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吆喝

六月雪 2023-07-20 02:26:26

苹果巧卖十块钱四斤!苹果巧卖十块钱四斤!苹果巧卖十块钱四斤!苹果巧卖十块钱四斤!……

朝外一看,一辆流动的货车停在楼下,扩音器里传来的吆喝声嘈杂、枯燥。半个多小时,就这一句不停地喊,机器不会疲倦,可我快要被这吆喝声逼疯了。

我要拿起一个啤酒瓶冲下去!!

放心!我要砸的是扩音器,不是人。

更何况,我连啤酒瓶也没拿起。不过,我真的快崩溃了。好在这个时候,那车知趣地开走。

我刚刚眯一会,又被机器的吆喝声唤醒:快来买快来买!快来买快来买!快来买快来买!

……

既烦躁,又好奇:到底是卖什么的 我走到窗前一看,那车就像一个货郎担子,水果、蔬菜、干货,一个个框子摆着,种类繁多。一群人围着那车。

我啥也不想买,就想静静地活着,睡一个踏实觉。

我重新眯上眼,想象我正在广袤的草原上策马奔驰,耳边是呼呼的风声,它淹没了一切。

可是,很快我听到这风声里回荡着另一个声音:快来买快来买!快来买快来买!……

好吧,还是去大海边漫步。我再一次眯上眼睛,听海涛拍打海岸的回声,听海浪层层涌起时的怒吼。就在我和海浪一起折腾得疲惫不堪昏昏欲睡之际,那个声音渐渐从海底的深处冒出来:快来买快来买快来买快来买……

这一次,我坚决不起来。

我开始冷静,思考吆喝这个问题。我应不应该生气呢 吆喝自古有之,只不过现代人将吆喝这一古老的推销手段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已。

现如今,谁不吆喝

小商小贩的吆喝,为的是吸引顾客的主意,多卖出东西。“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早已过去,现在是广而告之的时代。广告无处不在,如果可能的话,广告商恨不得在我们的脑子里植上芯片,睡梦中我们的脑海里被一遍遍地插播广告。

吆喝也不独是商人的专利。

政客们的吆喝虽不像商贩的吆喝那么赤裸裸,也是很卖力的。当然,他们的巧妙之处在于,包装高大上,且官样文章做得好,让你满怀崇敬去买他们的账。据说,曾有官员调任之际,老百姓被安排夹道欢送,俨然一个造福一方的青天大老爷。这种吆喝其实是抄袭古人的做法,电影里有的是桥段。

至于那些一路被唱着颂歌突飞猛进、后来又跌进深谷里的贪官们,更是深谙吆喝之道。

不要以为,只有中国人喜欢吆喝。其实,大声吆喝还是进口的高科技。

中国人本来是内敛的。不信请看!武松路过,看乡村酒店前飘扬着一面杏黄旗,上书“三碗不过岗”,于是多喝了几碗,打死了一只吊睛白额大虫。哪里像现在 电视上,几个所谓的成功男人端着酒杯,拿腔作调地只会说“好酒!好酒啊!”;或者某某专家推荐,一堆老弱病残的人喜笑颜开奔走相告“xx药酒”的神奇疗效。

自从有了电视、电脑、扩音器、播放机之类的,吆喝声就不绝于耳。如果我们每天不被广告袭击几次,那就不叫正常的生活状态。

国与国之间,也讲究吆喝。

以前,大国利器都藏着掖着,生怕别国知道。现在呢 捏拳头秀肌肉,让你们看看!你敢放马过来 当然,这种震慑作用也是必须的。老美的这一招用得得心应手,时不时地打一拳踢一脚,再甩着喉咙吆喝自己的正义感。战斗民族不听他的吆喝,他们有自己的吆喝。我们呢,被世界潮流裹挟着,也只有吆喝。

我们的先人告诫要“财不露富”。如今,炫富大行其道,露富何足为虑 且有那装富的,杨白劳装成杨百万。如此种种无不说明,有实力或者貌似有实力,别人才听他的吆喝。

可我还是喜欢小时候的那种吆喝。

磨——剪子——啰——,磨刀——嘞——

浑厚,悠远,土地的上空飘荡着余音。

吆喝的意思解释


吆喝的解释

(1) [cry out;call]∶大声喊叫 (2) [call;shout to]∶呼唤 (3) [loudly urge an animal]∶大声 驱赶 ;大声趋逐 吆喝牲口 (4) [berate]∶ 呵斥 ;喝令 高声吆喝着偷懒的人 详细解释 (1).大声喊叫。 《西游记》 第十五回:“哏哏的吆喝,正难息怒。” 丁玲 《粮秣主任》 :“他们跟着扩音器送来的音乐,跟着打夯的吆喝,跟着碾路机的 轧轧 声跑得更欢了。” (2).犹呼唤。 《红楼梦》 第一一○回:“ 凤姐 急忙 进去,吆喝人来 伺候 ,胡弄着将早饭打发了。” 周立波 《暴风骤雨》 第二部二八:“你先去吆喝 李大个子 他们来开个小组会,布置一下,再 召集 积极分子会议。” 柳青 《铜墙铁壁》 十八章:“ 石得富 已经 被他吆喝来的同志们围拢起来了。” (3).呵斥;喝令。 《儿女 英雄 传》 第五回:“这等人, 喜欢 的时节,付之 行云 流水也使得;烦恼的时节,狗一般的可以吆喝出去。” 萧军 《羊·羊三》 :“看守们背上加了步枪,拖着藤杖在地上, 悠闲 的 相互 说着,高声吆喝着偷懒的人。” (4).大声驱赶;大声 驱逐 。 梁斌 《红旗谱》 五六:“ 朱老忠 吆喝牲口,车子 慢慢 走过 曹锟 花园。” 李瑛 《正月十五》 诗:“那是谁家老 大娘 ,吆喝着毛驴兴致高。” 王汶石 《风雪之夜》 :“那是吆喝雁的人,不过在村边麦地里赶一赶雁罢了,他连河滩也 不敢 去哩。”

词语分解

吆的解释吆 ā 〔吆喝〕(大声)喊叫。多 用于 大声叫卖 东西 和大声驱赶 牲畜 ,如大声喊号子等。亦单用,义同,如“老姜头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吆着号子。”部首 :口;喝的解释喝 ē 把液体饮料或流质食物咽下去:喝水。喝酒。喝茶。喝粥。 特指喝酒:喝醉了。 喝 è 大声喊叫: 喝彩 。喝问。 喝 è 声音 嘶哑 、噎塞:“儿生,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嘶喝湿下者夭”。 笔画数:

求民间吆喝语

如卖菜的吆喝:“香菜呃辣青椒茄子扁豆硬蒜苗,顶花的黄瓜白花的藕呃,卖扁豆西红柿挂霜的架冬瓜呃,饶香菜嘞韭菜嘞,卖栗子味的面老倭瓜呃,卖马蔺韭菜嘞,卖萝卜胡萝卜便萝卜香椿嘞,涮儿的韭菜嘞……”为什么买冬瓜要饶香菜?这里面“藏”了一个时间差:回到家里把瓜洗完抠净切成块,上锅蒸的同时择香菜,时间刚刚好。几句小词儿却透着精打细算的合理,即使是平头小民,也要活得精致讲究,活得有味道。 卖高桩柿子的这么吆喝的:“嘞———高桩儿的嘞———柿子嘞———不涩的嘞———涩的还有换嘞!”

卖心里美萝卜的吆喝:“萝卜赛梨哎———辣来换!”卖冰糖葫芦的吆喝:“蜜嘞哎嗨哎———冰糖葫芦嘞!”卖金鱼的吆喝:“一大一条,二大一条,我不是卖黄瓜的,我是卖大小金鱼的!”卖蟠桃的就更吆喝出个花儿:“这不是大姑娘扎的,也不是二姑娘绣的,这是三姑娘逛花园一脚踩下一个扁盖儿桃!”……

吆喝也非京华仅有,而是遍及各地都市的街头巷尾。“炕鸡嘞嗨———炕鸡哎!”的吆喝;“刮子篦子———刮子篦子!”的吆喝,经指点原是常州人在叫卖梳子篦子;还有早市上“大米小米豇绿豆,白面一勾五碰头的稀饭嘞———糖包豌豆包!”的吆喝声,秋冬夜色中远处传来的“烤白果嘞———白果!”“里外青的萝卜嘞!”的吆喝声,声声入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862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