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98届高中总共有四个班级,一班二班是平行班,三班是上海理科班,而我们四班是全国理科班(简称全理)。由于不参加高考,有不少学科的任课老师和其他三个班不太一样。高一数学陈双双老师产假后复出只教我们班;化学老师高一到高三换过三位但他们也只教我们班,一班二班三班是由同一位老师从初三带到高三毕业。政治老师也一样,教一班二班三班的是一位毕业不久的李德伟老师,他也被安排在早自习每周一次来教我们班礼仪文化养生常识,现在大概只记得他讲过热水洗脚按摩涌泉穴了。我们班的政治课老师是一位当时快到退休年龄的陈康煊老师,也是本篇二附中群英谱的主人公。
陈康煊老师个子不高,做事不紧不慢,悠闲而有节奏。经常有人会拿他的悠闲来跟王运生副校长的悠闲作比较,王副校长一般会穿着青蓝色的外套,袖子上别着值勤老师的红袖章,双手放在后面,时刻微笑着看校园中的一切,走路速度不快但步伐很大,有时会停下来和你慢悠悠对话。而陈老师着装上有那么不高调的“潮”,经常一身黑色,或者在入秋换季的时候在白衬衫外面套一件黑马夹御寒。头发有时候会烫成波浪形,略有时尚却没有一丝刻意的突兀。早晨会固定到传达室拿当天的新闻日报,有的时候走路也会戴着黑边框眼镜看报纸,因此双手位置一般在前面拿着书或者报纸,步伐很小,速度也会很慢。身边有人跟他打招呼的时候才会慢慢移去眼镜认清是谁,回复一个和蔼的笑容与中等语速的寒暄。
全理没有高考压力,而以记忆为主的文科政治课通常不会是我们班擅长的,如果像一般的文科那么教可能就直接前学后忘了。因此陈康煊老师就直接让我们按学号排列自己备课教课,每堂课前10分钟,从学号1号开始轮流讲述时事要闻,之后20分钟从学号16号开始讲本堂课的要点。于是政治课就变成一门学生自己参与度颇高的文科课程了。那段时间呢,陈老师就在我们教室后面那片空地边走边听。我们班每年只招25人,人数只有其他班级的一半,所以教室后面有足够的空间,除了一个小书库和一个有时存在的装课间供应的牛奶的箱子以外,就没有其他的东西。陈老师会在那片空地来回踱步,或者找一个长凳坐下听,时而推推眼镜看讲课同学写在黑板上的板书。如果有板书不到位或者有错误的地方,他也会及时纠正。当然同学自己上课的一个弊端是讲解会比老师的经验差一些,详略不太到位,因此每堂课最后15分钟他则会自己上讲台,用略带上海话口音的普通话说“我来帮你们理一理哦”,即梳理一下当天的要点。那短短的15分钟就足够体现出他的教课功力了。高一的哲学,高二的经济学,其实不全是全靠记忆的文科,他点到为止的整理,用在全班学理科的逻辑脑袋上,很快那堂课的内容就十分明了了,比一般的老师一堂课通篇讲下来的效果还要更好一些。
每堂政治课有45分钟,而短短15分钟就尽显他教课的功力,于是我们私下也说他应该也是二附中校园里面的一个低调的高人。我们只是听说他给80年代的理科班当过班主任,毕业后在校友录的网站也得知他开始当班主任的年代早在70年代末,教课的时间可能更早。有时课间和他闲聊他也会说他80年代某一个班有多少人毕业去了麻省理工学院,脸上露出低调的他不常有的那种自豪的光芒,更让我们认定了他是一个低调的高人的形象。
平时悠闲淡然的他好像很少能找得到他着急的时候,却在考试的时候让我们捕捉到他着急的一刻。那次考试多重选择题很多,如果多选就不给分了,有道题记得好像是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答案应该是单选要遵从事物的客观规律之类的。大概全班有不少人除了那个以外,还选了一条类似物质第一性的选项。他在考试的时候巡视我们答题,看到我们那题有那么多人多选了答案会拿不到分,以往悠闲淡定的步伐开始变成了略显急躁的小碎步,甚至于还边走边擦汗。如果是以教几何难题著称的唐清成老师看到这样的情况,大概会越看越开心开始偷笑,然后在分析全班分数都偏低卷子的时候自豪地给出好几种他自己年轻时候突破常规解出来的几种方法。而陈老师却是一改往日的悠闲开始着急,最后终于绷不住了,“竟然那么多人巧妇那道题去选了物质第一性的道理,这里面什么是物质啊 巧妇是物质 你们那么不动脑筋真的是让我急得要命的......” 也许文字写不出当时那种有点让人忍俊不禁的场景,因为他很少着急的,而且还是着急的用上海口音说的普通话。很多同学都惊呆的听着他着急的语气,笑了。当然那道题经过提示后班上拿全分的不少,加上我们班课上的自我参与度高,理科生的逻辑头脑在他每堂课最后15分钟下的梳理还是很清晰的,高一的哲学考试的分数在全年级还是很高的。
我们和陈康煊老师除了在政治课和校园里的点头寒暄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的交集。学校组织的活动也很少有他的身影,任何一张毕业照也找不到他。我们高三那年拍过好几轮毕业照,包括花无届72期顾校长帮我们找的穿毕业服的那张,但是从来都没有留下过和陈老师的合影。即便如此,我们对陈老师的印象依然很深。校友会的学长提到过他的近况:依然健谈,头脑清晰。在此也祝愿陈康煊老师健康幸福。
左二陈老师
作者简介:二附中第二届全国理科班学生,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博士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物理学,后为日立国际存储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在TDK集团公司做研发工作至今。
自由交流大平台,点击顶端“花无届”三字关注, flowerEFZ@163.com。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9127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