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衔行 淫淫雨雪》作者:白云絮语淫淫雨雪连天地。萌萌草,松柏立。
隔窗听雨几多愁,烟雨声声如泣。
花园学府,掩楼苍翠,园外车声碎。
年年燕子穿梭至。觅旧处,同嬉戏。
今年春雨雪纷飞,能阻双双归志
推窗仰望,牵牛织女,踪影难寻觅。
《孤雁儿 东风欲醉花千树》作者:大宋(宋春锁)东风欲醉花千树。望万里,销魂处。
群芳枝上弄娇姿,惊动流莺苍鹭。
年年今日,佛灯高挂,常忆归乡路。
虚心敢问花无主。客未到,茶先煮。
西天明月照桑榆,倾尽人间甘苦。
回翻旧事,铜壶酬酒,吟起《三都赋》。
《孤雁儿 高社走好》作者:雾梦清晨噩耗惊魂散。高社仙游远。
突闻哀讯起悲鸣,泣送独行孤雁。
六十四载,谦和坦荡,人品亲朋赞。
画中载意常伏案。妙笔平生愿。
红尘夫唱妇相随,怎奈今朝缘断。
清明上路,请君走好,醉梦来生见。
《孤雁儿 屏聚》作者:那兰同窗邂逅微屏聚,话往事,聊今趣。
谈天说地乐悠然,翁妪言衷无虑。
相怜感叹,长歌吟罢,同把青春祭。
行文撰赋诗如玉,觅古调,寻新曲。
晨昏携伴网中游,拾梦扬帆情寄。
桑榆非晚,乘风逐浪,潇洒斜阳旅。
《孤雁儿 无题》作者:鸿雁一场春雨一场绿,草木翠、花香馥。
孤鸿过却垅云舒,卷复来、停江北。
遣怀排绪,攀崖登顶,重唱阳关曲。
寒来暑往时光速,历三九、经三伏。
交亲零落客心孤,宿命苦、穷忙碌。
天涯游子,归期难料,消闷唯耕读。
《孤雁儿 暮岁人生》作者:李晓庆茫茫东望春风路,尘雾弥高树。
黄沙漫漫日色昏,夕照残阳寒暮。
暮色惨淡,暮年孤寂,春暖常不顾!
塞上春华今不驻,常叹人生苦!
浊酒常品旧年华,细忖晨光迟暮。
斜照楼宇,寒春日月,暮岁人生路!
《孤雁儿 寂春》作者:秋流满江疏篱芳径清香泛,柳袅云烟淡。
山溪水绕过石桥,万点翠红晴暖。
彩蝶飞绕,春禽频语,暗把春愁唤。
杏花梨雪时春半,寂倚花庭院。
落红香絮任风吹,轻卷珠帘昏晚。
弄情花影,闲窗挂月,孤枕相思乱。
《御街行 世界抗疫》作者:元宝东风乏力乌云满,细雨润,乾坤乱。
微波轻荡萨河流,阡陌烟云弥漫。
苍茫天地,纵横山岭,飘渺萋芊瀚。
新冠病毒猖狂窜。惧感染、人心涣。
居家娱乐自逍遥,防止瘟神传散。
清凉世界,和平年代,何让妖魔断。
《孤雁儿 春光恋》作者:百花园乡村四月莺啼啭,回绕声声远。
山溪清澈水潺潺,浅底游鱼频现。
风吹枝摆,花摇瓣落,镶满青茵畔。
春风化雨淋庭院,舒展青藤蔓。
欣扬笑脸洗浮尘,叶翠草青花绚。
桃花逐水,柳林飞絮,陌野春光恋。
《孤雁儿 暮春吟怀》作者:尚善若水春风已替花憔悴。倩谁伴、词人醉。
越吹羌笛越无聊,更教不堪回味。
窗前借月,酒边借醉,乏计飘零慰。
不知花落红尘里,有多少、痴情泪,
无须追问浣花人,情自情痴应会。
已然梦畔,依然诗里,写满了、浮生三昧。
《御街行 休闲》作者:冯西三条宅家耐守锅盆碗,解众口,厨功练。
初番先炒地三鲜,滋味难当咸淡。
学蒸草鳜,红烧排骨,香色堪逐渐。
群聊解闷欢心展,论韵律,说长短。
江湖生态盼和谐,争斗应销收敛。
闲中振奋,何非虚度,俗笔填词赧。
《孤雁儿 山河无恙》作者:江淮闲客山河无恙风光丽,春入江城美。
寒梅犹艳海棠红,莺语樱花妩媚。
晴川芳草,鹦洲翠柳,黄鹤翱天际。
望中瘟疫曾横肆,碧血书青史。
宵衣旰食扫妖霾,赢得风清月霁。
春花烂漫,春潮浩瀚,荆楚雄风起。
《孤雁儿 春心曲》作者:南京老树时光剪影惊湖水,一回首、涟漪起。
含情烟柳杏花天,红曲青诗流美。
盘云霞蔚,点妆珠照,扶醉江蓠紫。
心心念念相逢喜,淡淡意、浓浓味。
何时何地尽情欢,追梦甜甜桃李。
初心不忘,知恩图报,诚谢南山指。
《孤雁儿 听玄》作者:老聃春山碧水飞鸿影,江舟上、停云静。
幽林风色楫声前,波淡随流青荇。
疏钟僧寺,佛心慈佑,香土生祥映。
游从叩谒诚蒙幸。肃听悟、深玄领。
灵音催动醉魂醒,虚妙安矜持敬。
回神了达,红尘浮气,仁德操修命。
各朝各代的官员制度都不一样
知县就是一个市长(县长,以前没有县市之分)
臬台的地位仅在藩台之下,藩台和臬台合称“二司”。说某省的“三大宪”就是指的抚台、藩台和臬台。
知县
官名。明代始设,原为临时差遣,有管辖地方与管辖专务的不同,如总督某处军务或总督漕运等。至成代中,以韩雍总督两广兼巡抚广东,开府于梧州,始成定制。清代始,正式以总督为地方最高长官,辖一省或二、三省,综理军民要政,为正二品官,加兵部尚书衔省为从一品。事实上,总督兼兵部尚书及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已成定例。此外,另有河道总督、漕运总督,专管河道或漕动事务。在官场中,通称总督为“制军”、“制台”,尊称“制宪法”,省称“督”。与布政使、按察使合称“三大宪”。
清朝的地方行政机构一般可分为省、府(州、厅)、县三级。
省一级的最高军政长官为总督、巡抚。总督和巡抚在明朝都是属于都察院的差遣职官,在清朝则成为正式的地方高级官员了。
总督一般管辖两省至三省,但四川总督就只管四川一省。总督例兼兵部尚书和都察院右都御史衔,这就使他掌握了数省的行政、军事、监察大权。总督又可称为“制军”、“制台”。
巡抚为一省的最高军政长官,例兼兵部侍郎、都察院有副都御史衔,这样便有权统管全省的行政、军事、监察等大权了。巡抚又可称为“抚军”、“抚台”。
督、抚之下设布政使,掌管一省的财赋、民政。布政使又可简称藩台、藩司。又设按察使,掌管一省的司法、监察以及驿传事务。按察使又可简称臬台、臬司。清代道的长官,官方称为“道员”,民间尊为“道台”,因此得名道台衙门。清代的道,是省以下、府以上的机关。
古代的知府相当于今天的市长。
知府,又称“知州”,是中国古代的地方职官名。
州府最高行政长官。 据古代正史职官志(百官志)记载,唐朝时已有相近的权变做法,宋朝时正式设立州府级地方长官“知府事”,明朝时才最后有了以“知府”为名的地方官职。
由于好古,士人经常雅称知府为太守。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凡宣布国家政令、治理百姓,审决讼案,稽察奸宄,考核属吏,征收赋税等一切政务皆为其职责。
市长,是近代一个城市最高职位官员的职称。在许多政府系统里,市长是由市民选出为一个城市最高行政长官、或为一个仪式的的职务。
市长这个名称在全世界各个地方依据当地的法律有不同职责和权力,也因各个地方而有不同意义。市长是一个城市行政机关的首脑,职责是主持市人民政府的工作,不过地位在中共中央派驻的市委书记之下。
古代的巡抚相当于今天的省长。
巡抚是中国明清时地方军政大员之一。又称抚台。巡视各地的军政、民政大臣。清代巡抚主管一省军政、民政。以“巡行天下,抚军按民”而名。
清代,地方大员的品级为: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兼都察院右都御史衔,从一品,加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正二品;巡抚,从二品,加兵部侍郎衔,正二品。
省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省的行政机关的第一号人物。完全的说法是:某某省人民政府省长,为三级官(是正部长级)。
省长是省政府的第一位领导人,是该省的第二领导人。省的第一领导人为省委书记。省长都是该省中国共产党的委员会的排在第一位的副书记。“省委副书记、省长某某某”,是媒体上经常出现的说法
古代的钦差相当于今天的国家主席特使。
钦差,由皇帝亲自派遣,代表皇帝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
特使是指一国派往他国负有特别使命的临时外交代表。一般可分政治性和礼仪性两种,政治性的特使,如参加某个多边或双边谈判,就推动一项政策主张、申办某个国际会议(活动)。
争取本国人士竞选某个国际职位或游说一个(些)国家的政府等。礼仪性的特使,如出席另一国新政府的就职典礼、国王加冕仪式或高级官员的婚礼、葬礼。
扩展资料
古代官位等级:
古代官位等级即古代官职,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
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统知府。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古代官位等级
清朝给各地总督加授的兵部尚书只是虚衔,而并非是实职,它的目的就只是为了提高总督的地位,及给予总督在地方上一定的军事权而已。
只是给了这个总督相应的能够处理和管理治下的权利,也就是说总督并不是专职兵部尚书的,他的权力仅限于所管理的省份,而不似专职的兵部尚书管理的是全国的军务。
扩展资料
清朝时期,朝廷设置了统辖一省或两三省军事、行政大权的地方大员,即总督。朝廷一共设置了九大总督,分别是:东三省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
清代总督制度,一般是正二品,加授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衔者为从一品,另兼大学士衔者为正一品,辖一至三省。
清代地方总督例兼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统管一省或两三省的军事、行政大权。漕督,河督因无地方责,授衔如巡抚, 嘉庆十二年定由尚书授者应否兼兵部尚书衔,疏请如总督。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cgf/9909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海棠春》
下一篇: 《巫山一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