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丰子恺散文朗诵:《闲居》

白敛 2023-07-20 03:55:23

闲居,在生活上人都说是不幸的,但在情趣上我觉得是最快适的了。假如国民政府新定一条法律:“闲居必须整天禁锢在自己的房间里,”我也不愿出去干事,宁可闲居而被禁锢。

在房间里很可以自由取乐;如果把房间当作一幅画看的时候,其布置就如画的“置陈”了。譬如书房,主人的座位为全局的主眼,犹之一幅画中的middlepoint①,须居全幅中最重要的地位。其他自书架,几、椅、惶床、火炉、壁饰、自鸣钟,以至痰盂、纸簏等,各以主眼为中心而布置,使全局的焦点集中于主人的座位,犹之画中的附属物、背景,均须有护卫主物,显衬主物的作用。这样妥帖之后,人在里面,精神自然安定,集中,而快适。这是谁都懂得,谁都可以自由取乐的事。虽然有的人不讲究自己的房间的布置,然走进一间布置很妥帖的房间,一定谁也觉得快适。这可见人都会鉴赏,鉴赏就是被动的创作,故可说这是谁也懂得,谁也可以自由取乐的事。

我在贫乏而粗末的自己的书房里,常常欢喜作这个玩意儿。把几件粗陋的家具搬来搬去,一月中总要搬数回。搬到痰盂不能移动一寸,脸盆架子不能旋转一度的时候,便有很妥帖的位置出现了。那时候我自己坐在主眼的座上,环视上下四周,君临一切。觉得一切都朝宗于我,一切都为我尽其职司,如百官之朝天,众星之拱北辰。就是墙上一只很小的钉,望去也似乎居相当的位置,对全体为有机的一员,对我尽专任的职司。我统御这个天下,想像南面王的气概,得到几天的快适。

有一次我闲居在自己的房间里,曾经对自鸣钟寻了一回开心。自鸣钟这个东西,在都会里差不多可说是无处不有,无人不备的了。然而它这张脸皮,我看惯了真讨厌得很。罗马字的还算好看;我房间里的一只,又是粗大的数学码子的。数学的九个字,我见了最头痛,谁愿意每天做数学呢!有一天,大概是闲日月中的闲日,我就从墙壁上请它下来,拿油画颜料把它的脸皮涂成天蓝色,在上面画几根绿的杨柳枝,又用硬的黑纸剪成两只飞燕,用浆糊黏住在两只针的尖头上。这样一来,就变成了两只燕子飞逐在杨柳中间的一幅圆额的油画了。凡在三点二十几分,八点三十几分等时候,画的构图就非常妥帖,因为两只飞燕适在全幅中稍偏的位置,而且追随在一块,画面就保住均衡了。辨识时间,没有数目字也是很容易的:针向上垂直为十二时,向下垂直为六时,向左水平为九时,向右水平为三时。这就是把圆周分为四个quarter①,是肉眼也很容易办到的事。一个quarter里面平分为三格,就得长针五分钟的距离了,虽不十分容易正确,然相差至多不过一两分钟,只要不是天文台、电报局或火车站里,人家家里上下一两分钟本来是不要紧的。倘眼睛锐利一点,看惯之后,其实半分钟也是可以分明辨出的。这自鸣钟现在还挂在我的房间里,虽然惯用之后不甚新颖了,然终不觉得讨厌,因为它在壁上不是显明的实用的一只自鸣钟,而可以冒充一幅油画。

除了空间以外,闲居的时候我又欢喜把一天的生活的情调来比方音乐。如果把一天的生活当作一个乐曲,其经过就像乐章(movement)的移行了。一天的早晨,晴雨如何 冷暖如何 人事的情形如何 犹之第一乐章的开始,先已奏出全曲的根柢的“主题”(thema)。一天的生活,例如事务的纷忙,意外的发生,祸福的临门,犹如曲中的长音阶变为短音阶的,C调变为F调,adagio①变为allegro①,其或昼永人闲,平安无事,那就像始终C调的andante①的长大的乐章了。

以气候而论,春日是孟檀尔伸①(Mendelssohn),夏日是裴德芬①(Beethoven),秋日是晓邦①(Chopin)、修芒①(Schumann),冬日是修斐尔德①(Schubert)。这也是谁也可以感到,谁也可以懂得的事。试看无论甚么机关里,团体里,做无论甚么事务的人,在阴雨的天气,办事一定不及在晴天的起劲、高兴、积极。如果有不论天气,天天照常办事的人,这一定不是人,是一架机器。只要看挑到我们后门头来卖臭豆腐干的江北人,近来秋雨连日,他的叫声自然懒洋洋地低钝起来,远不如一月以前的炎阳下的“臭豆腐干!”的热辣了。

丰子恺:用心感受,生活的万般滋味

读丰子恺先生的散文集《万般滋味,都是生活》,不由为先生的心境所折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愿用先生一般的心境面对人生百态,活出自我的人生,用心感受,生活的万般滋味。

一、永保童真,用好奇之心观世界

丰子恺先生的画大多有自家几个孩子的身影,在他的眼中孩子永远纯真可爱。他和孩子们一起玩乐,他欣赏着孩子们的天真活跃,想像着跟孩子般一样的生活,接受孩子给自己的启示:“撤去世间事物的因果关系之网,看见事物本真的现象。”

他为一只白鹅写文,从高傲的外形到步态到叫声,还有吃食,观察得仔细,描写得真实,让人看着不由会心一笑。他说:“一切众生,本是同根,凡属血气,皆有共感。”可见,他对自然的爱恋之情。

他可以用一个清晨的时间来看蚂蚁搬食。他好奇这小小的蚂蚁如何抬着食物,上山下山,绕过障碍,还好,蚂蚁很聪明,虽然艰难了些,却也顺利把食物搬进自己的巢穴。他同情、赞叹,明白生活不易,但也要奋勇前进。

记得小时的自己,好像也这般认真地观看蚂蚁搬家,匆匆忙忙,却按着自己的秩序行动着。那时,忘我似的将一颗心都放在蚂蚁身上,感受着无穷的乐趣。可此时,不由想到有多久不曾坐下来,看看这样的小生物了?

永保童真,乐此不疲去生活。学会给自己一点时间,看看天空的白云,看看草,看看花,带着好奇之心,来欣赏这个世界间的一切美好。

二、享受闲适,用有趣之心过生活

丰子恺先生说:“闲居,在生活上人都说是不幸的,但在情趣上我觉得是最快活的。”他这么说,却也是这样做的。他在室内,将家具搬来搬去,让一切妥帖,自己坐在室内,环视上下四周,君临一切,如百官之朝天,众星之拱北辰。这样的心情,有趣有味。

静观自我,坐在一室之内,看自己养护的绿植,一盆芦荟,一盆吊兰,还有几盆多肉,显得分外多情起来。再有,窗外暖阳相照,闻着幽幽淡淡的花香,舒适自在。坐在电脑桌前,打着心情文字,心间愉悦之情自然流淌,我想这也是闲适中的一份境界呢!

当然,比起先生的趣味,还差了一个级别。看他在时钟上画画,折燕子,想像着那时钟成了一幅春燕穿柳图,是何等的有趣。

生活闲适之中,困境之中,不管外面环境如何,都能活出自我的情趣。看淡世事苍桑,内心安然无恙。让自己拥有一份有趣之心,应对我们人生中的平淡岁月。

三、感受时光,用清醒之心度人生

先生说:“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人生是由‘渐’维持的。”让我们在时光匆匆,季节悄然变换中,似乎早已习惯,容易失去感觉。所以要保持清醒,明白时间的无限,不为‘渐’所迷,不为物所欺,将时间空间纳入自我方寸的心中。明白“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

此时正是秋日,稻子金黄,桂花飘香,风清气爽。可是人生之秋呢,作者说对于自己,冠过“三十”二字后的心情与秋最容易调合而融合。可是三十刚过就是秋吗?

此时的自己,也到了不惑之年。可心中还是一片少女之情,喜欢花花草草,似乎与秋不调和呢!早上的自己还特意在秋风中,欣赏了路边上栽的草花,虽有秋意,凋零过半,却并不影响其姿之美。我想,不管在什么年龄,用一颗初心,欣赏美丽的事物,总是对的。

当然,四十了,却也算是人生之秋日,多了一份深沉和厚重。悟得生死、荣枯、有无之理。要清醒地活,要明白:“生的甘苦悲欢,是天地间反复过亿万次的老调,又何足惜?”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四、追求艺术,用自然之心画美好

先生在绘画上,总是寥寥的几笔便勾画出一个诗意的境界。喜欢他的画,自然不做作。他对艺术 ,对美的追求,是对自然之境寻找。他在散文《自然》一文中说:“不但人体姿态如此,物的布置也逃不过这自然之律。”一切美的法则都逃不过自然之理。

自然之心,没有功利。追求艺术的美,是一种生活态度,用作画看画的心,来看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活出艺术的情味。当自己拥有一双领略美的眼睛,我们的生活便处处美丽,我们的生活自然处处滋润。

自然之心,讲求和谐,与天地一起,万物自由。有用无用,在于不同的选择。顺应自然,在自然的世界创造艺术的美好。

丰子恺先生在艺术之味中说:“此身已近桃花源。”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有一颗自然之心,走近自己的桃花源。

先生写道“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世界。” 愿让我们选择这个世界,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成长,用豁达的心境,感受生活的万般滋味。

丰子恺的散文,急!

忆儿时



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

第一件是养蚕。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日的事。我祖

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养蚕

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

非专为图利,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

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喜欢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

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

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

桑ren 。蚕落地铺的时候,桑ren 已很紫而甜了,比杨梅好吃

得多。我们吃饱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来了一碗桑ren

,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

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

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

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

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静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

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

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

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

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

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

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

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

脱的。她又说:“小囝囝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

旁,吃枇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油炒一

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

姐都不要吃的原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

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

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

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

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

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

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

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

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原是幸福

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西青散记》里面有两句

仙人的诗句:“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安得人

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

我七岁上祖母死了,我家不复养蚕。不久父亲与诸姐弟相

继死亡,家道衰落了,我的幸福的儿时也过去了。因此这回忆

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仟侮。



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父亲的中秋赏月,而赏月之乐的

中心,在于吃蟹。

我的父亲中了举人之后,科举就废,他无事在家,每天吃

酒,看书。他不要吃羊、牛、猪肉,而喜欢吃鱼、虾之类。而

对于蟹,尤其喜欢。自七八月起直到冬天,父亲平日的晚酌规

定吃一只蟹,一碗隔壁豆腐店里买来的开锅热豆腐干。他的晚

酌,时间总在黄昏。八仙桌上一盏洋油灯,一把紫砂酒壶,一

只盛热豆腐干的碎瓷盖碗,一把水烟筒,一本书,桌子角上一

只端坐的老猫,我脑中这印象非常深刻,到现在还可以清楚地

浮现出来,我在旁边看,有时他给我一只蟹脚或半块豆腐干。

然我喜欢蟹脚。蟹的味道真好,我们五个姊妹兄弟,都喜欢吃,

也是为了父亲喜欢吃的缘故。只有母亲与我们相反,喜欢吃肉,

而不喜欢又不会吃蟹,吃的时候常常被蟹螯上的刺刺开手指,

出血;而且抉剔得很不干净,父亲常常说她是外行。父亲说:

吃蟹是风雅的事,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得。先折蟹脚,后开蟹斗

……脚上的拳头(即关节)里的肉怎样可以吃干净,脐里的肉

怎样可以剔出……脚爪可以当作剔肉的针……蟹整上的骨头可

以拼成一只很好看的蝴蝶……父亲吃蟹真是内行,吃得非常干

净。所以陈妈妈说:“老爷吃下来的蟹壳,真是蟹壳。”

蟹的储藏所,就在天井角落里的缸里,经常总养着十来只。

到了七夕、七月半、中秋、重阳等节候上,缸里的蟹就满了,

那时我们都有得吃,而且每人得吃一大只,或一只半。尤其是

中秋一天,兴致更浓。在深黄昏,移桌子到隔壁的白场上的月

光下面去吃。更深人静,明月底下只有我们一家的人,恰好围

成一桌,此外只有一个供差使的红英坐在旁边。大家谈笑,看

月亮,他们─—父亲和诸姐─—直到月落时光,我则半途睡去,

与父亲和诸姐不分而散。

这原是为了父亲嗜蟹,以吃蟹为中心而举行的。故这种夜

宴,不仅限于中秋,有蟹的节季里的月夜,无端也要举行数次。

不过不是良辰佳节,我们少吃一点,有时两人分吃一只。我们

都学父亲,剥得很精细,剥出来的肉不是立刻吃的,都积受在

蟹斗里,剥完之后,放一点姜醋,拌一拌,就作为下饭的菜,

此外没有别的菜了。因为父亲吃菜是很省的,而且他说蟹是至

味,吃蟹时混吃别的菜肴,是乏味的。我们也学他,半蟹斗的

蟹肉,过两碗饭还有余,就可得父亲的称赞,又可以白口吃下

余多的蟹肉,所以大家都勉励节省。现在回想那时候,半条蟹

腿肉要过两大口饭,这滋味真好!自父亲死了以后,我不曾再

尝这种好滋味。现在,我已经自己做父亲,况且已经茹素,当

然永远不会再尝这滋味了。唉!儿时欢乐,何等使我神往!

然而这一剧的题材,仍是生灵的杀虐!因此这回亿一面使

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仟悔。



第三件不能忘却的事,是与隔壁豆腐店里的王囡囡的交游,

而这交游的中心,在于钓鱼。那是我十二三岁时的事,隔

壁豆腐店里的王囡囡是当时我的小伴侣中的大阿哥。他是独子,

他的母亲、祖母和大伯,都很疼爱他,给他很多的钱和玩具,

而且每天放任他在外游玩。他家与我家贴邻而居。我家的人们

每天赴市,必须经过他家的豆腐店的门口,两家的人们朝夕相

见,互相来往。小孩们也朝夕相见,互相来往。此夕阳家对于

我家似乎还有一种邻人以上的深切的交谊,故他家的人对于我

特别要好,他的祖母常常拿自产的豆腐干、豆腐衣等来送给我

父亲下酒。同时在小侣伴中,王囡囡也特别和我要好。他的年

纪比我大,气力比我好,生活比我丰富,我们一道游玩的时候,

他时时引导我,照顾我,犹似长兄对于幼弟。我们有时就在我

家的染坊店里的榻上玩耍,有时相偕出游。他的祖母每次看见

我俩一同玩耍,必叮嘱囡囡好好看待我,勿要相骂。我听人说,

他家似乎曾经患难,而我父亲曾经帮他们忙,所以他家大人们

吩咐王囡囡照应我。

我起初不会钓鱼,是王囡囡教我的。他叫他大伯买两副钓

竿,一副送我,一副他自己用。他到米桶里去捉许多米虫,浸

在盛水的罐头里,领了我到木场桥头去钓鱼。他教给我看,先

捉起一个米虫来,把钓钩由虫尾穿进,直穿到头部。然后放下

水去。他又说:“浮珠一动,你要立刻拉,那么钩子钩住鱼的

颚,鱼就逃不脱。”我照他所教的试验,果然第一天钓了十几

头白条,然而都是他帮我拉钓竿的。

第二天,他手里拿了半罐头扑杀的花蝇,又来约我去钓鱼。

途中他对我说:“不一定是米虫,用苍蝉钓鱼更好。鱼喜欢吃

苍蝇!”这一天我们钓了一小桶各种的鱼。回家的时候,他把

鱼桶送到我家里,说他不要。我母亲就叫红英去煎一煎,给我

下晚饭。

自此以后,我只管欢喜钓鱼。不一定要王囡囡陪去,自己

一人也去钓,又学得了掘蚯蚓来钓鱼的方法。而且钓来的鱼,

不仅够自己下晚饭,还可送给店里的人吃,或给猫吃。我记得

这时候我的热心钓鱼,不仅出于游戏欲,又有几分功利的兴味

在内。有三四个夏季,我热心于钓鱼,给母亲省了不少的菜蔬

钱。

后来我长大了,赴他乡入学,不复有钓鱼的工夫。但在书

中常常读到赞咏钓鱼的文句,例如什么“独钓寒江雪”,什么

“渔樵度此身”,才知道钓鱼原来是很风雅的事。后来又晓得

有所谓“游钓之地”的美名称,是形容人的故乡的。我大受其

煽惑,为之大发牢骚:我想“钓鱼确是雅的,我的故乡,确是

我的游钓之地,确是可怀的故乡。”但是现在想想,不幸而这

题材也是生灵的杀虐!

我的黄金时代很短,可怀念的又只有这三件事。不幸而都

是杀生取乐,都使我永远仟悔。

1927年作。

电视散文 100篇名家经典散文朗诵_100篇名家经典散文朗诵

电视散文如何赏析
电视散文如何赏析呢?余以为:电视散文是散文、朗诵、画面(图像)、音乐、剪辑五者的完美结合。

其一,作为散文首先是一篇美文。

这是产生电视散文的根基。

其二,应该有生情并茂的朗诵。

根据文章采用不同的声色来朗诵。

朗读使文章插上飞翔的翅膀,融入到人们的心灵。

其三,应该有对散文深刻理解之后的电视拍摄脚本(或曰,电视分镜头本),采用多角度、多机拍摄。

其四,配上专门创作的音乐。

其五,剪辑也很重要。

做为电视图像的处理,应该注意蒙太奇手法的运用,此外还有特写、叠印、闪回等多种手法的运用。

一篇完美的散文再加上上述的诸多手段,余以为缺一不可。

在电视散文中,散文是主体,其余为辅,如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问大矣。
什么是电视散文
什么是电视散文?它有哪些基本的创作规律?答;电视散文是通过特定的屏幕声画形象,散点式地反映创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所忆的生活情景和刹那间的思维活动,运用独特的电子制作手段,将散漫的思维碎片组合在一起,营造散文意境,具有浓郁抒情氛围的电视文学样式。

电视散文的基本创作规律:立意新颖,联想丰富,文才飞扬。
电视散文把散文和什么结合在一起
一只白色的海鸥,以为自己长大了,想要离家远行,终于有一天它离开了家,飞往远方。

海鸥从家的地方起飞,飞呀飞呀飞呀越飞越远,飞得好远好远,经历艰难疲累的海鸥累了,好像找一个地方歇息片刻,但茫茫的大海哪有歇息的地方啊!忽然在海面上驶来一艘大船,海鸥飞到大船的附近,落在 了船的桅杆上歇息,海鸥环顾四周细看这艘大船,其中船中间的建筑尤为漂亮,好漂亮高大明亮海鸥开始喜欢爱上这地方了,决定留下不在飞翔远行了,建筑里的人看见这只白色的海鸥做出手势动作来逗这只忽临的精灵,海鸥飞起就近建筑,飞来飞去盘旋迂回,试图进入建筑的里面,但海鸥失望了,没门窗都是紧闭的,跟本无法进入,盘旋迂回良久的海鸥不舍的飞离了建筑回到了桅杆上,注视着建筑注视着四围注视着建筑里面的人,凝视良久海鸥突然振翅飞起;当海鸥振翅飞起的那一刹那,有一滴泪落在了桅杆上,振翅飞翔的海鸥伤心的飞走了。

原来这里并不是想要的家不是可栖息的地方。

窗里的人见海鸥飞走了,打开了窗户呼唤这只白色的海鸥,但海鸥飞远了已经听不见了。

这只白色的海鸥伤心的离开了,越飞越远再也没有在任何地方栖息过,海鸥注定一生要飞翔,飞呀飞呀飞呀风中搏击浪尖飞舞是那么美!飞呀飞呀飞呀飞到了天际飞到了彩虹的尽头,飞到了天堂,在那美好的地方再也没有悲伤眼泪哭号疼痛没有黑暗,天堂才是飞翔的海鸥永远的家永远安息的所在!
什么是散文?
散文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形散而神不散,文章文笔随意但词词句句都与主题中心有关。

短小优美,生动有趣。

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散文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甲骨 文时期,是除诗歌、戏剧、小说、辞赋以外的所有散体文章,包括政论、史论、传 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

从内容上来说,散文主要分叙事性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议论性散文。
名家散文摘抄(500字)点评名家散文摘抄点评摘抄500字左右点评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 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便是大海上的一叶小舟。

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是有快乐也有忧愁。

当无名的烦恼袭来,失意与彷徨燃烧着每一根神经。

但是,朋友,别忘了守住一颗宁静的心,痛苦将不再有。

每个人的前面,都有一条通向远方的路,崎岖但充满希望。

不是人人都能走到远方,因为总有人因为没倒掉鞋里的沙子而疲惫不堪半途而废。

所以,主宰人的感受的并非快乐和痛苦本身,而是心情。

当生活的困扰袭来,请丢下负荷,仰头遥望明丽、湛蓝的天空,让温柔的蓝色映入心田。

就像儿时玩得疲倦了,找一块青青的软软的草地躺下,任阳光在脸上跳跃,让微风拂过没有褶皱的心。

当层层的失意包围,请打开窗户,让沁人心脾的新鲜空气走进来,在芬芳甘甜的泥土气息中寻找一丝的宁静,就像儿时,拿起蒲公英的细须,鼓起两腮吹开一把又一把的小伞,带着惊喜闭上眼睛,许下一个心愿。

于是,心中便多了一份慰籍与欣喜。

当无奈的惆怅涌来,请擦亮眼睛,看夕阳的沉落,听虫鸣鸟叫。

就像儿时在小院里听蛐蛐的叫声,抬头数天上闪烁的星星。

于是,一切令人烦恼的嘈杂渐渐隐去,拥有的是一颗宁静的心。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由衷的感叹:即使我不够快乐,也不要把眉头深锁,人生本短暂,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会明白博大可以稀释忧愁,宁静能够驱散困惑。

是的,没有人知道远方究竟有多远,但是打开心灵之窗,让快乐的阳光和月光涌进来,宁静之心便有了一支永不熄灭的快乐之歌。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便可以不断超越,不断自我挑战。

即使远方是永远的地方,也会诞生一种东西--奇迹。

摘自《青年文摘》 点评:尘世浮华,人心浮躁,很多人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像无头苍蝇般到处乱撞,很难守住一颗宁静的心。

因人心难以宁静,烦恼多了,快乐少了;伙伴多了,朋友少了;枯灯独坐者多了,闲庭信步者少了;萎靡颓废者多了,积极进取者少了……“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好一个“宁静致远”。

是的,只有宁静,我们才会有开阔的胸襟,才会有挑战的勇气,才有可能迈向成功的顶峰。

让心宁静吧,你会变得更加美丽而有内涵,你会变得更加成熟而又稳重,你会和快乐结缘和成功握手。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也就守住了整个世界。

溪 水
跪求一篇抒情散文(自己写的)
落叶从秋天的树枝上凋零。

那或许是一次寂寞的死亡,或许是一场安静的生命祭祀。

我的脚步?荒锹湟兜捏????选N抑?溃?谑饕斗追卓莼频那锛荆?也⒉徽加欣硐胧闱榈娜ɡ?T谡飧黾窘诘木⊥罚?湟队?吹慕?崾且桓隹嗄训亩?臁N铱吹饺死嘣谡飧鍪澜缋锲疵?罢易攀粲诩窘诘睦寺??切┍砬榉杩穸?挚斩础? 我只能独自站在那些没有语言的树下,平静地端详着那匍匐在土地上的落叶。

或许,只有平静,才有获得理解的可能。

落叶失去了岁月的腰肢,呈现给世界的,是一张苍老的脸。

我努力寻找着属于它们的丰满,如同二十岁时我曾狂热地渴望爱情。

土地似乎是树叶的恋人,它渴望着某一刻的相遇。

而当秋天到来,伴随着爱情的,是一声轻盈的死亡。

许多次,我把那些痛苦的落叶放在手心。

它们已经写完自己的历史,留给世人的,是层层干枯的躯体。

岁月有时只是一张苍白的证书,多少年的繁华,等到似水而过后,看到的也不过一个陈旧的印章。

无论我如何地对它进行揣测与琢磨,这些树叶依然一如既往的落下。

寻找归宿,有时需要献身的精神。

就如落叶,我感受到的是它那特有的宗教精神。

在凋落之前,它们坚守自己的身份,不问世事地在一棵棵树上生长着。

直到有一天,秋风吹起,它们知道自己可以温暖的死去。

这是一份珍贵的品质,犹如落叶归根,风声水起。

我想到了成长于科技制度下的现代人,他们缺乏的正是一种落叶般的宗教素养。

张承志先生在他的《心灵史》里曾说道:“缺乏宗教式素质情感的人,他们的世界只是失去圣洁的物的堆积而已。

”那些一直被自己的智慧所感动着的人,应该在落叶中读懂生命的消息。
丰子恺的散文作品有哪些?
丰子恺散文结集的有《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率真集》《缘缘堂再笔》等十几种。

丰子恺早期的散文主要神游于儿童纯真的情感世界,代表作有《儿女》 《给我的孩子们》;又如《山中避雨》《杨柳》《车厢社会》《吃瓜子》都是于日 常事物中吟味世相,蕴涵理趣;对人生、自然中探索佛理真谛有《阿难》《艺术的宗教》。

其后视野就更加开阔了,有对劳动人民生活的苦难的记叙,如《肉腿》 《西湖船》;有对乡土的眷恋以及对日本侵略者的控诉,如《辞缘缘堂》《胜利还 乡记》;有对贪官污吏的讽刺,如《贪污的猫》《口中剿匪记》。

艺术上长于记叙中说理,描写委婉,善于择取蕴涵哲理的生活片断,富于谐趣。
电视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电视散文是用视听手段在屏幕上的文学,是屏幕是和的诗和画。

正如现在的人在网络上制造FLASH配诗歌一样,而散文由于其篇幅比诗歌长,一般都是拍成7到10分钟的录象。

八十年代就出现的电视散文曾一度不流行,可到了九十年代,电视人意识到挤在某些创造空间的尴尬,意识到多样化的重要,于是电视散文又开始热了起来。

有人说电视散文五个美:文字描写美,故事立意美,画面拍摄美,音乐创造美,编辑包装美。

确实,这是一个以形传神的电视艺术作品,它必须通过形象的感性的东西要观众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
电视散文三要素是什么
散文有“美文”之称的赵丽宏,40年前开始写散文时,并没有想到会成为作家,只是很真实地抒写自己的心情,并摆脱孤独和愁苦。

他说,从来不觉得自己的文字有什么了不起,但问心无愧的就是自己写散文时的真诚态度。

至于如何才能写出好散文,赵丽宏提出了“情、知、文”三要素,并认为,能将三者融为一炉,便能成大器、成大家。
抒情散文大致可分为几类?
抒情散文一般都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景物,作者也赋予了它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

抒情散文大致可分为三类:以事抒情、借景抒情和因物抒情。

这类散文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强烈的抒情性和浓重的主观色彩是其基本特征。

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凝练、优美,富有诗情画意。

同时,作者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等表现手法,把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产生感情的共鸣。

我国著名作家茅盾的《白杨礼赞》以及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等,都是抒情散文中的优秀作品。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903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