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八五第一次走进乡政府高高耸立的办公大楼,是用一种敬畏的眼光仰视它的。在这里,我也会有我自己的办公室,他一边兴奋地想,一边朝二楼走,脚步也变得有力起来。王八五考了五年,终于考上公务员。虽然是在镇政府,在老百姓眼里大小也是个官。他不是热衷当官,他知道自己不擅长钻营,那些官场局中局他看不透玩不转。可他觉得在那冠冕堂皇的机关里拥有一个座位无疑是值得努力的,就算一辈子做一个科员也比一辈子当个初中教师强。他对“王老师”这个称呼已经忍耐到极限。中师毕业后的他稚气未脱,就成为60名初一学生的语文老师,他有些惶恐,一方面是自己的资历浅难以服众,一方面是孩子王的角色让他不胜其烦。学生送给他外号“八哥”,当地人称鹦鹉是八哥。第一次得知这个外号时,他非常生气,恨不得抓住那个学生捏扁他。后来一想,“鹦鹉学舌”可不就是我的写照吗 !他的另一个绰号颇为难堪,是那几个经常被他揍板子的刺儿头叫出来的——二百五。他又羞又恼,恼的是那几个混账东西,油盐不进,枉费了自己的好心,羞的是自个的名字实在又土又怪又别扭。他甚至觉得事业上的不顺心都赖他的名字。爷爷八十五岁生日的那天,恰逢小王八五出生,这个最小一房的最小的孙子是爷爷最好的生日礼物。老人露出没牙的空洞的嘴,一撇雪白的山羊胡随着下巴翕动着,“我孙子大名就叫八五,将来肯定是个状元!”正如爷爷所说,王八五从小就很聪明。可是爷爷没等到八五小学毕业就作古了,初中时王八五在物理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卓越才能。一个偏僻的山村学校竟然有学生参加了全省物理竞赛,而且拿到了第二名,让当时的学校和山村沸腾了。要知道,这种选拔赛农村学生最强止步于县级比赛,他却能够过五关斩六将进入到最后的决赛,已经让老师们惊喜不断,谁也不敢指望他拿奖。王八五时常回想他那一段风光无限的日子。他记得村子里的人对他笑脸相迎,说你可让我们村出名啦!一个乡的人都知道背阴村出了人才。高年级、低年级的学生都认识他,那个全省第二就像一个标签贴在他身上。他在老师宠爱的目光下和同学羡慕崇拜的眼神里获得了巨大的满足——那是他人生抛物线的顶端。有时候他想,如果当初我不上中师而去上高中,命运肯定不同。那个时候最优秀的初中生才能考上中专,而中师更是优中之优。他还记得自己考上的消息传到家里,父亲特地跑到爷爷的坟上磕了三个响头、放了一挂响鞭,感谢他的吉言和保佑。于是,王八五名字的由来又被村民们传述了一遍,连他的出生也有了一些神秘,乡人总喜欢玄乎的东西。比如毛主席下巴上那颗黑痣,比如包拯额头上的印记等等,似乎都有一种神谕。有人就说,王八五即使不是将相之命,也是状元之才。考上中师意味着他成了吃公家饭的人,虽然不是状元,也算是小村里出了人才。一时间王家的门槛被媒人踏断,连大队书记也登门恭贺,表示有联姻的意图。王父受宠若惊,说儿子还小,婉言谢绝各方抛来的绣球。他这种优越感并没有持续很久。不知从何时起,村子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到了过年又带着大包小包的回到村里,各种各样的新鲜事和消息被带到山村,东家的儿子在深圳挣了一万,西家的闺女去上海挣了八千,村民们的眼睛发亮了。老王家的那点事不再成为人们的谈资,偶尔还有几个家长教育子女,“好好念书,像八五哥一样”。王八五出来当老师的时候,村子里的小楼一幢接一幢的盖起来,他家老旧的平房陷在其中,可怜巴巴地仰视着四周崭新的楼房。邻居们安慰王父,“不用急,八五上班就有钱盖房啦!”。王八五攥着第一个月的工资交给父亲时,没有一丝自豪感,相反还满面羞愧——285元,能干什么事啊 !王父心里算账:三年中师花了我一万五,隔壁老张的儿子一年打工净挣五千,三五一万五,一进一出就是三万,一幢小楼的钱呀!285x12=3420,王父脑子快速转动。10年啊!还要攒10年才能盖得起楼房,还不知十年后的物价咋样呢 望着眼前戴着厚厚镜片、身体单薄的儿子,王父第一次没了底气。王八五不愿意和乡邻们拉呱了。他们最爱问的就是:你一个月多少工资 谈对象没 一开始他实话实说:285,对象连影子也没有!有人惊讶“这么少 ”,有人嬉笑“找个有钱老婆养活你……”。后来再有人问,王八五知道他们故意打趣他,就避开了。他最怕过年,避无所避,一桌子的大姑小姨关心你,给你安排相亲。他也见过几个姑娘,啥也说不来,几句话不离经济条件这个硬指标,王八五感觉自己就是个商品,被人挑选。
偏偏隔壁的张大头过年从外地带回一个对象,长得水灵,他父亲老张在村里狠狠地得瑟,尤其在王父面前,“我家大头念书不行,可挣钱行!”。王八五铁了心要找个更好的,有工作、谈得来还要漂亮的女子。宁可打光棍也不凑合!一晃王八五二十八了,工资涨了几倍,物价也涨了几倍,对象的影子还是没见到。王父愁得什么似的,恨不得给他买个女人,王八五躲着,索性不回家了。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学历低,于是自考了大专。他那些上高中考大学的同学现在都牛皮哄哄的,让他对当初的选择后悔莫及。可是在见到李小力后,他才明白学历不是问题,看不清这世道才是问题。李小力也是中专,当年录取分数比他低好几分,进入电力学校,毕业后进县供电局,七混八混的如今混成了科长,官虽不大却有实权。李小力到镇上检查工作,顺便看看王八五,晚上在镇上最好的饭店吃饭,一大桌子人陪同,都是镇上的头头脑脑,觥筹交错,敬的都是李小力。王八五冷落在一旁,走也不是,只得一个劲的吃菜,仿佛八辈子没吃过似的。王八五想好了,不能再干教师。以前他一直认为自己的事业不顺是专业不对,热爱和擅长的是物理,偏被学校安排教语文。领导说,物理有老师,语文老师缺。于是王八五赶鸭子上架,买了一本辞典,一边看一边教学生,枯燥乏味了一段时间后,他就有点老油条了,“照本宣科吧,反正就那么回事!”现在他才醒悟,即便物理教得再好,也还是个老师。他不再要求改教物理了,白天半死不活的教着语文,晚上集中精力看书备考公务员。前两次他报考省市级的,几千人争一个职位,他擅长的理科根本帮不了他,理所当然的落榜了。第三年,他报考县级机关,一分之差错失机会。第四年,笔试终于通过,可面试落选。王八五已经三十多,在这个小镇也算有名的光棍了。隔壁老张的孙子早已满地跑,王父瞅着心里猫抓似的痛和急,无奈儿子考试着魔,不考上不罢休。王父求人介绍的女子,他见也不见。第四次考试失败的王八五躺在床上,他老子进来撂下狠话,“再让你混一年,明年不行就给我老实成家,哪怕去云南给你买个女人!”爷爷坟上的杂草越来越茂盛,王父也懒得清理,村民们来来回回的走过,也不再提起老人和他的聪明孙子。王家的房子翻了新,王父在工地上苦干了三年,总算有个像样的家了。王八五忍痛降低标准,第五年他报考乡镇机关。先跳出“师”门再说,他想。,他考上了,没有大的喜悦,好像硬着头皮打仗,虽然活下来却已经心力交瘁。王八五终于在镇政府气派的大楼里找到了自己的小小位置。奔忙在各个村庄,穿梭于大小科室,传达领导指示,他比以前更忙,似乎做了很多事,又似乎什么也没做。夜间倚窗沉思:我还活着吗 望着窗外漫漫夜色,他有一种逃遁的冲动。明天还要上班,睡觉吧!梦里,王八五感觉自己一缕魂魄朝西天飞去,越过了山川湖泊,最后那魂魄钻进一块又小又丑又不规则的石头里。这时,两个白胡子老头出现,其中一人说,“这里就是青埂峰,当年女娲炼石补天,还剩了一块灵石。现在人间浮躁甚嚣,我欲带它去走一遭,且看世间有多荒唐 ”,另一人指着那丑石问,是这块吗 那老者捡起细看,说,“不是!这石头是补天时的下脚料,虽有些灵气,却无甚用处。”言罢,老者将手中丑石扔下山崖。蓦然一惊,王八五醒了!王八五第一次走进乡政府高高耸立的办公大楼,是用一种敬畏的眼光仰视它的。在这里,我也会有我自己的办公室,他一边兴奋地想,一边朝二楼走,脚步也变得有力起来。王八五考了五年,终于考上公务员。虽然是在镇政府,在老百姓眼里大小也是个官。他不是热衷当官,他知道自己不擅长钻营,那些官场局中局他看不透玩不转。可他觉得在那冠冕堂皇的机关里拥有一个座位无疑是值得努力的,就算一辈子做一个科员也比一辈子当个初中教师强。他对“王老师”这个称呼已经忍耐到极限。中师毕业后的他稚气未脱,就成为60名初一学生的语文老师,他有些惶恐,一方面是自己的资历浅难以服众,一方面是孩子王的角色让他不胜其烦。学生送给他外号“八哥”,当地人称鹦鹉是八哥。第一次得知这个外号时,他非常生气,恨不得抓住那个学生捏扁他。后来一想,“鹦鹉学舌”可不就是我的写照吗 !他的另一个绰号颇为难堪,是那几个经常被他揍板子的刺儿头叫出来的——二百五。他又羞又恼,恼的是那几个混账东西,油盐不进,枉费了自己的好心,羞的是自个的名字实在又土又怪又别扭。他甚至觉得事业上的不顺心都赖他的名字。爷爷八十五岁生日的那天,恰逢小王八五出生,这个最小一房的最小的孙子是爷爷最好的生日礼物。老人露出没牙的空洞的嘴,一撇雪白的山羊胡随着下巴翕动着,“我孙子大名就叫八五,将来肯定是个状元!”正如爷爷所说,王八五从小就很聪明。可是爷爷没等到八五小学毕业就作古了,初中时王八五在物理方面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卓越才能。一个偏僻的山村学校竟然有学生参加了全省物理竞赛,而且拿到了第二名,让当时的学校和山村沸腾了。要知道,这种选拔赛农村学生最强止步于县级比赛,他却能够过五关斩六将进入到最后的决赛,已经让老师们惊喜不断,谁也不敢指望他拿奖。王八五时常回想他那一段风光无限的日子。他记得村子里的人对他笑脸相迎,说你可让我们村出名啦!一个乡的人都知道背阴村出了人才。高年级、低年级的学生都认识他,那个全省第二就像一个标签贴在他身上。他在老师宠爱的目光下和同学羡慕崇拜的眼神里获得了巨大的满足——那是他人生抛物线的顶端。有时候他想,如果当初我不上中师而去上高中,命运肯定不同。那个时候最优秀的初中生才能考上中专,而中师更是优中之优。他还记得自己考上的消息传到家里,父亲特地跑到爷爷的坟上磕了三个响头、放了一挂响鞭,感谢他的吉言和保佑。于是,王八五名字的由来又被村民们传述了一遍,连他的出生也有了一些神秘,乡人总喜欢玄乎的东西。比如毛主席下巴上那颗黑痣,比如包拯额头上的印记等等,似乎都有一种神谕。有人就说,王八五即使不是将相之命,也是状元之才。考上中师意味着他成了吃公家饭的人,虽然不是状元,也算是小村里出了人才。一时间王家的门槛被媒人踏断,连大队书记也登门恭贺,表示有联姻的意图。王父受宠若惊,说儿子还小,婉言谢绝各方抛来的绣球。他这种优越感并没有持续很久。不知从何时起,村子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到了过年又带着大包小包的回到村里,各种各样的新鲜事和消息被带到山村,东家的儿子在深圳挣了一万,西家的闺女去上海挣了八千,村民们的眼睛发亮了。老王家的那点事不再成为人们的谈资,偶尔还有几个家长教育子女,“好好念书,像八五哥一样”。王八五出来当老师的时候,村子里的小楼一幢接一幢的盖起来,他家老旧的平房陷在其中,可怜巴巴地仰视着四周崭新的楼房。邻居们安慰王父,“不用急,八五上班就有钱盖房啦!”。王八五攥着第一个月的工资交给父亲时,没有一丝自豪感,相反还满面羞愧——285元,能干什么事啊 !王父心里算账:三年中师花了我一万五,隔壁老张的儿子一年打工净挣五千,三五一万五,一进一出就是三万,一幢小楼的钱呀!285x12=3420,王父脑子快速转动。10年啊!还要攒10年才能盖得起楼房,还不知十年后的物价咋样呢 望着眼前戴着厚厚镜片、身体单薄的儿子,王父第一次没了底气。王八五不愿意和乡邻们拉呱了。他们最爱问的就是:你一个月多少工资 谈对象没 一开始他实话实说:285,对象连影子也没有!有人惊讶“这么少 ”,有人嬉笑“找个有钱老婆养活你……”。后来再有人问,王八五知道他们故意打趣他,就避开了。他最怕过年,避无所避,一桌子的大姑小姨关心你,给你安排相亲。他也见过几个姑娘,啥也说不来,几句话不离经济条件这个硬指标,王八五感觉自己就是个商品,被人挑选。偏偏隔壁的张大头过年从外地带回一个对象,长得水灵,他父亲老张在村里狠狠地得瑟,尤其在王父面前,“我家大头念书不行,可挣钱行!”。王八五铁了心要找个更好的,有工作、谈得来还要漂亮的女子。宁可打光棍也不凑合!一晃王八五二十八了,工资涨了几倍,物价也涨了几倍,对象的影子还是没见到。王父愁得什么似的,恨不得给他买个女人,王八五躲着,索性不回家了。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学历低,于是自考了大专。他那些上高中考大学的同学现在都牛皮哄哄的,让他对当初的选择后悔莫及。可是在见到李小力后,他才明白学历不是问题,看不清这世道才是问题。李小力也是中专,当年录取分数比他低好几分,进入电力学校,毕业后进县供电局,七混八混的如今混成了科长,官虽不大却有实权。李小力到镇上检查工作,顺便看看王八五,晚上在镇上最好的饭店吃饭,一大桌子人陪同,都是镇上的头头脑脑,觥筹交错,敬的都是李小力。王八五冷落在一旁,走也不是,只得一个劲的吃菜,仿佛八辈子没吃过似的。王八五想好了,不能再干教师。以前他一直认为自己的事业不顺是专业不对,热爱和擅长的是物理,偏被学校安排教语文。领导说,物理有老师,语文老师缺。于是王八五赶鸭子上架,买了一本辞典,一边看一边教学生,枯燥乏味了一段时间后,他就有点老油条了,“照本宣科吧,反正就那么回事!”现在他才醒悟,即便物理教得再好,也还是个老师。他不再要求改教物理了,白天半死不活的教着语文,晚上集中精力看书备考公务员。前两次他报考省市级的,几千人争一个职位,他擅长的理科根本帮不了他,理所当然的落榜了。第三年,他报考县级机关,一分之差错失机会。第四年,笔试终于通过,可面试落选。王八五已经三十多,在这个小镇也算有名的光棍了。隔壁老张的孙子早已满地跑,王父瞅着心里猫抓似的痛和急,无奈儿子考试着魔,不考上不罢休。王父求人介绍的女子,他见也不见。第四次考试失败的王八五躺在床上,他老子进来撂下狠话,“再让你混一年,明年不行就给我老实成家,哪怕去云南给你买个女人!”爷爷坟上的杂草越来越茂盛,王父也懒得清理,村民们来来回回的走过,也不再提起老人和他的聪明孙子。王家的房子翻了新,王父在工地上苦干了三年,总算有个像样的家了。王八五忍痛降低标准,第五年他报考乡镇机关。先跳出“师”门再说,他想。,他考上了,没有大的喜悦,好像硬着头皮打仗,虽然活下来却已经心力交瘁。王八五终于在镇政府气派的大楼里找到了自己的小小位置。奔忙在各个村庄,穿梭于大小科室,传达领导指示,他比以前更忙,似乎做了很多事,又似乎什么也没做。夜间倚窗沉思:我还活着吗 望着窗外漫漫夜色,他有一种逃遁的冲动。明天还要上班,睡觉吧!梦里,王八五感觉自己一缕魂魄朝西天飞去,越过了山川湖泊,最后那魂魄钻进一块又小又丑又不规则的石头里。这时,两个白胡子老头出现,其中一人说,“这里就是青埂峰,当年女娲炼石补天,还剩了一块灵石。现在人间浮躁甚嚣,我欲带它去走一遭,且看世间有多荒唐 ”,另一人指着那丑石问,是这块吗 那老者捡起细看,说,“不是!这石头是补天时的下脚料,虽有些灵气,却无甚用处。”言罢,老者将手中丑石扔下山崖。蓦然一惊,王八五醒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85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粉丝失格(九)
下一篇: 哭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