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签
教育孩子除了言传身教和陪伴,
没有任何捷径可寻。
台湾作家龙应台说,
父母与孩子的有效期是十年。
过期的父母再怎么努力对孩子好,
都没有比十年前的陪伴来得有效。
很多父母给孩子吃好、喝好,
却忽视了陪伴孩子才是父母最需要做的事。
1.
陪伴,这堂课父母缺席了
我的表妹小九,
她父母常年在城市打工。
她说,最羡慕那些父母在身边的小孩,
最害怕听《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
小九喜欢过年,
因为过年时爸妈就可以回家。
但她也讨厌过年,
因为过年后爸妈都会离开。
而且每次都是在她上学时,偷偷离家。
当她回家看见门外还晒着很多衣服、被子、枕头时,
以为爸妈还在家里,
于是,她去各个房间找父母。
从这个门到那个门,
找着找着,眼泪就掉下来了。
大多数父母觉得,
孩子只要身体健康就可以,
往往忽视孩子的内心感受。
小孩要求并不多,
只要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个依靠就够了。
国际明星成龙工作之余去学校接孩子,
在校门口等半天都没看到房祖名,
最后草草回家。
等他到家时,
才发现孩子在房间写作业。
原来孩子已经上初中,换学校了。
他却以为孩子还在上小学。
成龙拼命赚钱,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
然而却在陪伴的课堂上,缺席了。
很多父母不惜血本投资孩子的教育,
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
甚至还买昂贵的学区房。
成为现在版的“孟母三迁”。
虽然三迁做到了,但孟母难当。
2.
你和孩子的距离,比想象中还远
财富什么时候都可以取得,
但孩子的童年一去就不复返了。
台湾知名导演吴念真这样说过:
“我一辈子跟爸爸讲的话不超过两百句。
因为我不知道要跟他讲什么,我怕他怕得要死。”
如此亲近的人,没想到距离却如此之远。
六七十年代那种冷淡的亲子关系,
没想到21世纪依然存在。
吴念真在一所初中学校演讲。
一位女学生对他说,
“我不知道怎么跟家人交流,我不敢。
只要我不顺父母心意,他们就拿棍子打我。”
她说这话时,同学们都笑了。
吴念真告诉女学生,有问题可以发邮箱。
结果不小心把自己的邮箱账号念出来,
两个星期收到了学生们的四百封来信。
“我数学不好,被爸妈骂的很惨。
可是我的语文很好,他们为什么不夸赞我呢 ”
“妈妈很势力,不准我跟我的朋友在一起。”
这些孩子不敢跟父母讲心里话,
却愿意向他敞开心扉。
这让吴念真很诧异,也很不安。
小孩的世界跟童话故事不一样,
并非一点烦恼都没有。
我们的孩子很寂寞,
慢慢无法跟家人正常沟通。
一旦没有交流,
孩子就容易自我封闭。
亲情之间虽有血缘关系,却形同陌人。
没有人愿意看到这样的悲剧发生。
3.
缺乏爱,让孩子陷入自卑
心理学上有一种病,
叫缺乏父爱综合征。
父亲是力量的象征,
勇敢、责任、担当的榜样。
一旦缺席,
孩子就会出现担惊受怕、多愁善感。
而且他们还不善交流。
在我很小的时候,
都是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
长辈们经常对我说,
父母挣钱不容易,
孩子要听话懂事。
被同学欺负,被老师骂,
往肚子里吞。
遇到不会的作业,
也不敢问老师或同学。
对父亲的印象只有少得可怜的碎片,
慢慢接受父亲不在身边的生活。
我习惯了把问题藏在心里,
想吃的不敢说,
喜欢的东西不敢要,
希望别人可以猜中自己的想法。
什么困难都自己承受,
永远报喜不报忧。
一直到二十几岁,
我还不敢主动打电话给爸爸。
跟陌生人说话紧张得手心出汗。
这样的自卑和不善交流,
成了我这么多年来无法摆脱的枷锁。
4.
过了陪伴期,想陪也没机会了
刘墉说,
许多父母在孩子的图画里都是没有手的。
因为他们就像一个抓不住的影子,
总是来去匆匆。
家长去哪了
是加班,还是玩手机
合格的家长成了这时代的稀缺品。
孩子的陪伴是有保质期的。
婴儿时,有父母陪伴最好。
错过了最佳时期,
父母要花十倍以上的时间才可能走进孩子内心。
如果父母很少陪伴,
孩子往往会出现心理问题。
他们幸福感很低。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整个世界,
没有他们的参与,世界都是灰色的。
网上有一个小女孩,
在地上画出妈妈的样子,
然后小心翼翼脱下鞋子在妈妈的怀里睡着了。
没有陪伴的孩子,
哪怕父母双全,依然是个孤儿。
5.
所谓的忙,不过是不够用心
《穷爸爸富爸爸》一书写道:
“所谓的成功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
不是你赚了多厚的票子,
不是你买了多宽的房子,
更不是你开上多酷的车子。
而是孩子的家长会你都可以到,
打开家门的那一刻,
总能看到你的身影。”
然而很多父母会这样反驳,
“我那么忙,哪有时间陪孩子呀 ”
“一边赚钱,一边照顾孩子,难道我分身不成 ”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选举期间,
十分得意地说道:
“我未必是一个好总统,但我一定是个好爸爸。”
因为在竞选总统的时间里,
他从来没有错过一次孩子的家长会。
奥巴马每天晚上都陪孩子吃晚餐,
也很耐心地解答孩子的每一个问题。
连总统都有时间陪孩子,
难道我们比总统还忙吗
教育孩子除了言传身教和陪伴,
没有任何捷径可寻。
别等过了陪伴期,
才去后悔没有好好陪孩子。
那时一切已晚。
2008年11月5日,属于奥巴马,属于美国,属于全人类。
奥巴马以绝对优势赢得美国大选。
这是超越种族、肤色的胜利。平等的价值观,在美国,以近乎完美的方式实现。
我听到的震聋发聩的语言: “不管你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是富人还是穷人,是民主党人还是共和党人,是黑人还是白人,也不管你是拉丁美洲人或亚洲人还是本土美国人,更无论你是否为同性恋者、是否是残疾人,这是美国人共同的答案。美国人向全世界传递一个声音,那就是我们的选举从不分红州或蓝州,我们属于,而且永远只属于美利坚合众国。”
平等,是人类所期盼的价值观的高度浓缩。
平等,是对个体生命的尊重,它让每一个美国人,感受到人之为人的尊严。
平等,让一个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这样的力量,令人敬畏。
今夜,全世界羡慕奥巴马,羡慕美国。
今夜,全世界祝福奥巴马,祝福美国。
当奥巴马谈起去世的外祖母流下忧伤的泪水,无数的人被他打动。是的,人们需要有血有肉的领袖,而不是满嘴谎言和官腔,只会作秀和表演的言行不一的政客。
美国人在选中奥巴马的同时,把平等的价值观,完美地展现在全人类面前。
奥巴马说:“我们未来将用谦卑和决心来弥补竞选过程中产生的裂痕。”
懂得在人民面前保持谦卑的领导人,才能真正忠诚于这个国家,才能真正为人民造福。
奥巴马说:“今夜,让我们反问一下我们自己,如果我们的孩子能够活到下个世纪;如果我的女儿能够幸运地活得像安·尼克森·库珀那样长,他们将会看到什么样的变化?我们那时将会取得什么样的进步?这是我们的时刻,这是我们的时代,要使我们的人民重新工作并将机会留给我们的子孙;重新恢复繁荣并促进和平;回归我们的美国梦想并重申一个基本事实——在众人之中,我们也是其中一个;当我们呼吸,当我们充满希望的时候,我们遭遇冷嘲热讽和质疑,那些人认为我们无法做到。我们将用一句话来做出回应:不,我们可以!”
一个敬畏生命的国度,必然为其子孙谋福,而不是杀鸡取卵,视人民为掠夺和欺凌的对象。
我更感动于落选者麦凯恩的胸襟。在落选后,这位老人说:“我们今天会有失落,但明天我们的国家还会前行,竞选的失败是我一个人,不是大家的。虽然我和奥巴马在政策问题上有很多分歧和争论,但我相信奥巴马一定会找到一个平衡点,无论有什么分歧,我们都是美国人。竞选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什么,我很荣幸能和大家共同走过这一程,并因能为美国人民服务而感到荣幸……今天,我的心仍为这个国家和支持我的人而感动,美国人从不退缩,没有失败。奥巴马是新任美国总统,也是我的总统。”
这种磊落让那些卖官鬻爵,通过卑劣的手段获取权力,并欺骗和掠夺人民的政客感到羞愧。
奥巴马的胜利,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平等的价值观,秉承了上天的意志,必将得到天佑,而专制必将遭到唾弃。
今夜,当我们仰望星空,让我们一起祈祷上天,把自由、民主、平等的理念散播于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今夜,当我们仰望星空,让我们一起祈祷上天,把善良、宽容、仁爱的本性回归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今夜,当我们仰望星空,让我们一起祈祷上天,把公平、公正的制度降临到每一个国家。
于2008年11月5日夜
美国时间2008年1月20日午间,两百万美国民众聚集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全球亿万民众通过电视和网络,目睹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宣誓就职,入主白宫。这一次新总统的就职规模之大,受关注程度之高,史无前例。也许不难理解,奥巴马作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在今天毋庸所疑创造了历史。奥巴马作为美国首位非洲裔总统具有的伟大象征性意义,而作为一位民主党总统,此时此刻迈入白宫,对正在愈演愈烈的美国华尔街金融危机以及因此而引起的全面经济危机会产生哪些影响。如果我们翻开美国历史,这不是第一次民主党总统受命于经济危难。1933年春天,当民主党弗兰克林罗斯福宣誓就职美国总统之时,也正值大萧条摧残着美国经济,而之后罗斯福的一系列“新政”措施,挽救了濒临危机的美国经济。诚然,目前的经济形势远不如大萧条那么严重,然而暴风雨似的金融危机,严重破坏了这个国家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也引起了实体经济的迅速滑落,如果没有合适的宏观经济政策,将难以预料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对宣誓就职之后所作的总统演讲的研读中,多少能提供一些奥巴马总统未来的经济政策走向。在奥巴马总统的就职演讲中,多次提及了从环境以及能源安全的角度考虑,如何改变美国社会对能源的使用方式,积极鼓励发展风能以及太阳能等可替代能源产业。事实上,在竞选总统的过程中,奥巴马就毫不吝啬的宣传他将鼓励可替代能源的技术发展和产业增长,希望这些产业能创造大量的工作机会。尽管在过去的一年,原油价格如做过山车一般,但是面对长期而言迅速增长的能源需求,寻找可替代能源,以避免经济过度的依靠进口原油,这个承诺听起来确实很美好。然而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个人的经济决策自然取决于原油还是可替代能源的使用成本低,在当前可替代能源的技术约束下,可替代能源还需要大量的政府补贴才能与原油在成本上竞争,但是在当前的经济危机形势下,政府还能有多少的多余的资金来补贴和支持可替代能源产业的长期发展,还将是一个问号。在奥巴马总统的就职演讲中,也提到了要大规模修建桥梁和公路,支持科技发展,以及提高医疗质量和降低医疗成本。从修建桥梁和公路的提议中,我们似乎看到了凯恩斯主义的影子,当然正如奥巴马所言,桥梁和公路的建设更大的意义在于为长期的经济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而加大对科技的投资,则无疑反映了奥巴马对于科技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认识。对于提及提高医疗质量和降低医疗成本,部分反映了奥巴马将来对医疗系统可能进行的改革。然而除了第一项提议,后两项政策都是着眼于长期的经济增长,而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在当前的经济危机中,奥巴马政府能有多少精力投入科技和医疗的改革,也是未来几年内的一个看点。奥巴马在就职演讲中,着重提出了市场调节经济产生的失败,这无疑指向近期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和因此而带来的实体经济下滑,并因此而提出要尽可能的多动用政府干预。奥巴马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不应该纠缠于政府过大还是过小的争论,只要是能够产生效果的干预行为,就应该执行。提倡积极的政府干预,出自一位民主党总统,并不令人惊讶。更何况面临糟糕的经济形势,此时此刻提出政府干预,比过去的几十年里任何时刻都能得到更多的掌声。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奥巴马政府在未来的四年里,会不会过于干预经济,为了尽可能的将工作保留在美国本土,而向贸易保护主义低头。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38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京城,我活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