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你知道吗?

金樱子 2023-07-22 15:10:36

◆◆◆

语音阅读 | 小溪

在佛学知识学习班上,一中年居士分享了自己从排斥佛法到学习佛法的整个过程。

分享之后,他问“了空”大师:“是不是每个学佛之人都要经历这一过程呢 ”

大师说:“在‘认知’方面,人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二阶段: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三阶段:不知道自己知道;

第四阶段:知道自己知道。

除了天才之外,大部分普通人‘认知’一个物或者一件事,都是需要经历这四个阶段的。”

说完,大师扫视了一下全场,发现个个都露出疑惑的表情,他拿起桌上的一罐茶叶解释道:“比如这个茶叶,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对它的认识一无所知,却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很无知,因为我们从内心深处并不想了解它,所以就一直排斥,一直都不知道它的好。这就是第一阶段的‘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等长大以后,我们可能会经常的听到他人或者书上说喝茶叶的种种好处,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渐渐有些动摇,我们发现自己对茶叶的一无所知有点可笑,于是我们开始试着去接受它,也偶尔喝一喝,这就是认知的第二阶段———‘知道了自己的不知道’;

再后来,我们就买了茶具放在家里,来了朋友也能简单表演一番茶道了。可这个时候,我们并没有真正了解茶叶的用途,只是在模仿、在走形式主义。我们觉得自己知道了,很懂茶叶,其实我们根本不懂。这就是认知的第三个阶段:‘不知道自己知道的只是表面。’

再再后来,我们真正悟到了喝茶的益处,也真正喜欢上了喝茶,也懂得了自己的身体状况该喝什么茶、什么时间段喝。这个时候,才进入认知的最高境界——学以致用——‘知道了自己的知道’。”

讲到这里,大师呷了口茶问道:“你们谁能用认知茶叶的例子,讲一讲佛法的认知过程呢 ”

这时刚刚分享的中年居士站了起来,他说:“根据您的提示,我认为佛法知识是从一开始的不知、排斥到后来的认识、接受,再到后来的学习、模仿,到最后的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这样一个过程。”

大师微笑着点点头,他说:“你讲的很好,我们无论学习什么,都千万不要停留在前三个认知阶段里,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才是我们学习事物的最终目标啊!”

感悟:

在《理想国》中,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我一无所知,唯一比你们知道多的就是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他知道了自己的不知道,所以一生都在努力求知。

从不知道自己的无知到知道自己的无知,这是一个伟大的改变。

只有知道自己无知了,才能放下傲慢去学习,才能放空自己去装入新的东西,才有机会进步;

只有知道自己浅薄了,才能继续深造,奋力前行,而非浅尝辄止。

从无知到认识到浅知到知道,这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长期修行的过程。

三省吾身:

1、在认知方面,我处于哪个阶段呢

2、我觉得自己知道的东西多不多呢

3、我是在原地踏步,还是正走在修行的路上呢

每天生活在地球上,你知道这些数字吗?

我们每天生活在地球上却不知道这些数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真正的地球吧:

首先来看看地球,看起来不错哟,地球君~我们每天生活在地球上却不知道这些数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真正的地球吧:

2. 图中圈圈里头的人口,比其他地区的所有总和都还要多。

3. 以整个地球史来看,曾活过的人类高达1150亿人,其中包括现存的70亿人口,你也是其中的一员。

上图每一个点就是1000万人,每年有1.4亿人诞生,现在有70亿人口,每年有5700万个人死亡,估计曾有1080亿人在地球活过并死去。

4. 这是南极州,比美国还要大呢!

5.还有,非洲比你想像的还要大多了,看看一些国家塞进来的样子……

?

把美国、西班牙、比利时、荷兰、法国、德国、义大利、瑞士、东欧、印度、中国的一部分、英国、日本……全都放进去。

6. 这是马里亚纳海沟(Mariana Trench)的深度,难怪还有这么多人类尚未探索到的海底生物。


可以深到11034米…或更多。

7. 我们都知道有很多人造卫星,但是你知道有这么多吗?

8. 把美国放到月球的话,大小比例是这样……

9. 我们都知道宇宙里头有许多彗星,但你可能对它们的大小没有什么概念。好吧,如果拿洛杉矶(LA)跟彗星比较的话……

10. 我们的太阳系也是不断地移动,我们现在跟2.25亿年前的地球是在同一个位置,当时恐龙都还活着。

看完这些数据我觉得我人生忽然好像又重新活了一遍。

你知道什么是反问句吗?

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

举例说明:

1.当土夫子,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 --强调当土夫子也需要文化知识。

2.吴邪这不是呆气的表现吗?--说明吴邪这就是呆气的表现。

3.难道吴邪和张起灵不是真心相爱?--强调他们真心相爱的。

4."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5.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突出时间的重要性。

拓展资料: 就是把答案藏在问题里,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明知故问)。

反问句结尾时正常情况下用问号,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叹号。

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肯定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反问句,就是明知故问,一般由陈述句改变而来,句子中充满了说话人的充沛强烈的感情,或肯定或否定,且只问不答。

怀素写字的故事,你知道吗?

怀素写字的故事如下:
怀素是个聪明的孩子,从小就喜爱写字。但是,因为家里很穷,他买不起纸和笔,也不能拜师。怀素每天都在琢磨如何写字,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他看到山上有很多芭蕉树,于是就跑到山上砍下一些芭蕉叶,把叶子洗净,切成适合书写的形状,当做纸张。他又找来一根木板,将木板磨平,当做笔。每天,他都在这种“纸”上练字,越写越顺手。
怀素的字进步很大,但是他的父母并没有多余的钱为他购买纸和笔。于是,每次去庙里,他都会找来一些废旧的纸张,用它们继续练习写字。
怀素写字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没有足够的资源和条件,只要努力学习、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写字需要耐心和毅力,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探索。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75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