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方蓝字可加关注
编者按:作者是福州大学社会系教授。他以一名学者的视角,从社会的细节窥见深层的东西,引人反思。该文以题为“嗜血的县域大城关”刊载于《社会的细节》,甘满堂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0月。
春节回安徽庐县农村老家过年,同学聚会是免不了的活动,聚会的地点总是县城某个饭店,当初回到本县工作或没有考上大学的同学现在多在县城购房定居,因此,在县城聚会最方便。在家乡工作的同学,以中学教师居多,小部分是乡村干部。听参加聚会老同学说,现在很多乡村中小学教师与乡村干部都在县城购房安家。周末要想在乡镇找到干部教师等公职人员,特别困难。想起老家农村小伙子娶媳妇都要先在城里购套房子,何况他们这些捧铁饭碗的“公家人”。
乡镇干部教师等“白领族”与农民到县城购房,不等于老家县城的房子便宜、居民收入高。庐县城的房价现在均价在5000元左右,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月工资收入在2500多元,可见房子不便宜。询问众多在县城购房定居者,他们当中很多人的出发点是为孩子读书考虑,其次才是自己的生活质量改善问题,以及所谓的面子问题。每当周五下午,大家都往县城赶,而你周末在乡镇晃荡,怎么好意思呢 乡镇白领族以住县城为荣耀,单位提供的免费住房只是他们临时的家。现在乡镇也有房地产项目,房价通常只有县城的三分之一,即使这样,乡镇房子也难卖掉。人们对于是否在城关镇购房还是本地乡镇购房早有一番盘算。乡镇白领族可在周末与节假日住县城,至于退休后的养老生活更是以住县城为主,因为县城还有全县最好的医院,看病方便。对于以外出打工为主的农村青年而言,他们在县城购房,一般只能在春节回乡时居住,一年居住时间不会超过30天。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远大计划,即将来子女读书有出息,能读到高中,肯定要进县城里读高中的,届时孩子与陪读的家长都有自家的房子可住,不用租别人的房子。
现在很多乡镇高中生源不足,甚至有的因招不到学生基本上关闭了。乡镇初中生与小学生数量也在在锐减,乡镇优秀的教师都往县城中小学调动,乡镇中小学教育质量也得不到保障。笔者曾经就读的矾中高中部前几年就停办了,而在改革开放初期,矾中高考升学率与庐县中学(一中)不相上下,但后来就每况愈下。为子女读书能接受较好的教育,正是普通农民家庭进城购房最主要动力,这也是农村女方家长在谈婚论嫁时向男方提出在县城购房的“宏大理由”:亲家你看看,在县城买房,可不是为咱女儿考虑,而为你们家的子孙后代考虑。男方若不在城里购房,怎么说得过去。很多家庭为了儿子能娶上媳妇不得不举债在县城买房,当初父辈们辛辛苦苦为儿子盖的二层小楼却当不了婚房,还得要为儿子新房打工还债。
大中城市“职居分离”式生活方式很普遍,想不到眼下的普通县域也流行起职居分离。改革开放以来,最早将家搬到县城一批先富工商业者,接着就是乡镇干部,后来就是中小学教师,现在轮到一般普通群众了。乡镇本来没有什么工业,随着中小学校学生的衰减,乡镇街道也越来冷落,但县城却越来越繁华。“小县域大城关”现象越来越突出。而这些现象的背后,政府就是推盘手,很多人都挤到县城定居,是县政府所乐见的,带动房地产业的发展,政府土地财政就做活了。
现在很多县政府都提出“小县域大城关”发展战略,恨不得要将全县人民都集中到城关镇去居住,他们认为这才是城镇化,改善全县人民居住条件之时,还可以通过人口聚集效应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就业率。这些理由都很冠冕堂皇,但实质是不过扩大土地财政收入来源,促进房地产业发展。让全县人民都搬到城关镇定居,城关镇准备好了没有 如果从房地产角度来看,似乎是准备好了,县城里有很多房地产项目在建,象碧桂园这种大型房企在庐县也有地产项目。在房地产热的推动下,城区面积急剧扩大,庐县城关正积极谋划建设三环路。县城待售房子虽然已很多,但配套设施却没有跟上来,城关镇的中小学一个班级挤到六七十名学生,坐在后面的同学根本看不清黑板,也听不清老师在课堂上讲什么。政府并没有钱投资建设新的学校,导致学校每个班级人满为患。尽管这样,全县稍有实力有家庭还要把孩子送到县城中小学读书,因为优质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到县城。
当下内地一个县域如同一个缩微型的大中国,县城就相当于首都北京,首都北京拥有全国最好的高校与医院,以及丰富的政商人脉关系资源。对于一个县域来说,全县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与医疗资源都集中在县城。县城既是全县政治、文化与教育中心,也是全县工商业中心。大中国还有上海、广州、深圳这类大城市,可在某一方面与北京相抗衡,但在一个内地县域内,大城关就是所向无敌,没有那下乡镇能敌得过城关镇。“小县域大城关”就象一匹贪婪的巨兽,吞食县域内的一切资源,所有资源都向城关镇集中,而当前房地产业却是助纣为虐的重要帮凶。首都北京对于人口规模无限增长可带来的负面影响,早已警惕,已开始限止城市规模无法扩大。但对于很多县级政府来说,县城到底应当多大,并没有明确规划。庐县是拥有120万人口的大县,县域面积2300平方公里,现在城区已承载30万人口,它还需要发展多大 过去庐县是农业大县,近二十年来,因矿山开采业兴起,非农业产业才发展起来。矿山开采业客观上要求围绕矿山就地发展矿山集镇,但由于大城关战略,原有的矿山集镇不仅没有兴旺,反而走向萧条。去年因全国范围内压缩钢铁与水泥产能,导致庐县多家采矿公司因矿石销路受阻而倒闭,今年春节的庐县一些矿山集镇寒意特别严重。
当下各地推出的“小县域大城关”发展战略实质上就是房地产大跃进战略,县级财政已被土地财政所绑架,县政府当然要为开发商站台,希望甚至鼓励越来越多的居民能到城区购买房产。因此,对于乡镇整体的衰弱,县级政府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好。对于乡镇中小学生源不断减少,也是县级政府所乐见的,中小学生都往县城集中,必然带动城区房地产业的繁荣。乡镇中小学老师们对生源减少现象也不关心。学生数少,意谓着教学工作量也少,老师落得清闲;因为工资与工作量不挂钩,学校本身也无奖金可发,对于学生变得越来越少,老师们倒是乐观其成。即使学校因招不到学生关闭了,他们也不会被解雇失业,因为他们捧的是“铁饭碗”,政府一般会安排他们到区域位置更好的中小学校教书,如乡村小学的通常能转到乡镇中心小学,乡村中学的可能安排到县城中小学。这也是他们所追求的。如果实在无法安排,那就提前退休,也是不错的选择。
县域大城关战略,导致各种资源过度向县城集中,造成“一镇独大,众镇萧条”的局面,造成县域内城乡发展严重失衡,这不符合中国城市化发展战略。十八大报告重申中国城市化的道路是“城镇化”,而非“城市化”,一字之差,也就是要城市化要兼顾小城镇。县域境内不能只发展县政府所在城关镇,而是要有选择支持城关镇之外的重点镇发展。只注意发展城关镇,必然导致其它乡镇的衰败,城乡发展差距扩大,同时也无形中加重居民的经济负担,如子女读书与结婚成本都倍增。县域内职居分离人口比重过高,也加重对公共交通的压力。笔者认为,增加乡镇对于人口的吸引力,重要的是要增加对乡镇中小学教育的投入,提高乡镇中小学教育质量,不要让所有资源过度集中到县域城关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85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郝建其人
下一篇: 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