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生孩子的那些事

柳华 2023-07-20 02:18:13

今晚散步,看见广场上有一台演出,翩翩起舞的美女们吸引了我的脚步。近前一观,舞台的背景上主题赫然——全面落实二孩政策,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我不由得暗笑,看来这生孩子的事情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三十年前,在我们这片土地上,计划生育是重中之重,那时是政策执行最艰难、力度最大的一个阶段。城镇居民分配给你一个孩子的名额,铺天盖地的标语“只生一个孩子好!”农村居民区别对待,头胎是男孩,对不起!你的配比够了。如果生了女孩,你可以再生一胎,生完结扎,彻底断了你的生育功能。

为了生男孩,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的一位亲戚,媳妇头胎是女孩,怀孕二胎时,贿赂医生私下做B超,得知是女孩,果断流产。如此做掉好几胎,后终于得一“带把儿的”,全家喜极而泣。可媳妇身体却落下了病根,屡次怀孕所带来的压力也给她的心理造成了很大伤害,还不包括家里砸进去的钱财,这几年上上下下的打点,家里节衣缩食。

得偿所愿,这还算是圆满的。

我眼见的两例,却是“一把辛酸泪”——

本村有一位大哥,本来日子挺好,在村里算上游。老婆头胎闺女,二胎闺女,计生干部催着去结扎,男人急了,带着媳妇当了“超生游击队”,和计划生育小分队打起了游击。第三个闺女喜滋滋地报到后,愁眉苦脸的父母到处央求送人,可是无人敢要。于是继续打游击,天南海北的跑、躲,终于第四个孩子在害怕和渴望中降生。之前,老人们说这胎像是男孩,男人不放心,偷偷照了B超,也说男孩可能性大。

当第四个闺女以极强的生命力来到世间,那位大哥长叹“认命了!”终于结束了游击战,带着这几年的战果回到根据地。放眼一瞧,夫妻二人欲哭无泪——哪里还有家啊

第三个孩子超生,计划生育小分队的“稻箩队”挑走了家中的粮食。第四个孩子超生,计划生育小分队的“拆房队”拆了他家的房子,瓦砾遍地,断壁残垣。

男人不得已,到荒埂上用土坯垒起了两间草屋,用铁锹在墙上挖了几个洞,算作窗户,天冷用草把子堵上。在田地上苦挣苦熬,还要应对超生罚款——这就是他们十几年过的生活!

还有一例,却是那不认命的。

有一年暑假,我和别人一起去挑河埂,中午在一户人家旁边歇脚。那家人住的是草屋,家里除了灶台,好像就是一箩筐冬天的旧衣服。还有就是孩子特别多,吃饭的时候,排成一排,每个人拿着一个碗,依次到锅台等父亲盛饭。数了一下,是六个,从五六岁到十五六岁。仔细看好像都是女孩,为什么说仔细看呢 因为那几个五六岁至八九岁的,都不穿上衣,只穿一件短裤,身体干瘦,黑不拉几的,头发也是很短的男孩头。我没看到灶台上有菜,也许人多,菜早已分光了吧。

我后来问了一下,果然都是女孩。而且还不止六个,他们家是九个女儿。老大到了十七八岁已嫁出去,还有两个更小的孩子,一个三岁左右牵着母亲的衣角,另一个在母亲的怀里正吸吮着干瘪的奶头。那母亲木然的表情,看不出什么母性,干瘪的身体仿佛已被榨干了最后一滴乳汁。她干瘪的乳房松垮垮地垂着,毫不避讳众人的目光,仿佛她忘了自己是个女人。也许,她已忘了自己是个人,机械地生育,成为一台生育机器。这个女人和她的男人是不认命吗 谁又知道命运的真相呢

其实这个女人一共生了十四个孩子,五个夭折。十四个女儿!足以耗尽一个女人的一生。也许在老一辈人那里,这种情况也有,但是在计划生育政策严格实行的那时,这无疑是一个特例。他们已经罚无可罚,除了人命一无所有,计划生育小分队也奈何他们不得。

他们以这种方式和命运抗争,和生活对垒,一次次的抗争无效,最终他们麻木了自己。

如今,二孩政策放开两年了。人们对生育不再那么热衷,原因多种多样,社会进步、女人自身的觉醒、生存压力、多年来计划生育的压制等等,人们觉得生二孩太麻烦。丁克一族越来越多,谁还把生娃当成人生的终极目标!

三十年前的禁与罚,三十年后的放开与鼓励,我们不能说计划生育政策的不对,只能感慨今昔对比。

台上的节目结束了,人们的掌声稀稀落落,没有多少观众,更没有多少热情。这正如如今的二孩政策,放开也罢,鼓励也罢,年轻或者已不太年轻的父母们并非热情响应。

落实二孩政策!哈哈!如何落实 将来不会又要摊派生育指标吧 !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85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