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扶贫”的那些事!

食养人 2023-07-20 02:01:56

(一)累了一学期,好不容易放暑假,接上级通知,精准扶贫,刻不容缓。一教师感从中来:赤日炎炎似火烧, 放下教鞭非闲佬。 扶贫走访且防溺, 身心汤煮口似滔。

(二)小李第一天扶贫归来,致电校长申请辞职。校长以为他受不了酷暑,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要能吃苦,这点事就要辞职 要不,你上午去村里走访,下午留校整理材料 小李辩解,我不是怕热怕累!校长问,那是为嘛 小李道出实情。原来,他在一贫困户家走访时,被问及工资多少 小李工作不久,工资两千出头。于是他含糊其词,“两三千”!没想到,坐在一旁的那位奶奶老眼泛着泪光,说,“小伙子啊,你们这么穷还来扶持我们。我孙子打工一个月四千多,还不够花。教师,好人啰!”

(三)校长在教师群里微信通知——明天下乡,请各位老师自备一根棍子,切记!切记!众人不解。第二天傍晚回来,遵照领导指示的,皆喜笑颜开。没有带棍子的,一个个狼狈不堪。原来,乡间正在双抢,本来打工外出的多,此时更无闲人在家。但村里人少狗多,家家养狗,陌生人进村,一狗狂吠,众狗助威。赤手空拳去扶贫的人,被群狗围攻,心惊胆战。突围成功后,又被狗们穷追不舍,上演了一场人狗大战。晚上,群里发言。教师甲(坏笑):领导的话,都是有道理的!!教师乙(流泪):不听领导言,吃苦在眼前!!!……

(四)老秦去一户人家走访,看见两小学生正在门前写暑假作业。一人造句如下:一……就……——扶贫的人一来我们村,就弄得鸡飞狗跳。鸡飞狗跳——鸡飞狗跳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扶贫的人来了。老秦想说点什么,又觉得没什么不妥:没有语病,也符合实情。于是,他默默地走开了。(五)群里发了许多扶贫的照片。其中一张:有个中年男人和王老师握手,脖子上一根拇指粗的金项链特别抢眼。问:这人是谁 贫困户答:不,是贫困户的儿子,和老子分家了。问:儿子干嘛不扶贫老子 答:儿子穷是老子的事,老子穷是政府的事!问:求解 (迷惘)答:谜之解!(坏笑)

谁知道现在国家对农村改革的扶贫政策是什么?急急急!!!

、我国农村扶贫政策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扶贫政策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一)体制改革推动式扶贫
始于1978年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对于缓解农村贫困,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下降,使农民收入迅速增加。此外,国家还采取措施使社会财富的分配逐步向农民倾斜。
(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决定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对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进行综合开发,以解决贫困地区人口的温饱问题,为贫困地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与此同时,我国专门性的扶贫开发领导机构“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从此,我国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政府扶贫的指导方针改变了以往单纯救济的扶贫方式,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确立了开发式扶贫的指导方针。
(三)重点攻坚式扶贫
从1991年起针对生产生活条件极为恶劣、脱贫致富难度较大的地方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集中帮扶行动。在这一期间,中央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国务院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对象、措施和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为落实扶贫攻坚计划,中央多次召开扶贫工作会议。经过努力,2001年5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宣布攻坚计划基本完成。
(四)参与式扶贫开发
进入21世纪,我国农村的扶贫开发面临着新的困难。解决少数贫困人口温饱问题,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成为迫切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2001年5月中央召开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总结了以往扶贫开发的成就和经验,部署了今后10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根据会议的精神,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新纲要注重发展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和卫生事业, 并且意识到疾病是使农户陷入贫困的一个主要因素,扶贫规划强调参与式扶贫、以村为单位进行综合开发。新纲要承认城乡间人口流动是扶贫的一个重要途径, 并采取新的政策举措使农村居民更容易从城镇新出现的工作机会中获益。
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2007年的1479万人,低收入人口也从2000年的6213万减少到2007年的2841万。与此同时,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基础设施状况明显改善。

二、当前我国农村扶贫政策面临的新挑战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农村扶贫开发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中,农村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处于不平等的市场竞争地位,资金和资源的流失和投资倾斜使贫困地区稀缺的资源大量向发达地区流动,贫困地区的人才流失问题较为突出。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诸多矛盾
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方向。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贫困地区不仅存在着经济规模、经济基础、经济实力的差距和发展阶段的差距,而且经济发展的质量和经济效益也不如发达地区。此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很重要的方面是要求贫困人口素质有相应的提高,贫困农户应该具备一定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在农村贫困地区显得比较落后和缺乏。并且贫困地区在追求经济效益,尽早摆脱贫困的主导思想支配下,常常不能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往往使经济发展建立在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基础)政府推动型扶贫的局限性和问题日益显现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轨以及各方面环境与条件的改变,以政府行政推动为主导的扶贫方式及实施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日益显露。表现为,一是政府的资金供给能力有限,难以满足社会对扶贫资金的需求。二是多部门参与和部门利益的存在使政府扶贫开发易出现难以协调的矛盾,并很有可能出现相互削弱甚至抵消工作成果的情况。三是由于政府对扶贫资金的管理过于宏观,难以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影响了扶贫资金尤其是有偿资金效益的发挥。四是政府官员的高度流动性既不利于扶贫政策的连续性,也不能保证官员以负责的态度保证扶贫任务的落实,造成扶贫项目的短期行为比较普遍。
(四)特殊贫困地区矛盾突出
目前,在14.8万个贫困村当中,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33%;在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和地方病高发区、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以及42个沿边境的扶贫重点县超过40%。在贫困人口总量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这些地区需要移民的农户比例明显提高。此外,革命老区发展相对滞后,全国237个革命老区目前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7%。
(五)农村脱贫人口的返贫问题显得日益突出
表现为返贫率高,返贫的区域集中性与分散性同时并存,具有频繁性。返贫蚕食着扶贫开发的成果,往往使广大干部群众多年的辛勤努力在瞬间化为乌有。同时,对贫困人群的经济基础、挣脱欲望、自信心打击巨大,一旦重陷贫困境地,不仅当初的努力付之东流,而且重新脱贫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六)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加剧
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传统农业受到巨大冲击,而首当其冲将是贫困地区以种、养为主的科技含量低的农产品销售,农民收入也将可能因此大幅度减少。

三、农村扶贫政策的新要求

(一)要加快扶贫政策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开发方式和扶贫思路等方面的创新
在管理体制上,要强化扶贫工作责任,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专门的经费,有一套相应的法律制度来指导和约束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经费的使用,项目的运行要按期完工,发挥效益,项目资金的使用得到监督。此外,要调整扶贫工作重心,适应新阶段贫困人口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由重点扶贫县转向重点扶镇、扶村、扶户。
在运行机制上,要完善扶贫开发模式,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开发扶贫、市场运作”的扶贫开发模式,着力增强扶贫能力,培育多元化的扶贫开发主体,实现各种扶贫资源优化组合,提高扶贫开发效益。与此同时,要完善扶贫资金投入和运营机制,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金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建立起以扶贫资金投入为导向,以农户自己投入为主体,以信贷、外资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元化扶贫投入机制。此外,要完善协作帮扶机制,协作帮扶是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运行机制中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主要内容,是政府主导的扶贫开发的有力补充。协作帮扶有利于减轻政府扶贫压力,也有利于地区之间的交流,还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合作。
在开发方式上,一是以产业为支撑。产业层次低,结构不合理,是贫困地区的共性。要围绕当地主导产业选择调整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以科技为动力,大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开发潜力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把产业化经营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主攻方向。二是以特色为主攻,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要发挥比较优势,整合优势资源,提高科技含量,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优化农副产品结构,发展龙头加工企业,发展绿色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完善服务市场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三是以项目为载体。改变过去单一抓粮的思维模式和重点扶持短平快项目等急功近利的做法,突出扎根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支柱产业开发,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以提高基层组织领导、指导现代农业的能力和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为切入点,坚持两手齐抓,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扶贫的散文

"精准扶贫"触动了我的心绪(散文)

——笑傲南疆

周末,岷江边,繁花似锦、绿意成行;阳光下,清风里,在离我四十多米处有一个颀长的身影,背对着我坐着,一直注视着高楼林立的方舟新城,若有所思。

不一会,水泥梯步上已经坐了好几个人。他突然转身向我走来,脚步飞快又坚定有力。哦,原来是他农业局——年轻干部。

看见他的到来,大家仿佛知道我与他认识,便纷纷让出空位。话匣子打开聊起了——精准扶贫,讲到当前工作情况和见闻时,我说起了写作任务,他突然问我必须完成吗?我说尽力而为吧!其他人也随机和道:精准扶贫不就是落实两户农村贫困户,给他们送点钱物而也嘛。他摇头,"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这句话在我耳边响起。此刻我与他相视而笑。

不等我开口,他目光炯炯,我仿佛看见他眼睛里的光亮。他情不自禁地向我描述着精准扶贫的那些事,此情此景历历在目。

2015年7月22日是公平乡逢集的日子,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扶贫对象看见xx县农业局精准扶贫队的党员干部将扶贫物资送到,人人格外兴奋,个个热泪盈眶,这次他去公平乡,如同这七月的天气,热情似火,有一种期盼在飞扬。

2015年7月29日xx村4组特贫户吴君才致电乡畜牧兽医站求助,畜牧兽医站立即派包片兽医前去诊治,原来他领养的3只羔羊生病了,其临床表现为3只羔羊体温均为41。2°C左右,精神萎靡不振、不食、两眼充血流泪、呼吸急迫、情况十分危急,临床兽医立即采取西药治疗,两天后,病情无好转。7月31日下午4时,畜牧兽医站立刻向县局分管领导分别作了专项汇报。紧张的氛围,如同这七月的天气,火急火燎,有一种渴望在等待。

八月的色彩是用金子铸就的,明亮而珍贵。8月1日上午县局领导与乡畜牧兽医站人员一起放弃周末休息日,冒着高温酷暑到吴君才家中进行诊治,经县局领导、专家认真分析、细致诊断,确诊为羔羊胸膜炎,并确定采取中西药治疗方案。

八月的色彩是用阳光酿造的,芬芳而灿烂。8月3日,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里透出来,照亮去帮扶对象的'山乡小路。这是他再次随县局领导与畜牧兽医站人员一同到吴君才家中对3只羔羊病情情况进行回访,其体温均为39°C、呼吸正常、食欲增加,局上专家详细地向吴君才说明了饲养标准和护理要求,并指导该户早日脱贫,吴君才听的仔细,反复地道那句,"领导们真好,为了我脱贫致富真是关心到家了"。经过畜牧兽医站的精细治疗,3只羔羊现已全愈,长势良好。

这时,岷江上渔船驶过,荡涤层层涟漪,随着太阳的光辉辐射开来,波光粼粼。光晕渐渐扩散至大片的水面,然后又悄无声息地复于平静。精准扶贫,像这河面一样触动了我的心绪。

他微笑着说:精准扶贫需要相互学习、共同理解。县局从物资、服务、队伍的给予了我们精准扶贫三大保障。截止目前,不仅发放仔猪x头、羊仔x只、鸡苗x只、饲料44包等价值共计x万余元的帮扶物资,还安排养殖技术专家为贫困户开展技术培训4场,参加培训人员达1x余人次,发放养殖技术手册2x份;同时消毒圈舍达1500m2,免费提供疫病治疗x余次,确保畜禽成活率达x%以上;安排农技专家为贫困户提供茉莉花、茶叶等特色产业种植技术服务x余次;安排了1x名技术骨干深入全县各乡镇为贫困户种、养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服务;落实党员干部1x人结对帮扶x个乡镇x个村1x户,下派1名"第一书记"到联系村开展工作……

不知不觉,时间已近傍晚,天边已经被渲染成一片鲜红,像孩子红扑扑的脸庞。他的话深深触动了我,精准扶贫不正是孕育孩子般的一项事业吗?只是一味地给予——"输血",而不提高帮扶对象的自身能力——"造血",丫丫学语蹒跚学步的孩子如何懂得自立自强,如何成长增收?只有精准扶贫,我们才能面对那渴望的目光。

夏夜的天空是闪耀的。这时,水泥梯步上散步纳凉的人又多了起来。我真想迎着这夏夜的璀璨一直走下去……

二0一五年九月八日写于玉津

关于扶贫济困的作文

伟大,无需轰轰烈烈的事业,庞大的实力,只需在别人心中留下一丝丝的感触就够了。
题记
人世间总会有那么多种爱,爱的那么无私,爱的那么伟大,即使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我不来参加这一次献爱心活动,我就永远不会体会到人性的伟大、尊严的力量。与那小强般的意志是如何汇集在一个个毫不起眼的穷人身上的。
通常在电视上关于资助贫困山区的所见所闻都有一点不相信的感觉,可是现在我却真真切切的看到了那一个个需要社会伸出援手的来赞助的可怜人,就站在我的眼前,看着那老乡褶皱的脸庞,为日夜操劳而驼下去的脊梁,与那一双瘦如枯柴的手,还有那土坯房,四面透风,大冬天,零下几度的天气,仅仅一条棉被一个薄单子,却没有怨声载道,没有凄惨悲凉,却有一家人拿不屈服于生活与那充满希望的心,那么破的地方,主人依旧严守待客之道热情的拿出花生招待我们,我们不忍心拒绝老乡得一番好意,就只好收下了。
而到了第二天,大巴车出故障了,我们只好坐小车,一辆仅限载七人的轿车,却装下了爱心物资与整整十六个人,叠罗汉似的,而且要经过几公里的山路,那真是苦不堪言,可是大家为了献爱心却没有一丝怨言,虽然大家的胃中更是翻江倒海,但依旧坚持了下去,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可贵,但我们这无怨无悔的扶贫队伍也拥有这更加难能可贵的精神。
人,是感性的动物,没有蛇般一味的原则,也没有虎一样的炙热,却有羊一般的不温不火。
那些孩子,不仅仅是以我们而感动,同样,他们也恰恰感动了我们。是我们的心灵受到了一丝丝触动,在那些老人们、孩子们远去的背影,渐渐高大。这个冬天,我们升华了我们的心。
日落,是一种伏雅,一如婉转的作别,不朽而光芒,虽然阳光一如既往,但却格外明亮,撒向远方,如蒲公英般,漂茫,温暖了人们那一颗颗伤痕累累的心,一针一线的缝补那心中的黑洞。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851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