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音阅读 | 小溪
吴居士是一个生意人,他今年春天皈依的佛门。
皈依之后他开始收敛了一些之前的行为,没想却时常受到朋友们的嘲笑。
他带着疑问找到“了空”大师:“您讲课时说,持戒修行才能得得到真正的洒脱,我也戒掉许多坏习惯,可现在不吸烟不喝酒,少了许多乐趣,一点都洒脱不起来啊!朋友们都说人生短暂,要活得洒脱自在一些,千万不要太约束自己。我感到好矛盾,您能帮我分析一下吗 ”
大师微微一笑:“我问你个问题,你当初为什么要皈依呢 ”
吴居士想了想说:“当时有两个原因,一是想学习一下佛门智慧,二是因为这些年做生意做的有些累,也不知道为什么累,就想找个寄托,摆脱那些莫名其妙的烦心事。”
大师说:“你说的累和烦心事,就是你的痛苦,你想解脱痛苦,才信的佛,对不对 ”
吴居士点了点头。
大师接着说:“人有病了就要治疗,如果你生病了去医院,医生说要吃三个疗程的药,才能康复,你难道只吃一个疗程没见好,就不再吃下去了吗 ”
吴居士摇摇头:“那不可能。”
大师说:“可是你现在治疗‘痛苦’这个病才刚刚服用了一个疗程的药啊!”
吴居士说:“那您的意思是,我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领悟,是吗 ”
大师点点头:“是的,你现在还没有感受到持戒的好处。持戒越久,受益越多。”
吴居士说:“您能分析一下持戒和洒脱之间的关系吗 ”
大师讲:“你那些追求洒脱的朋友,其实是在追求物质上的寄托。他们拼命敛财,之后再拼命挥霍,他们用肉体去感触快乐,觉得那是洒脱。其实,他们的内心很脆弱,他们害怕独处,他们更害怕失去,一旦独处,就会烦躁无聊,一旦失去,就会像个斗败的公鸡。他是用物质在堆积洒脱,用挥霍在增加贪欲,他用短暂的青春放纵的活着,终有一天,他会为这份‘放纵’买下一个巨单,之后就再也‘洒脱’不起来了。
而持戒修行,修的是心,戒的是欲。嗜好少了,欲望就少了;欲望少了,痛苦就少了。当你把物质上的吃喝嫖赌,换成精神上的琴棋书画,把天天追求的豪宅名车,换成活在当下的游山玩水。你的物质欲望就会越来越淡薄,精神生活就会越来越丰富。那个时候,你不会再因为不良嗜好而家庭不和,也不会因追名逐利而自己感到很累。那个时候,你已经淡然超脱,随心所欲,不被物质所奴役,不被世俗所束缚,你与山河相伴,与草木为舞,天地之间,任意驰骋,无忧无虑、无拘无束,这才是真正的洒脱啊!”
吴居士听后顿时明白了许多:“您的意思是说,以物质为基础的洒脱是短暂的、是有害的,以精神为基础的洒脱是持久的、是有益的,所以一个人要想活得真正洒脱,就要选择精神上的洒脱。而我现在的持戒修行,就是在从物质转换到精神的路上,对吗 ”
大师双手合十:“善哉、善哉!”
感悟:
两千五百年前,孔子说过“人至七十,随心所欲,不逾矩。”
随心所欲,就是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不逾矩,就是不能越过道德规距。
合起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到了七十岁,就可以在道德规范之内,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这个时候,他能够放下名利、放下执着、放下牵挂、放下虚荣,去做真实的自己,去过随心的生活。
这个时候才能做到真正的放下、真正的洒脱。
可是现代人追求的往往是“随心所欲”,而忽略了“不逾矩”。
他拼命赚钱,就是为了追求更大的“随心所欲”,更多的糜烂生活,
他觉得那叫一个洒脱,他逾越了道德的底线,展现出动物的本性。
他向往“今日有酒今朝醉”,却忘记了家里的老婆孩子;
他追求“人生苦短,及时行乐”,却忽略了法律责任。
这种随意不叫洒脱,叫放纵!
这种洒脱,要不得!
真正的洒脱不一定持戒修行,但必须有所虑、有所忌、有数、有度。
想喝了,可以喝一点,这叫随心。但醉酒,就逾矩了!
想玩了,可以玩一会,这叫随意。但沉迷,就逾矩了。
精神生活的艺术人生,可以无限延伸,只要不损害他人利益;
但物质生活的享乐攀比,就需要掌握好一个“底线”了,超越了底线,就要接受惩罚,就“洒脱”不起来了。
所以,想活得真正洒脱,先要学会自我控制。
三省吾身:
1、我活得洒脱吗
2、我的洒脱有没有伤害他人
3、如果我想追求洒脱生活,是该赚更多的钱呢,还是该好好的约束自己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75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你知道吗?
下一篇: 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