去千年杳无踪影,丁香丛中筇竹林里不时传出老猿的啼声。

古祠接近月宫,蟾蜍桂树,高险阴冷,山间的椒子儿坠落,把云朵染红。

2.有关重庆的诗句 《重庆印象》 [原] (七律) 艨艟巨舰逼江心,巍峨高楼栉比邻;艰苦八年纪念塔,襟环二水朝天门;名城誉享三皇地,古邑堪称四郡尊;七色茶花映桷树,山城灿烂又逢春。

《重庆北泉》【原】(七律) 借得嘉陵江底水,幽冥地热冒温泉;迎流砌堰十龙脉,掘地修塘五顷田;寺古才知和尚苦,园新始觉作孚难;飞来阁上眺风景,细数江帆出峡滩。《北泉飞瀑》【原】(七律) 乳花洞上溢岩巅,串串银珠树下悬;瀑落千寻玉链碎,池翻五迭月儿圆;听泉亭里情人语,戏鲤池边游客欢;古树逢春枝叶茂,紫薇遍野谱新篇。

《重庆磁器古镇》【原】(七律) 繁顺四街临碧水,一川两谷映三山;千人拱手长街走,万盏明灯通夜悬;青石灰砖皆掌故,片言只语尽当年;不愁世态人心古,重现辉煌在眼前。《游天生三桥》【原】(七律) 亿年巨石水攻坍,磅礴三桥亘古悬;壁立千寻松柏翠,悬崖万丈瀑帘潺;顶天立地擎梁柱,破壁穿山潜伏泉;绿草茵茵翻碧浪,金坑宝洞有神仙。

《重庆金佛山》【原】(七律) 金佛高悬龙脊岭,云遮雾隐忒惊魂;峥嵘崖剑穿林海,苍莽松涛卷石门;两洞空灵奇幻境,一溪碧翠自然村;龙岩飞瀑三千尺,疑是银河天外痕。《缙云山》【原】(七律) 非紫非红即缙云,青山绿水带温馨;九峰峻峭齐争秀,八刹庄严共梵音;狮子崖巅宜远眺,洛阳桥畔好修身;黛湖垂钓悠闲境,云里仙宫更爱人。

《朝天门怀旧》【原】(七绝) 渝郡朝天得胜门,大江东去日西沉;崎岖鸟道音尘绝,接圣迎官在水滨。《重庆解放碑》【原】(五律) 抗战精神垒,人民解放碑;山城标志物,重庆定心锤;鼎好民生乐,金融命脉基;车龙水马急,改革领先机。

《夜宿柏林楼》【原】(五律) 炎炎酷暑里,无趣觅清幽。浮世繁嚣苦,空门寂寞愁。

细流归大海,岁月入心头。夜宿温泉畔,华清梦幻游。

《长江诗话》之四【悠悠川江】(10首) 川江指从宜宾市至宜昌市之间的长江上游河段,因大部分流经四川省境内,故名川江,又称蜀江。其中重庆以上的370千米称上川江,蜿蜒于四川盆地南部边缘低丘地带,接纳岷江、沱江、嘉陵江大支流水量倍增。

重庆以下660千米称下川江,其中奉节到宜昌段以峡谷栉比而闻名,故又有峡江之称。因此,下川江一般指重庆至奉节一段,蜿蜒于四川盆地的南部边缘。

下川江两岸,丘陵起伏,峰峦绵延,悬崖峭壁,逶迤屏列。过去江中多险滩暗礁,有的礁滩大如洲岛,岛上林木葱翠,和两岸的奇山异峰,构成秀丽独特的川江风光。

《嘉陵小三峡》[原](七律) 船航铜口碧波悠,湍急嘉陵景色幽;沥鼻磅礴和尚笑,温塘湍急客人愁;观音阁下忠臣泪,文笔峰前废帝庥;弃桨借风出峡去,长江万里向东流。《潼南大佛寺》[原](七律) 巍巍大佛顶天立,八丈金仙目有神;七步弹琴音悦耳,双拳拜字太情真;丹崖折射清秋月,鹰壁回声潮夕呻;飞阁辉煌映碧水,涪江滚滚日西湮。

《船过涪陵》[原](五绝) 城矗三江垒,江堤绕郭巍;巴陵踪不见,白鹤水中飞。《涪陵石夹沟》[原](五律) 龙塘奇幻境,石峡景犹幽;百丈飞三瀑,双崖夹一沟;碧潭盈谷底,栈道嵌岩头;狭缝侧身过,悠然见绿州。

《游丰都》[原](七绝) 死去原知万事茫,丰都怎会有阴王?神宫对面皆仙境,双桂天宫访玉皇。《游石宝寨》 [原] (五律) 碧波绕玉印,陡峭一峰峋;崖耸百三丈,楼危十二轮;秦风含楚韵,蜀气孕巴魂;天际孤帆远,登临感慨真。

《万州新城》 [原] (五律) 旧州沉浪底,新郭矗天都;西望巴和蜀,东连夔与巫;石琴响瑞雪,金岛映宏图;移民换新貌,平湖一璨珠。《云阳张飞庙》[原] (五律) 闻兄殁麦邑,怒向胆边生;兵马未开拔,将军又造茔;庙堂擂战鼓,峡谷响雷声;魂去荆湘地,提矛与尔争!《过水八阵叹孔明》 [原] (五律) 隆中既定策,鼎脚应相扶;黩武争正统,穷兵遗妇孺;六征图北魏,八阵拒东吴;呕血扶阿斗,惶惶酬托孤。

《白帝托孤》 [原] (五律) 凄风惨雨夜,白帝一游魂;卅载苦征战,三分称蜀君;明宣托孤意,暗试老臣心;养子不成器,临终亦劳神。《长江诗话》之五【三峡遗踪】(14首) 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

它西起四川奉节(今属重庆)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长二百零四公里。瞿塘峡的雄伟,巫峡的秀丽,西陵峡的险峻,还有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这驰名世界的山水画廊气象万千。

三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并伴随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动人的传说,令人心驰神往。长江三峡,地灵人杰。

这里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奇光异彩;这里,孕育了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和千古才女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刘禹锡、范大成、欧阳修、苏轼、陆游等诗圣文豪的足迹,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诗章;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驰骋用武之地;这里还有许多著名的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庙、南津关……它们同这里的山水风光互相辉映,名扬四海。长江三峡是长江风光的精华,神州山水中的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出夔门》[原] (五律) 夔门天下雄。

3.关于重庆的古今诗词 沈彬 【句】 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

*** 【胡楚宾谣】 胡楚宾,李翰林。词同三峡水,字值双南金。

王昌龄 【卢溪主人】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李白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杜甫 【夔州歌十绝句】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

权德舆 【献岁送李十兄赴黔中酒后绝句】 一樽岁酒且留欢,三峡黔江去路难。志士感恩无远近,异时应戴惠文冠。

陆龟蒙 【送琴客之建康】 蕙风杉露共泠泠,三峡寒泉漱玉清。君到南朝访遗事,柳家双锁旧知名。

薛能 【寄河南郑侍郎】 三峡与三壕,门阑梦去劳。细冰和洛水,初雪洒嵩高。大雅何由接,微荣亦已逃。寒窗不可寐,风地叶萧骚。

白居易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诗寄】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潇湘瘴雾加餐饭,滟滪惊波稳泊舟。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白居易 【入峡次巴东】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白居易 【冬至夜】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张循之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巫山高不极,沓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幽岩若鬼神。月明三峡曙,潮满二江春。为问阳台夕,应知入梦人。

沈佺期 【巫山高】 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阴崖若鬼神。月明三峡曙,潮满九江春。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

张循之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 巫山高不极,合沓状奇新。暗谷疑风雨,阴崖若鬼神。月明三峡晓,潮满九江春。为问阳台客,应知入梦人。

胡皓 【出峡】 巴东三峡尽,旷望九江开。楚塞云中出,荆门水上来。鱼龙潜啸雨,凫雁动成雷。南国秋风晚,客思几悠哉。

卢象 【峡中作】 高唐几百里,树色接阳台。晚见江山霁,宵闻风雨来。云从三峡起,天向数峰开。灵境信难见,轻舟那可回。

徐安贞 【送王判官】 明月开三峡,花源出五溪。城池青壁里,烟火绿林西。不畏王程促,惟愁仙路迷。巴东下归棹,莫待夜猿啼。

崔翘 【送友人使夷陵】 猿鸣三峡里,行客旧沾裳。复道从兹去,思君不暂忘。开襟春叶短,分手夏条长。独有幽庭桂,年年空自芳。

岑参 【初至犍为作】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李嘉佑 【送客游荆州】 草色随骢马,悠悠共出秦。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帆影连三峡,猿声在四邻。青门一分首,难见杜陵人。

皇甫曾 【送人还荆州(一作李嘉佑诗)】 草色随骢马,悠悠同出秦。水传云梦晓,山接洞庭春。帆影连三峡,猿声近四邻。青门一分手,难见杜陵人。

杜甫 【悲秋】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家远传书日,秋来为客情。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

杜甫 【游子】 巴蜀愁谁语,吴门兴杳然。九江春草外,三峡暮帆前。厌就成都卜,休为吏部眠。蓬莱如可到,衰白问群仙。

杜甫 【哭严仆射归榇】 素幔随流水,归舟返旧京。老亲如宿昔,部曲异平生。风送蛟龙雨,天长骠骑营。一哀三峡暮,遗后见君情。

杜甫 【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 忠州三峡内,井邑聚云根。小市常争米,孤城早闭门。空看过客泪,莫觅主人恩。淹泊仍愁虎,深居赖独园。

杜甫 【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 久嗟三峡客,再与暮春期。百舌欲无语,繁花能几时。谷虚云气薄,波乱日华迟。战伐何由定,哀伤不在兹。

杜甫 【瞿塘两崖】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羲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贯休 【晚春寄张侍郎】 遐想涪陵岸,山花半已残。人心何以遣,天步正艰难。鸟听黄袍小,城临白帝寒。应知窗下梦,日日到江干。

4.形容重庆的诗句有哪些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出自唐代:李白《早发白帝城》

白话文释义: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2,巴江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滴衣。——出自唐代:孟郊《巫山曲》

白话文释义:巴东三峡中山峦一重又一重,阳台山旁是碧绿峭拔的十二峰。荆王射猎时正逢巫山雨意云浓,夜卧高山之上梦见了巫山神女。云霞、彩虹和微雨湿了神女艳姿,月明星稀神女化作行云在峡中飞逝。极目远望、再也不见神女芳影,听到峡中猿猴声声悲鸣,不觉令人泪落打湿了衣裳。

3,古庙依青嶂,行宫枕碧流。水声山色锁妆楼。往事思悠悠。云雨朝还暮,烟花春复秋。——出自唐代:李珣《巫山一段云》

白话文释义:神女寺依旧傍着青山,楚王的细腰宫依旧枕着碧绿的江流。潺潺流水和暖暖翠岚环绕着昔日梳妆的楼台,悠悠往事真叫人感慨万千。巫山从早到晚雨迷云轻,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就这般流逝。

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出自唐代: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白话文释义: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拥有过的你。

5,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出自唐代:李贺《巫山高》

白话文释义:碧绿簇聚的巫山群峰高插云天。长江翻波浪,神女长裙拖带着云烟。楚王思念梦中神女,飕飕起凉风,天亮后只见风吹细雨,苔藓处处生。

5.描写重庆的诗词 梁 简文帝建平督邮道,鱼复永安宫。

若秦巴渝曲,时当君思中。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送友人入蜀唐 无名氏嘉陵天气好,百里见双流。

帆影线巴宇,钟声出汉州。绿原春草晚,青木暮猿悉。

本是风流地,游人易白头。巴江唐 王周巴江江水色,一带浓蓝碧。

仙女琵琶衣,风梭晚来织。发渝州却寄韦判官唐·司空曙红烛津事夜见君,繁弦急管雨纷纷。

平明分手空江转,唯有猿声满水云涂山独游唐·白居易野径行无伴,僧房宿有期。涂山来去熟,谁是马蹄知。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巴女词唐·李白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渝州梅雨唐 孙宏梅子金黄杏子丹,孤舟犹系海棠滩。江声带雨远来急,山气映入夏日寒。

渔网参差罗水婢,乌樯历乱弄风竿。明朝又近端阳节,为觅长丝系合欢。

会岭岑山人唐 王周渝州江上忽相逢,说隐西山最高峰。略坐移时又分别,片云孤鹤一枝筇。

送僧上三峡归东蜀唐·吴融巴字江流一掉回,紫袈婆是楚中裁。如从十二峰前过,莫赋佳人归去来。

晓行巴峡唐·王维际晓行巴峡,余春忆帝京。晴江一女院,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按行。登高万并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旧国声。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初入峡有感唐·白居易上有方仞山,下有千丈水。苍苍两崖间,阔狭容一苇。

瞿塘呀直泻,滟澦屹中峙。末夜黑岩昏,无风白浪起。

大石如刀剑,小石如牙齿。一步不可行,况千三百里。

苒蒻竹蔑篱,鼓危揖师趾。一跌无宗舟,吾生系于此。

尝闻仗忠信,蛮葫可行矣。自古漂沉人,岂非尽君子?况吾时与命,蒙何不足恃。

尝恐不才身,复作无名死。纤 夫由来命负纠绳上,日月随行伴脊梁。

雨恸高天飘血汗,猿行绝壁暖冰霜。吟风栈草神思静,逐浪江豚舞意亢。

纵使肩头天不远,也无生计问苍皇。红 岩为览巴渝第一岩,朝阳破晓站山巅。

清风碎意三五缕,稚鸟追思千百旋。弹洞深沉心梦缺,英魂守望月儿圆。

清明无雨无天泪,血赋红旗最可怜。其他: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为引用.字面意思为,巴东三峡之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三声凄凉得另人眼泪满衣裳.实际上,是在衬托回三峡秋天的悲凉.终古平成思禹绩,乾坤准信等浮沤“终古平成思禹绩,乾坤准信等浮沤。”

这是明代太守傅光宅咏涂山的诗句。涂山,在重庆南岸区,因大禹娶涂山氏之女而名。

为了纪念大禹治水业绩,山上建有"禹王祠”“涂后祠",其后建有禹王庙,涂山寺,巴国人民仿佛格外尊重这个“四川女婿”,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朝山盛会,游人如织,热闹非凡,清代名人王士祯曾有“飞瀑落长虹,登临见禹功"的诗句加以描述。

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原文_翻译及赏析

雨霁巫山上,云轻映碧天。远风吹散又相连,十二晚峰前。暗湿啼猿树,高笼过客船。朝朝暮暮楚江边,几度降神仙。——五代·毛文锡《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 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雨霁巫山上,云轻映碧天。远风吹散又相连,十二晚峰前。
暗湿啼猿树,高笼过客船。朝朝暮暮楚江边,几度降神仙。 山峰, 写景哀怨 注释 ⑴雨霁(jì剂)——雨停天开。霁:本指雨停,后风雪停,云雾散均为“霁”。《尚书·洪范》:“曰雨曰霁。”
⑵远风句——如作“远峰”,其意思是远处山峰为云雾所掩,风吹云雾,觉山脉时断时连。“远风”,则为远风吹云雾,而云雾时散时聚。据文意,因承上句写“云轻”,下又有“十二峰前”,似从后者解为当。
⑶十二晚峰——指巫山十二峰。巫山以上,群峰连绵,其尤突出者有十二峰。李端《巫山高》:“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明陈耀文《天中记》曰:巫山十二峰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古对十二峰名称说法不一致,元刘壎《隐居通议》据《蜀江图》所列名,多独秀、笔峰、盘龙、仙人,而无朝云、净坛、上升、圣泉。
⑷高笼句——两岸夹峙著高耸的山峰,轻舟从其下飞过。 鉴赏 这首词看似写巫山佳景,但结末也隐含着佳人之怨。南宋叶梦得评此词为“细心微诣,直造蓬莱顶上”,不无道理。其境界缥缈,情意深邃,在毛词中实属上品。 唐末五代时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事》《茶谱》,词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国维辑《毛司徒词》一卷。 毛文锡

唐末五代时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事》《茶谱》,词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国维辑《毛司徒词》一卷。? 59篇诗文

雨霁巫山上,云轻映碧天。远风吹散又相连,十二晚峰前。暗湿啼猿树,高笼过客船。朝朝暮暮楚江边,几度降神仙。——五代·毛文锡《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 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

五代 : 毛文锡

雨霁巫山上,云轻映碧天。远风吹散又相连,十二晚峰前。
暗湿啼猿树,高笼过客船。朝朝暮暮楚江边,几度降神仙。 山峰, 写景哀怨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唐代·李白《登庐山五老峰》 登庐山五老峰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山峰

柳永《巫山一段云(五之三·双调)》原文及翻译赏析

巫山一段云(五之三·双调)原文: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诗词作品: 巫山一段云(五之三·双调)诗词作者:【 宋代 】 柳永

跋赵文敏公书巫山词原文翻译

跋赵文敏公书《巫山词》原文翻译如下:

1、原文:巫山十二峰在楚蜀之交,余尝过之,行舟迅疾,不及登览。近巫山王尹于峰端摹得赵松雪石刻小词十二首,以乐府《巫山一段云》按之,可歌。古传记称:帝之季女曰瑶姬,精魂化草,实为灵芝。宋玉本此以托讽。后世词人,转加缘饰。重葩累藻,不越此意。

余独爱袁崧之语,谓:“秀峰叠崿,奇构异形,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睇,不觉忘返。自所履历,未始有也。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古矣!”寻此语意,使人神游八极,而爽然自失于晔花温莹之外。

欲以袁意和赵词,以洗兹丘之黩,未睱也,乃临松雪墨妙一纸,邀曹太狂作图,藏之行笥,为他日游仙兴端云。

2、翻译:巫山十二峰在楚蜀的交接处,我曾经路过那里,行船非常快速,来不及登山游览。在山峰的顶端同时靠近巫山,王尹描摹得是赵松雪石刻小词十二首,《巫山一段云》被用作乐府诗,可以唱歌。

古代的传记记载:天帝的小女儿名字叫瑶姬,精神魂魄化作灵草,身体成为灵芝。宋玉用巫山瑶姬的传说,写了《高唐赋》和《神女赋》,用来讽喻楚襄王。后世词人,转加文饰,写出了很多华丽的文章,违反了这个意思。

我唯独喜爱袁崧的语言,谓“重叠的山峰,奇特的结构怪异的形状,林木错落耸立,罗列茂密,乃在霞气之表。仰瞩俯睇,不觉忘返。自所履历,未始有也。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古矣。”

按照这个语境,能够让人神游极其遥远,并且能够让人迷失在神女花茂玉润的美貌之中。因此,我想用袁文之意与赵词相和,来洗净那“重葩累藻”对巫山峰峦之自然真趣的亵渎。但未如愿,只得临摹其墨迹,并请人作画记之,以作永久性的记念和他日神游的端绪。

杨慎介绍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新都(今属四川)人。1511年(正德六年)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世宗即位,充经筵讲官,参与编修《明武宗实录》。他性情刚直,编书时每件事情都会直接写出来。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90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