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南·采蘋
【原文】
于以采蘋 南涧之滨。
于以采藻 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 维筐及筥。
于以湘之 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 宗室牖下。
谁其尸之 有齐季女。
【注释】1.蘋(pín):指一种水生蕨类植物,四片小叶,又叫田字草,可食用。有的书把“蘋”写成“苹(píng)”是不对的。苹的繁体字是蘋,但这里的蘋是指水草,非苹果也。
2.行(xíng)潦(lǎo):这两个字现代汉语不常用,不好理解。行,有的说通“衍”,指沟水。潦,指路上的流水、积水。联系到水藻的生长环境,应该指路边的水沟。
3.筥(jǔ):指圆形的筐。古代方称筐,圆称筥。
4.湘:烹煮。
5.锜(qí):三足锅。釜(fǔ):无足锅。锜与釜均为炊饭之器。
6.奠:作动词,指放置祭祀用品。
7.牖(yǒu):窗户。
8.尸:主持。古人祭祀用人充当神,称尸。
9.齐:有的认为应念(zhāi),通“斋”,齐和斋的繁体字的确很接近,指美好而恭敬之意。有的认为指齐国,这种说法好像讲不通,如果是记齐国少女祭祀之事,其篇章放在召南甚为不妥。
10.季:少、小。季女指少女。
【观点】这首诗记述了当时的一种社会风俗,古代少女在出嫁前,要非常庄重地到宗庙祖堂祭拜先祖,诗的最后一章很清楚地交待了这一事件的人物和地点。第一章写采蘋采藻,我个人认为既是一种行为描述,为了祭祀需要,到南涧之滨去采蘋,到路边水沟去采藻;同时也是诗之起兴,蘋藻系水面浮生之物,借指女儿出嫁后就像浮萍水藻,从此就要在外飘浮不定了。
如果把诗中几个关键字的意思弄懂了,这首诗的意思还是很好理解。值得关注的是,全诗三章六句,连续用了五个“于以”一个“谁”共六个问句,并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非常有气势,也非常明确地将整个祭祀过程记录下来。这种表现手法在《召南·采蘩》中也有采用,只是这首诗程度更甚,一问到底!
【译文】
哪里采蘋草啊
南面的小溪旁
哪里采水藻啊
路边的小水沟
祭品拿什么装啊
装满方筐装圆筥
祭品用什么煮啊
三足锜和无足釜
祭品摆在哪儿啊
宗祠的窗户下
祭祀谁主持啊
美丽的待嫁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8747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甘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