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同行的朋友告诉我一件事——
很多年前,我班上有一位女学生家境很苦,但是她学习很刻苦,积极向上。
我是在一次班级走访中,走进了她的家,那个可以用贫寒来描述的家。当时她就坐在一个用废旧木板拼成的小凳子上。她坐在上面小心翼翼的样子,仿佛是用了轻功,似乎她一用劲,那凳子就会四分五裂地趴在地上。
走进她家门前,我默默地打量了她一会。她背对着门,专注地做作业。我轻轻叫了一声她的名字,她扭过头,看见是我,很惊奇。她赶紧站起来,我注意到那凳子左右摆动了几下。很快,她的惊奇变成羞涩的喜悦,有点不知所措。
她的父母还没回来。一间屋子,一张不大的床占据了进门的左角,旁边是一张窄窄的小床,两张床之间用一块旧布帘隔开。右角是一个简易的灶台,上面的锅碗收拾得干干净净。一张矮小的桌子摆在门口不远,我的学生刚才就坐在这里。这个家一览无余,虽然能看出主人的勤快,由于空间的狭小,还是有些杂乱。
我和她谈了一些学习上的问题,把她从羞涩和窘困中稍稍解脱出来。不久,她的父母到家,推着一辆平板车,上面摆着一些日用百货及廉价的衣物,他们显然是以摆地摊为生。女孩迎上去,小声地说,老师来了。
那是一对淳朴的夫妇,客气得不得了。他们自己一字不识,在他们的眼里,我这个有知识的人有神一般的尊贵。他们说,这一辈子吃了“睁眼瞎”的亏,再难也要给女儿读书,最好女儿能够考上大学,这样的话我们这辈子的累就值了。
他们给予我的那份尊贵,让我惴惴不安;他们言谈里的那种谦卑,使我心痛。那个时候,我还很年轻,热情高涨,总想着在班主任工作上干出不一样的成绩。同时,那次走访也触动了我的心灵,觉得应该为他们做一点什么才觉得心安。
我想,他们最缺少的是钱。我微薄的工资使我无法慷慨,我的同情心在我蠢蠢欲动的雄心驱使下,想出了一个当时认为绝佳的方案。
我决定组织一次班级捐款。哪怕不多,能帮一点是一点。
班上有四十二位学生。这个班自我接手以来,虽然我一直努力营造团结、友好、协助、竞争的班级氛围,却仍然是松散的状态。我想,这正好是一次公关的机会,在帮助与被帮助、感动与被感动中,让同学们的心灵受到一次洗礼。
用真情来凝聚班级向心力。好极了!真是一举三得:激发学生们的爱心,让张同学感受集体的温暖,减轻一点她父母的经济压力。我越想越觉得兴奋,为自己善良的愿望激动,为想象中即将到来的感人场面而激动。
我真是太自以为是,现在看来。
那次捐款活动在我的推动下进展顺利。我对张同学家庭状况的描述、以及她父母如何艰难地维持生计的动情表述,起到了很好的催化剂作用。善良蕴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一经发掘,善意像泉水一样汩汩而出。大家迫不及待地提出捐款,帮助张同学,我立即同意了。
我觉得没必要征求张同学的意见,甚至在我注意到张同学低垂着脑袋,也没有细究她的真实感受,反而以为她是受了感动。
一元、两元、五元,学生们一个个将自己的零钱送来,我记下了他们的名字和数目。有几个家境好的学生还发动自己的父母,捐来了好几张十元的钞票。我以这个为契机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大大表扬了同学们的爱心和帮助,大谈集体荣誉感以及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之类。学生们感动和专注的神情使我的演讲更加富有情感,那一刻我仿佛是马丁.路德金站在高高的讲坛上,说“我有一个梦……”
是的,我有一个梦。我渴望看到不一样的自己,在教师这个平凡的群体里闪闪发光,这种期望和骄傲一直支撑着我的思想;我希望学生们感受到我语言的力量、行动的力量,因感动而热泪盈眶,将许多细小的温暖聚成一股强大的暖流。是的,我有一个不甘于平凡的梦想。
那次班会以一笔绚丽的色彩结束。在我感情真挚的一再请求下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里,张同学低着头、终于从座位上站起来,一步一步挪到讲台上,我将所有的捐款交到她手中,那里面有全班捐的一百三十元,还有我这个月三分之一的工资,一共二百五十元。
那一卷票子摊在她手心里,她似乎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些钱。我帮她把钱塞进上衣口袋里,拍了拍她的肩膀,和蔼地说,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吗 我想,她应该说几句感动的话,哪怕一句,才符合我设计的场景。就在那个时候,她一直低垂着的头抬起,她眼里抑制的泪水和哀求的目光,一下子击碎了我的梦。我愣住了,拍了一下她的肩膀,轻声说,回座位吧。
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她垂着头回到座位。我在想着还要不要给这次班会加一点尾声,比如今后如何继续帮助等等。这时下课铃声响起。直到今天,我还庆幸铃声响起果断地阻止了我的作秀。
一周后的一天,星期二下午放学之后。我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里批改完当天的作业,走到车棚里推出自行车准备回家。张同学朝我走来,语气怯怯地说,老师,我一直在等您。我爸爸有事情让我请您,您能跟我一起去吗
看到她那么紧张,好像我真的会拒绝她。我笑了,问,你爸在哪呢 他找我有什么事吗 她如释重负,也笑了,说,我带您去,去了我爸告诉您。
当我在大厅里坐下,当我看到我的学生们也在大厅里时,我很惊奇。张爸爸那张粗糙的面孔出现了,他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连连感谢我的到来。我仍然一头雾水,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个地方见面,忍不住问他究竟有什么事情 他搓着双手,不好意思地笑着,说,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好心,表达一下我们的心意。
我明白了,他要在这里请我们吃饭。我一边解释不必这样,一边拔腿朝餐厅门口走。我觉得他误会了我们的意思——我们只是想帮助张同学,并不想要她回报什么。
再说,这样的家庭,吃这样的饭我安心吗
张爸爸见我执意要走,将我拉到一边,说有几句话单独说。听完他的话,我沉思片刻,决定和学生们一起接受他的宴请。
那天傍晚,我在席上表现得很高兴,学生们也少了许多拘束,吃得很开心。张爸爸一个劲地表示感谢,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不是滋味。可是,我的脸上始终笑着,最后我端起酒杯,敬张爸爸,“我要感谢你,让我学会了做人。你是一个好父亲,我为张同学感到骄傲!”
他的脸红得像一块大红布。除了感谢和谦卑,讷讷地说不出别的话。
那天晚上的两桌饭,我估算了一下,至少花了三百块。也就是说,我们不但没有帮到他们,还让他们倒贴了一笔很大的钱,对于这个家庭来说。
晚上,我躺在床上,想着一周前的班会、想着这几天张同学拘谨的神情,想着今天的这顿宴请……我的脸一阵阵发烧,心里的羞愧和悔恨像涨潮的海水一浪盖过一浪。
那个老实谦卑的父亲,他的话又一次回想在我的耳边“老师,你的好意我们不能接受。自己苦挣的钱用得心安,你们的钱让我几个晚上都睡不踏实,欠钱容易,欠情难还,而且是这么多人的情分!我女儿这几天也愁着,不接受这钱伤了大家的好心,要了吧,她自己伤心。”
“我人蠢,没文化,想来想去就只能想出这个法子。说出来不怕你笑话,你们吃了这顿饭,我们就心安了。”
这一周里,我沉浸在自己想象的善良和高尚之中,洋洋自得;而这个老实人却整整折磨了七个晚上,才想出了这么一个两全的法子。他本可以直接把钱还给我,却没有。他在想的时候,想到的是我的感受、同学们的感受,可是我之前想过他们的真实感受吗 没有!我以我的武断臆断他们的感受。
说完了这个故事,朋友陷入了沉思。我想他又一次陷入了自责和反思吧。
其实,这样的“善良”举动许多人都曾经有过。我又何尝不是如此
曾经,我的一位好友将她隐秘的病情告诉了我,为了更好地帮助她,我告诉了另一位好友,拜托照顾她。我的想当然、我的善意却伤害了她。
有时候,善意也会和恶意伤害的结果一样。
善意,现在当我要使用它的时候,我总是置换一下自己和他人的位置:假如我是他(她),能接受这样的善意吗
如果善意有可能成就不了善良,不妨先默默地关注吧!
生来是善良的,但是后天会有怎样的造化,想要成就怎样的自己,则可以通过理智的思维去决定。
恶人之所以行恶,是因为他能从中获取利益,善人之所以行善,是因为他有一颗无私之心。到底人生来是恶还是善,个人认为无绝对之分。
也可以理解为,有些人生来是善,而有些人生来是恶,但并非生来如此日后便如此,因为我们都可以通过接受后天的教育,改变本性。
扩展资料:
选择善意,就是选择了人性中的向阳面。倘若非要让自己身处黑暗,别人亦无法阻拦。
生活中,善良无处不在,用心感受,会体会到不同的善良。心存善意,我们就一定能收获到活着的意义;摒弃善意,我们的生命将会暗淡无光,我们的生活需要善良,做人,更需要善良。
善良,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个性素养,更是一个人延续生命的力量。当善良成为生活里的一种习惯的时候,快乐就如涓涓细流,时时在眼眸里流溢,愉悦自己,也快乐别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86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梦醒时分
下一篇: 写在三十年同学会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