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读诗丨震撼世界的一段碑文

百薇 2023-07-22 19:36:23

朗读丨仲夏·配乐丨云图原声

当我年轻的时候,

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

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

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

我将目光缩短了些,

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

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

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

这些于我最亲近的人。

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

我突然意识到: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

然后作为一个榜样,

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

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

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然后谁知道呢

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When I was young

and free and my imagination had no limits,

I dreamed of changing the world.

As I grew older and wiser,

I discovered the world would not change,

so I shortened my sights somewhat

and decided to change only my country.

But it, too, seemed immovable.

As I grew into my twilight years,

in one last desperate attempt,

I settled for changing only my family,

those closest to me,

but alas, they would have none of it.

And now, as I lie on my death bed,

I suddenly realize:

If I had only changed myself first,

then by example I would have changed my family.

From their inspiration and encouragement,

I would then have been able to better my country,

and who knows,

I may have even changed the world.

丨延伸阅读丨

震撼全世界的一段碑文

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其实这只是一块很普通的墓碑,粗糙的花岗石质地,造型也很一般,同周围那些质地上乘、做工优良的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等二十多位英国前国王墓碑,以及牛顿、达尔文、狄更斯等名人的墓碑比较起来,它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并且它没有姓名,没有生卒年月,甚至上面连墓主的介绍文字也没有。

但是,就是这样一块无名氏墓碑,却成为名扬全球的著名墓碑。每一个到过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人,他们可以不去拜谒那些曾经显赫一世的英国前国王们,可以不去拜谒那诸如狄更斯、达尔文等世界名人们,但他们却没有人不来拜谒这一块普通的墓碑,他们都被这块墓碑深深地震撼着,准确地说,他们被这块墓碑上的碑文深深地震撼着。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通称威斯敏斯特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意译为西敏寺),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笃会隐修院,始建于公元960 年,1045年进行了扩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进行了重建。

威斯敏斯特教堂可以说是英国的象征之一。建成后承办了国王加冕,皇家婚礼、国葬等重大仪式。历任君主,以及一些伟人都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从13世纪到16世纪,英格兰的国王们个个为其设计献力,结果把它弄成了各种风格的大杂烩。

宏伟壮观的威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国的圣地,在英国众多的教堂中地位显赫,可以说是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除了王室成员,英国许多领域的伟大人物也埋葬在此。英国人因此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称为“荣誉的宝塔尖”,认为死后能在这里占据一席之地,是至高无上的光荣。

在教堂的北廊里,还伫立着许多音乐家和科学家的纪念碑。其中最著名的是牛顿,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国葬的自然科学家。他的墓地位于威斯敏斯特教堂正面大厅的中央,墓地上方耸立着一尊牛顿的雕像,旁边还有一个巨大的地球造型以纪念他在科学上的功绩。目睹了牛顿葬礼的伏尔泰为之深深震动。他曾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

此外,进化文化的奠基人、生物学家达尔文,天王星的发现者、天文学家赫谢尔等许多科学家都葬于此地。在物理与化学领域均做出杰出贡献的法拉第在去世后本来也有机会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下葬,但因他信仰的教派不属当时统领英格兰的国教圣公会,威斯敏斯特教堂正是圣公会的御用教堂,因此拒不接受他在教堂内受飨。

在教堂或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建筑物中,大都会专为杰出的人物划出一席之地。正如法国的名人葬在先贤祠,英国的名人身后则有幸进入威斯敏斯特教堂。他们或被埋葬在教堂内,或者在此树立纪念碑。这里一些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的墓地,其中有丘吉尔、牛顿、达尔文、狄更斯、布朗宁、霍金等人之墓。耳堂南翼的“诗人角”就是诗人和作家墓祠的荟萃地。这里还有著名的第一次大战时的无名战士之墓(1920 年)。所以,这里墓室累累,纪念碑林立,堪称英国著名的历史文物陈列馆。而且,这些祠墓和纪念碑在建筑上还有一个妙用:有效地避免了教堂中轴线上气势非凡的纵深可能产生的枯燥感。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巍峨壮丽的教堂之一,它的外观恢弘凝重,装潢优美精致,整座建筑金碧辉煌而又静谧肃穆,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它见证了泰晤士河的千年沧桑,引发人们对千古风流人物的无限感慨,触发着游人的思古幽情。它不仅是英国最出色的哥特式建筑,还是一座难得的历史博物馆。

关于阳山碑材的诗句

1.为阳山碑材作诗的杜枚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杜牧诗人是唐代的。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2.请给我一些关于阳山碑材的资料,稍多一点,谢谢阳山位于汤山镇西北,那里的石材很好。碑材系明成祖为其父朱元璋树碑而开凿的巨型石材。阳山碑材又名孝陵碑材,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起兵夺得他侄儿的帝位,为笼络人心,稳定政局,就决定要一巨型石碑以表朱元璋的功德,并显示自己是朱元璋的嫡系。于是,他征集了全国万余工匠依阳山南麓开凿碑材三块。其中碑座石材高13米,宽16米,长30.35米,重达1.6万吨;碑身石材长49.40米,宽4.4米,高10.7米,重约8700吨左右;碑额石材高10米,长20.3米,宽8.40米,重约6千吨左右。若此碑立起总高为78米,重3.1万吨,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碑。为取此石材,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非凡的艰辛与血汗,数千民工,石匠累死皇家采石场,今碑石附近坟头村即是当时民工的合葬地。这三块石材都已成形,其中碑额已与山体分开,碑身、碑座也仅有一端相连。此石材又为何遗弃不用?说法有二:一说明朝国势渐衰,朱棣又迁都北京,故不用;一说因南京地理与气候所了限,不适古代的滚木与冰运的方法,无法运输而不用。

但这一绝世碑材最终未被使用,依然留存在原地。此次新建的明文化村,就是以开采阳山碑材为主脉设计建造的,力求再现历史场景。

3.阳山碑材的碑材来历阳山碑材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汤山镇西北侧的阳山南坡,是明成祖朱棣为颂扬其父明太祖朱元璋功德而开凿的神功圣德碑遗址,为取此石材。

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起兵夺得侄儿朱允炆的帝位,为了笼络人心,稳定政局,就决定要一巨型石碑以表朱元璋的功德。于是,他征集了全国万余工匠依阳山南麓开凿碑材三块。其中碑座石材高13米,宽16米,长30.35米,重达1.6万吨;碑身石材长49.40米,宽4.4米,高10.7米,重约8799吨左右;碑额石材高10米,长20.3米,宽8.40米,重约6千吨左右。若此碑立起总高为78米,重31167吨,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碑。

4.【春游阳山碑材作文】早就听说阳山碑材了,带着许多疑问,我和爸爸妈妈今天一起去那里参观。

春天真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自然我的心情也非常的好。 车子出了中山门,往汤山方向,过了20多分钟后便到了阳山。

我们沿着山路向上走,我先看见了一个巨大的碑材,一端与山体相连,这就是碑座。我上去看了看,足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

我们又沿着山路向上走,看见了一个巨大的碑材,比碑座略小一些,这就是碑额。它完全与山体分离。

碑额后面不远处还有一块长条形的巨大碑材,也只有一端与山体相连,这就是碑身。如果把三块碑材竖起来,足有70多米高,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碑。

我们爬到山顶上,只见树木已长出了嫩叶,小草也都探出头来,俯看碑材,感到十分壮观。我站在山边都有些害怕,可想而之,古代的石匠们披星戴月开凿出巨型石碑是多么的不易呀! 回家的路上,我想:“阳山碑材是古代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我们都应该好好保护它。”

5.阳山碑材参观记走进大明文化村,第一眼就看到了仿古的青砖,复古的房子。里面有御膳房,当店,豆腐坊。。。。。。其中我最喜欢当店,我觉的它最有特色,门口一个大的当字。里面一个很高的柜台,是专门当东西的柜台。旁边一个大牌子上写着一段当店的介绍。接着往里走路上全是石头很陡峭,还有很多可怕的虫子,我们班很多女生都尖叫了。(过了大约30分钟左右)终于到山顶了!我看见我面前出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老师说这就是阳山碑材。我们惊叹不已,看了介绍知道了一些关于阳山碑材的资料:阳山碑材又称孝陵碑材,遗存于南京市东郊汤山镇西北侧的阳山南坡,距南京市区约23公里。阳山碑材是一个南京的旅游好去处。附近还有汤山猿人洞等等。 该处在明代以前就是古采石场,阳山碑材是利用该处山体中完整性好又十分巨大的栖霞灰岩开凿出来的,由碑座、碑额、碑身三部分构成。其碑座高17米,宽29.5米,厚12米,重量16250吨;碑额高10米宽22米,厚10.3米,重量6118吨;碑身高51米,宽14.2米,厚4.5米,重量8799吨。将上述三部分按碑式垒起,总高度78米,总重31167吨,确为举世罕见,硕大无朋,令人叹为观止。难怪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洪武大石碑歌》中惊叹:碑如长剑惊天倚,十万骆驼拉不起。 阳山位于汤山镇西北,碑材系明成祖为其父朱元璋树碑而开凿的巨型石材。公元

1402年,明成祖朱棣起兵夺得侄儿朱允炆的帝位,为了笼络人心,稳定政局,就决定要一巨型石碑以表朱元璋的功德。于是,他征集了全国万余工匠依阳山南麓开凿碑材三块。其中碑座石材高13米,宽16米,长30.35米,重达1.6万吨;碑身石材长49.40米,宽4.4米,高10.7米,重约8700吨左右;碑额石材高10米,长20.3米,宽8.40米,重约6千吨左右。若此碑立起总高为73米,重3.1万吨,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碑。为取此石材,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非凡的艰辛与血汗,数千民工累死采石场,今碑石附近坟头村即是当时民工的合葬地。这三块石材都已成形,其中碑额已与山体分开,碑身、碑座也仅有一端相连。此石材又为何遗弃不用?说法有二:一说明朝国势渐衰,朱棣又迁都北京,故不用;一说因南京地理与气候所了限,不适古代的滚木与冰运的方法,无法运输。 阳山碑材又名孝陵碑材,是明成祖朱棣为颂扬其父朱元璋功德而凿的。碑材分碑座、碑身和碑额三块,如果将它们拼合后竖立起来,总高度可达78米,堪称绝世碑材。但这一绝世碑材最终未被使用,依然留存在原地。此次新建的明文化村,就是以开采阳山碑材为主脉设计建造的,力求再现历史场景。

6.对于南京阳山碑材的看法(急)阳山位于汤山镇西北,碑材系明成祖为其父朱元璋树碑而开凿的巨型石材。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起兵夺得他侄儿的帝位,为笼络人心,稳定政局,就决定要一巨型石碑以表朱元璋的功德。于是,他征集了全国万余工匠依阳山南麓开凿碑材三块。其中碑座石材高13米,宽16米,长30.35米,重达1.6万吨;碑身石材长49.40米,宽4.4米,高10.7米,重约8700吨左右;碑额石材高10米,长20.3米,宽8.40米,重约6千吨左右。若此碑立起总高为73米,重3.1万吨,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碑。

为取此石材,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非凡的艰辛与血汗,数千民工累死采石场,今碑石附近坟头村即是当时民工的合葬地。但这一绝世碑材最终未被使用,依然留存在原地,其中碑额已与山体分开,碑身、碑座也仅有一端相连。此石材又为何遗弃不用?说法有二:一说明朝国势渐衰,朱棣又迁都北京,故不用;一说因南京地理与气候所了限,不适古代的滚木与冰运的方法,无法运输而不用。

7.游阳山碑材作文今天上午, 天气晴朗,万里乌云,湛蓝的天空一碧如洗,就像一条蓝色的绸带 。

我们学校开展了一年一度的秋游活动,目的地是“阳山碑材”。 我一早就来到了学校,因为我太兴奋了,兴奋的就连晚上睡觉做梦也梦到了阳山碑材。

一到教室,我立马就拿起扫把去打扫卫生,等我打扫完卫生回到班里时,老师正在讲需要注意的事项,老师讲完后,广播里刚好说:“请四年级到1楼,准备上车。”我们立马到外面去排队,很快就上车出发了。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左右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第一个旅游景点“猿人洞”。猿人洞里面很滑,也很恐怖。

里头有很多台阶,有的台阶很高,很陡,很难爬。 但我见到了千年、万年才能形成的钟乳石,无比震撼,无比美丽,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奇思妙想。

第二个景点是“阳山碑材”,也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在到达阳山碑材之前,我们还要再走一段山路,等爬到碑材面前的时候,我们班有一部分同学都已经累得 气喘吁吁,汗如雨下 了。当我看到碑座时,万万没有想到碑座竟然是一座巨大无比的石头山被劈开来的样子,可想而知,当时朱棣是费了多少精力来做这件事的。

阳山碑材的碑身是一块很高的石头凿出来的。碑额是用一块较小的石头凿的。

我从资料里查到:这座碑材是世界第一大的碑材,总高度78米,相当于一栋25层高的楼房。总重31167吨,举世罕见,硕大无朋。

难怪朱棣开凿以后,却放在原地没有运走。清代诗人袁枚在《洪武大石碑歌》中惊叹:“碑如长剑惊天倚,十万骆驼拉不起。”

在我看来,一点不假。 然后,我们又看了“广东校武”的武术表演。

非常精彩,壮观。最后看了水上飞狮表演,水上飞狮和传统的舞狮子不同,它是在水中的梅花桩上进行表演的,真是 精妙绝伦 ,看得我 心惊胆战 ,替他们捏了一把汗。

在回学校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次的秋游活动真是意义非凡,因为这一次秋游让我了解到了更多的历史知识,增长了我的见识。又开心又有收获,真是不虚此行啊。

8.关于阳山烈士墓的作文一个星期六下午,我和爸爸妈妈去阳山碑材玩。

这天,天气晴朗,天空一碧如洗,我哼着小曲来到了阳山碑材的大门前。哇,映入眼帘的是”天下第一碑”几个大字,旁边是无边无际的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生机勃勃。

走过一条大道,我们来到了水池旁,水池边的水特别清澈。湖面上还装着梅花桩,上面还站着几位穿着狮子服的杂技演员在表演呢。

走过池塘,我们走上了一条山间小道,小鸟在枝头歌唱,溪水在慢慢流淌,各种花草把小道装点的如此美丽,我们都沉浸在这美景中。突然,小路到了境头,眼前是一座用竹子建成的小房子,上面写着“监工台”哦,原来这就是当年大臣们监督工人们的地方。

站在监工台上,一眼望去,第一个看到是碑座,它有将近20米高,宽约30米,厚10多米,大约有上万吨重,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庞然大物!沿着一条小路上山,在眼前的是碑额,虽然它是阳山碑材三个部分中的老小,可据我目测,也有近10米高,近10米厚,20多米宽,好几千吨重。“老二”碑身相对于前两部分就要苗条许多,身高有好几十米,宽只有十几米,也薄得多,厚只有四,五米,如果立起来,可能有10几层楼房那么高呢。

仔细观察这些碑材,发现它们都不像现在的碑那么平整洁,这是为什么样呢,因为它们原来都是跟阳山连在一起的,当时没有切割机,是皇帝调来了十万民工,民工们昼夜辛劳,拿着刀子,锤子等工具一下下凿开的,所以才会坑坑洼洼的……想到这里,我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情景,在几百年前的明朝,阳山上漫山遍野的都是衣着褴褛的民工,有的在埋头凿石,有的在担起碎石下山…他们的手上,肩上,脚上都磨出了血泡,却不能休息,有的还遭到了监工的喝斥,有的也许倒在鞭子下就再也没能起来……最后,阳山碑材初具雏形了,却发现由于体积重量空前,以当时的运输工具根本无法运送,残酷的皇帝才下令终止这个劳民伤财的工程,这就成了我们今天能看到的阳山碑材。我希望我以后能有更多的时间来观赏祖国的名胜古迹,也希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古代震撼人心的诗句

1. 关于震撼人心的诗句
关于震撼人心的诗句 1.求优美,积极向上,震撼人心的诗句,名言
(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王贞白《白鹿洞诗》:“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唐〕杜荀鹤《闲居书事》:“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朱熹《读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宋〕苏轼《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

〔明〕杨循吉《题书橱》:“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

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紧。〔清〕颜元

志比精金,心如坚石。〔明〕冯梦龙

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谋身。〔唐〕杜荀鹤

志当存高远。〔三国〕诸葛亮

有志者,事竟成。〔南朝〕范晔

男儿事业当志奇。〔三国〕贯休

君子志于择天下。〔宋〕刘炎

褴褛衣内可藏志。书摘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汉〕张衡

志犹学海,业比登山。〔隋〕王通

志以成道,言以宣志。〔隋〕王通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宋〕朱熹

一思尚存,此志不懈。〔明〕胡居仁

丈夫之志,能屈能伸。〔清〕程允升

不为穷变节,不为贱移志。〔汉〕桓宽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曹植

燕雀戏藩柴,安知鸿鹄游?〔三国〕曹植

丈夫志不大,何以佐乾坤?〔唐〕邵谒

益重青青志,风霜恒不渝。〔唐〕李隆基

骐骥筋力成,志在万里外。〔唐〕李白

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唐〕李白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唐〕杜甫

浩荡入溟阔,志泰心超然。〔唐〕白居易

怜君头早白,其志竟不衰。〔唐〕白居易

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芒。〔唐〕孟郊

有志诚可乐,及时宜自强。〔宋〕欧阳修

男儿千年志,吾生未有涯。〔宋〕文天祥

虎瘦雄心在,人贫志气存。〔元〕万松老人

慷慨丈夫志;铁石豪杰心。《格言对联》

有志肝胆壮;无私义凛然。《格言对联》

若无松柏志,超越不为高。郭沫若

显誉成于僚友,德行立于有志。〔南朝〕范晔

宁可清贫有志,不可浊富多忧。〔宋〕释道远

志在林泉,胸怀廊庙。琮琼
2.求一些震撼人心灵的古诗词~悲叹的最佳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陆游《钗头凤》红稣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求一些震撼人心灵的古诗词~~悲叹的最佳
李煜《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陆游《钗头凤》

红稣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4.有没有震撼人心的句子
1.生活的无奈,有时并不源于自我,别人无心的筑就,那是一种阴差阳错。

生活本就是矛盾的,白天与黑夜间的距离,春夏秋冬之间的轮回,于是有了挑剔的喜爱,让无奈加上了喜悦的等待。2.一个安静的夜晚,我独自一人,有些空虚,有些凄凉。

坐在星空下,抬头仰望美丽天空,感觉真实却由虚幻,闪闪烁烁,似乎看来还有些跳动。美的一切总在瞬间,如同“海市蜃楼”般,也只是刹那间的一闪而过,当天空变得明亮,而这星星也早已一同退去……3.喜欢海,不管湛蓝或是光灿,不管平静或是波涛汹涌,那起伏荡漾的,那丝丝的波动;喜欢听海的声音,不管是浪击礁石,或是浪涛翻滚,那轻柔的,那澎湃的;喜欢看海,不管心情是舒畅的或是沉闷的,不管天气是晴朗的或是阴沉的,那舒心的,那松弛的……4.翻开早已发黄的页张,试着寻找过去所留下的点点滴滴的足迹。

多年前的好友似乎现在看来已变得陌生,匆忙之间,让这维持了多年的友谊变淡,找不出什么亲切感,只是偶尔遇上,淡淡地微笑,如今也只能在这发黄的页张中找寻过去的那些让人难忘的,至少我可以握住这仅剩下一段的“丝线头”……5.天又快黑了,这座忙碌的城市又将入睡,让这劳累的“身躯”暂别白日的辛勤,让它入睡,陪伴着城市中的人们进入梦乡。当空的弯月正深情地注视着这座城市与城市中的人们,看着家家户户的灯渐渐熄灭,它在床头悄悄奏响“明月曲”……6.听,是谁的琴声,如此凄凉,低调的音,缓慢的节奏,仿佛正诉说着什么。

音低调得略微有些抖动,听起来似乎心也有些抖动,我感觉到一种压抑的沉闷气息,是否已凝结在这空气中……7.灯,带有一种明亮的光,每当深夜来临,是它陪伴着你,如此默默无闻。它是平凡的,外表华丽与否,那都是一样的,珍珠点缀,水晶加饰的灯它只能用以装饰,来满足人们的虚荣心,比起这,普普通通的日光灯是幸运的,因为它照明的本性没有改变,如同生活中的一部分人平平凡凡却实实在在。

8.今天阳光很好,坐在窗前,看窗外如此晴朗的天感觉特别舒心,雨过天晴后的世界总给人一种明媚,仿佛阳光照耀在“心田”上空,让前些天被风雨践踏的花朵重新得到爱的关怀,重现生命的活力!9.无知者为梦想中的虚幻而苦苦等待,换回的不是所求的,而是岁月在脸上留下的印痕,一事无成的人一生便是虚度。生活中,与其花时间去等待,不如加快步伐去追寻理想,试着与时间赛跑,也许身躯、心理会感到劳累,但这样的生活毕竟是充实的。

10.有些冷,有些凉,心中有些无奈,我一个人走在黑夜中,有些颤抖,身体瑟缩着,新也在抖动着,我看不清前方的路,何去何从,感觉迷茫,胸口有些闷,我环视了一下周围,无人的街头显得冷清,感到整个世界都要将我放弃。脚步彷徨之间,泪早已滴下……11.风,渐渐吹起,吹乱了我的发丝,也让我的长裙有些飘动。

绿叶仿佛在风中起舞,离开了树,投向了大地,却不知这样会枯萎,我弯下腰,轻轻拾起一片树叶,那非常有序的茎脉,是一种美的点缀。我有些哀叹:绿叶啊,绿叶,你这般美丽地从树上轻轻飘下,随风起舞,却不知已被人称之为落叶!12.整个世界,因为有了阳光,城市有了生机;细小心灵,因为有了阳光,内心有了舒畅。

明媚的金黄色,树丛间小影成像在叶片上泛有的点点破碎似的金灿,海面上直射反映留有的随波浪层层翻滚的碎片,为这大自然创造了美景,惹人醉的温馨之感,浓浓暖意中夹杂着的明朗与柔情,让雨过天晴后久违阳光的心灵重新得到了滋润!13.当浮华给予我们过多欺骗,现实中的虚假几乎让我们忘却了真的存在,是真情唤回了迷离的心,是真情带给了我们最纯、最真的感觉,它流露的是美的誓言,渗透的是永恒执著的真爱。14.青春,有嬉笑声与哭泣声夹杂的年华,青春的少年是蓝天中翱翔的幼鹰,虽然没有完全长大,有些稚气,有些懵懂,脱不开父母的双手却极力想去找寻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为的是一时的激情,为的是一种独自翱翔的感觉!15.感叹人生,是因为曾经没有过轰轰烈烈的壮举,觉得渺小,觉得平庸,似乎生活过于简单,简单得让人感觉烦躁。

没有大言不惭地说过将来,只是比较现实地握住了现在,我想,这是一条路,每个人所必须踏上的一次旅程,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成长的过程漫长却充实,自毁的过程短暂却留下一生痛苦,人生可以说是一次考验,何去何从取决于自我。16.风,那么轻柔,带动着小树、小草一起翩翩起舞,当一阵清风飘来,如同母亲的手轻轻抚摸自己的脸庞,我喜欢那种感觉,带有丝丝凉意,让人心旷神怡。

享受生活,不一定要有山珍海味、菱罗绸缎为伴,大自然便是上帝所赐予人类最为珍贵的。17.生活中受伤难免,失败跌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而一蹶不振,失去了对人生的追求与远大的理想。

没有一个人的前进道路是平平稳稳的,就算是河中穿梭航行的船只也难免颠簸,生活中所遇上的坎坷磨难不是偶尔给予的为难,而是必然所经受的磨练。18.在每个人心中,都曾停留过那些值得怀念的人,也许还在,也许早已消逝,在茫茫人海中丢失,于是,那份怀念便得凄凉,因为模糊的记忆中只剩。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86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