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大爷我姓刘

六月雪 2023-07-20 02:12:43

听村里的老人说,我大爷是个死倔死倔的老头。

我爸是个老实的闷葫芦,我妈说他“面捏的葫芦——又闷又软,不中用!”我爸也不吭气,依旧坐在门口的石墩上,吧嗒吧嗒地抽着烟袋。

我从小就倔,性子硬,又淘气,我妈气得不行,又拗不过我,连带着想起她在老刘家受的委屈,就坐在门口的石墩上,拍着石墩骂我出出气,那声调拖得老长,“老刘家都是软骨头,唉——,怎么生了你这样的怪胎,唉——,一身反骨头,唉……”

我妈骂得正酣畅淋漓时,我大爷慢腾腾地走过来,手里拿着一根铜嘴烟管,沉着脸,一声不吭地从我家竹林旁的小路上走过,我妈就像“炮竹上浇了水”——哑炮!她拿起门旁的竹丝大扫把胡乱地扫几下,算是给自己下了台阶,然后就进屋烧饭去了。

我从小就明白,只要我大爷来了,我妈就停止骂人,就像被捉住做贼了一样,灰溜溜地缩回屋里。所以,我对我大爷佩服得不得了。我爸对我像兄弟,有时候我做他的老大,可我俩都怕我妈,我怕她的连哭带骂,怕她在石墩上抑扬顿挫的骂声,每一次她一唱三叹,村里的孩子就围着看笑话,丢死人了!

我觉得我大爷又神气又神秘,就像武林高手,剑不出鞘,也能伤人于无形。我就想着,去大爷家看看,肯定有什么厉害的武器,不然我妈怎么会怕他呢

可是,我偷偷找遍了屋子,也没发现稀奇的东西,除了一屋子的旧书,发出霉哄哄的味道。我大爷就坐在那一堆旧书中间,一边吸烟一边看书,瞥见了我,也不抬头,问一句,“三伢子,你找什么呀 ”我吓了一跳,好厉害!他怎么知道我在找东西

我想找书看!我撒了一个谎。他就从书架上抽下一本,“这本你拿去,你识字不多,其余的书你不懂。”那是一本《三字经》,我接过,跑回家。

我妈看我拿了一本书,就问哪里来的,我说是大爷给的。我妈的眼睛亮了一下,神神秘秘地对我说,“那可不得了!你大爷肯给书,这是多大的面子啊!书是他的命呢——”我本来要把那书当成引火柴,听了这话,就从柴堆上捡起,好奇地看起来。我想,书里能有什么呢 有比命重要的东西吗

有些字我不认识,认识的却又不太懂。想着,扔到灶膛里引火算了!我妈凑过脑袋,目光灼灼,讨好地问,“三伢子,书里说什么呀 ”我一看我妈那样,就端起架子,合上书,装着不耐烦地说,“你又不识字,跟你说了你也不懂!”

我妈垂着头,好像知错了,又去忙她的事。我有点于心不忍。

好吧,我就把这本书看懂了,再告诉她,让她知道我的厉害,以后少骂我。

接下来的几天,我不停地跑去大爷家,问生字问意思,大爷居然放下手中那本厚厚的线装书,给我讲解。我记性特好,一遍讲了,就懂了,他很高兴,不停地考问我,我就把他说的又说了一遍,还加上我自己的理解。理解不对的地方,他又说,他讲的东西比我在学校里学的有趣,也容易懂。

我想起我的同桌王二毛,有一天放学后,我们一起对着语文老师大喊学来的顺口溜,“人之初,性本善,越打老子越不念,只要老子交了钱,你管老子念不念!”那个年轻的女老师气哭了。第二天,我们都吃了班主任的“扫把竹丝下挂面”——好一顿饱揍!

后面的几天,我妈就成了我的学生。她有空的时候,我就念几句,再讲解给她听,她一会懂了,一会又不懂,我就批评她,她不好意思得很。我就想起了我的语文老师,想到她也烦我们,好像理解了她似的。我又捺下性子教我妈,可我妈实在太笨了,她老记不住。

我终于不耐烦教我妈这个学生。但是,我从此就看上了书。一开始,我是为了享受看书的“特权”——我看书的时候,我妈就崇拜地看着我,给我做好吃的,骂人也少了,甚至在我面前走路也轻手轻脚的,好像我在干了不得的大事。

可是,我看着看着,就真的喜欢看书了。每一次,我去大爷那里借书,他总是很惊奇,“三伢子,你又看完了 ”我便得意起来,他呢,就考问一番,像是不相信似的。我对答如流,他格外喜悦,又拿出一本,“这本看你能不能看懂 不懂的,就问我。”

我抱着逞能的心理,饭也懒得吃就看起来。不懂的,我问过语文老师,问过班主任,我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好,后来的每一任班主任都特别照顾我,他们的书也借给我看。可我还是佩服我大爷,那老头真是有学问!书越看得多,我越是觉得自己无知,大爷的学问就像一口古井,深不可测。

我考上高中的那年,我妈带着我将一袋子新米和一只腊月腌制的咸鸭送到大爷家。回来的路上,我妈感动得脸色通红,我以为她是高兴坏了,毕竟我是那一届唯一考上县城重点高中的农村伢子。可我妈却说,三伢子,你大爷收下东西,是给你面子哟,县长的礼他也不稀罕,你比县长面子大咧!

看来,我大爷真是一个世外高人!早就听人说他的门生故旧很多。我妈说,她看见一大群人围着县长,在大爷的草屋里坐着,大爷爱理不睬的,走的时候,他把县长送的礼品硬塞回吉普车里,转身关上了草屋的木门。我妈顶佩服,那年,我妈十五岁,刚刚和我爸定亲。

我大爷没能看到我考上大学。高二那年初春,他忽然就一病不起,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听说都是我爸我妈照顾他,他也不去县城看病,谁劝也不去。再后来,病得只剩下游丝似的一口气,有天傍晚,抖抖索索地从怀里摸出一封信,信封上四个字“死后打开”。

第二天早晨,太阳出奇的艳丽,我大爷走了。

队长打开了信,依着信里的安排,用大爷箱子里的钱买了一口薄木棺材和其他东西。葬礼很简单,信里没交代有亲人,村里一家出一个人,抬棺、挖坑,下葬、垒坟。那年暑假我回来的时候,一座孤坟就在山路出口的上坡处,就像他生前一样,孤独清傲,与俗世保持着距离。

其实,我大爷不是我的真大爷,他虽然姓刘,我们却不知他老家哪里。我们村的孩子都叫他大爷。

其实,他的信里还有一封信,是写给那位县长的。交待他,将他生前不愿意领的那一笔平反抚恤金建一所小学,要建在我们村,不够的部分,让县长想法子。还有那一屋子的书,里面有很多古籍,捐赠给县图书馆。

一年后,村东头有了一所简陋的小学,就在我大爷老房子的旧址上。村里的孩子不用去山那边上学了,八十岁的胡子老爹说,“他这是报一碗水的恩情,重情重义的人啊!”

原来当年,大爷在这儿劳动改造的时候,被整得很惨。有一次为了护住他的宝贝——两箱子古籍,被造反派头头打昏死了,给扔到村西头的乱坟岗。幸亏,我们村的人看见了他在动,几个人抬回来,一碗米汤救活了他。

每年的清明,我都回到家乡。在他的坟前烧完纸钱,我就一个人静静地坐好一会,他陪着我,我陪着他,就像很多年前的那个午后,他坐在椅子上看书,我蹲在他对面看书,我们静静地度过。

对面的小学还在,与这里遥遥相对。琅琅的读书声隐约传来,眼前的山路延伸至远方……

大爷,这么多年,你一直在听吗 你坟前的这条路,通往你的家乡吗

写老大爷的作文400字要有外貌描写结尾处

别人爱花,是因为花的多姿多彩,是因为它的气味芳香,是因为她的花语优美,而我爱花,是因为那个卖花的老人。
我在上学的路上,总能看到一位老人,那位老人身穿蓝紫色衣服,但那颜色已经失去了她昔日的光彩,剩下的仅仅是一件褪色的衣服,与他相反的却是他那一车花,那些花红的红紫的紫 ,完全可以用姹紫嫣红来形容,在这寒冷的深秋时节,他的车上多了几盆金黄色的菊花,与那老人相比,金黄色的菊花显得那么华丽。  
一天,我正想买盆花放在自己家的阳台上,我走到老人的花车钱,正巧听到老人和另一人的对话,那人问:“您儿子还没回来呀?”老人叹了口气:“可不是么,儿子在城里打工,工作忙,哪有时间回来看我和他妈呀?偶尔习惯了儿子不在身边,反倒是这些花给我们俩带来些乐趣,时间长了,就觉得与这些话离不开了,看见他们,就如同看见了自己的儿子在活蹦乱跳,老了,总会觉得孤单的。”这是又来了一位卖花的人,问:“师傅,您这盆花多少钱呀?”老人说:“就那五块吧。”那人一边递过钱,一边从老人手里接过那盆艳丽的花。  
我问,您这盆花多少钱呀?那老人笑笑说:“孩子,你要是喜欢,爷爷送你。”我说:“这怎么好意思呢,您好不容易种的,送人不有点可惜了么?”“嗨,拿走吧。”我从老人手里接了过来,我明白了为什么老人这么爱花,那是因为他更爱他的儿子,他一直觉得他的儿子如花一样,有活力,希望他的儿子一直想现在一样健康。  
每一盆花都是老人想儿子的心,我捧着这盆老人送我的那盆金黄色的菊花,把它们放在我的书桌前,我想,若是把它们放在阳台,岂不会让深秋的凉风把他们吹倒,每次我写作业时,我一抬头就能看见这盆花,当我疲惫时,我看到他,会让我知道,还有向老人关心他儿子那样的人,时时刻刻在关心着我……。

五年级写人作文:热心的大爷

雨淅沥淅沥的,如密不容分的帘子般悬在天幕上,倾泻而下。又是一个下雨天,堆积如山的垃圾将下水道围了个水泄不通,因此臭气熏天。

“这是什么味道?太难闻了!”一位衣着华丽,二十来岁的女子,捂住口鼻,紧皱的眉头宛如一块砖坠入湖面,所呈现出来的螺丝纹、折纹。眉似柳叶,眼似湖水,可惜眼睛时不时地去瞟那个下水道。“这么脏,我才不打扫呢!”其实,她是来这儿参加团队活动的,其中有一项就是打扫场地。但她没停留半刻,便扬长而去。

村里的清洁工都请假了,村子里只剩下老幼的人,青年、中年人全不在身边。怎么办呢?来乡下过暑假的我趴在窗台上,陷入了沉思……

过了许久,忽然,一个黑影晃过,紧接着“嘎吱……嘎吱……”的声音随之响起。突如其来的景象使我心里一惊:难道这是小说中雨出没的山魂野鬼?不会的,不会的,虽说这儿依山傍水,但大白天的,哪有什么妖魔鬼怪的!我压了压惊,鼓起勇气,“彭—”地一声把窗户打开。

“呀!我暗暗的吸了一口冷气,“原来是缪大爷啊!这下雨天的,您出来干什么呢?”我眨巴着眼睛,百思不得其解。“下水道堵塞了,会造成许多人不便的。我来通通……”缪大爷边忙活着,边转过来憨厚一笑。

雨越下越大,像瓢泼似的,倾泻而下。就像有人将天空撕破了个大裂缝,决了堤的天河奔流不息,无情地打在缪大爷身上……

我见了,心一慌,大喊:“缪大爷!您歇一下吧!这么大的雨,会淋坏身子的!”说罢,便欲拿雨伞冲出去。“不用了!还有一点就行了。”缪大爷摆摆手,道:“如果再耽搁,李大爷家就要‘水漫金山’了。”话音刚落,缪大爷便顺手指了指李大爷家那十分低的台阶。“那我真要好好感谢您!”“邻里之间,应该的嘛!”仍然是那张笑眯眯的脸。缪大爷使劲地清除着淤泥,粗糙的脚上沾满淤泥,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脸上的表情却像怒放的鲜花,他浑身湿了,分不出是汗水还是雨水。

望着缪大爷疲惫的身影,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

这就是我在家乡居住时的一件事,它将永存于我的心头……

五年级:缪臆淘

守校门的老大爷作文

每天放学走出校门,就能看见拐角处那个画糖人的老大爷。
他的全部工具是一块大理石板、小勺、糖锅、小铲、工笔刀和草把子,全装在一辆自行车上。冒着热气的糖锅里,金黄色的像细丝一样往下淌的糖稀,是用红糖、白糖和饴糖熬制成的。画糖人,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就是熬糖和绘画两个环节了,老大爷告诉大家,只要你想得出来的图形,无论是人物、吉祥物,还是飞禽走兽、文字,他都能满足!
这会儿,他已开始做一只凤凰了。只见他以勺作笔,以糖当墨,用小勺舀起一勺糖稀,凝神静气,运腕走勺,迅速画出了凤头。又忽高忽低,粗细有致地抖着手中的小勺,画成了翅膀,一放一收,接着尾巴、身子、凤爪。再取出一粒熟绿豆,嵌在眼睛部位,真是“画凤点睛”呀。最后用竹签蘸上热糖稀粘住,顿时,一只别有情趣、栩栩如生的凤凰映入眼帘!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围观的大伙都拍手称好,一位老奶奶赞许地问:“哎呀,老人家,真是了不起,你是不是有啥秘诀呀?”老大爷谦虚地说:“也没啥秘诀,这是俺四川老家的传统手艺,熟能生巧喽。”另一个中年人也问他:“你说你卖这个糖人,这么便宜,才5角钱,也赚不了钱呀,为啥这么辛苦出来做呢?”“呵,俺是四川人,如今年纪大了,儿女都工作了,俺确实不缺钱花,闲不住啊,就是想着,可别荒弃了这门手艺,把咱中国这门传统手艺给丢喽。”老大爷笑呵呵地说道。我不禁心悦诚服地点了点头。
望着那草把上形象逼真、玲珑剔透的糖人儿,回味着老大爷朴实的话语,看着在人群中忙碌的老大爷,我也买了一个糖人“小猴”,细细品尝。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85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