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了《花木兰》。是疫情之后第一次走进电影院,上次进电影院是八个月前。。
虽然差评如潮,虽然知道豆瓣评分只有4.7,虽然从小就知道“古有花木兰,替父去从军”的故事,我也不是刘亦菲或哪个演员的粉丝……还是贡献了两张电影票。
我觉得没那么差,拍得挺好看的。有好几个镜头还让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了。
我到豆瓣给打了5星,一看评分变成了4.8,还以为有自己的0.1分功劳。
把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搬上银幕,本身就是一个挑战。除了主要演员,导演、编剧都是外国人,他们能很好地理解中国传统和文化,再加上迪士尼的“核”,已经很不简单了。
至于吐槽幼年花木兰在屋顶跑酷、花家居然生活在土楼、木兰的相亲妆、巩俐居然扮演女巫……可能是因为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花木兰,且又不能接受别人、特别是外人对花木兰有另外的解读。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很正常啊。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花木兰,一万个观众眼中有一万个花木兰”难道不可以吗
我至今背得出《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可我从来没想过,幼年花木兰的性格是怎样的
迪士尼拍的这部真人版《花木兰》开场就对木兰的形象有了刻画。她爬墙上屋、打狗追鸡,虽然邻居多因这个熊孩子侧目,但家中父慈母爱,姐妹相亲,生活幸福。
电影很好地诠释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的缘由。
不仅仅是她像男孩子的性格使然,也不仅仅是对父亲的体恤,对家族荣誉珍视,更有保家卫国的情怀在里边。而我过去以为“从此替爷征”,除了无奈,更多的是“对封建制度的声讨和鞭挞”。
我所理解的花木兰,以前仅仅停留在“巾帼女英雄”、“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的层面。花木兰是用来佐证“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的,是给女孩子们励志的。
在迪士尼拍摄的这部影片里,除了励志,我看到的是对花木兰形象的升华——让花木兰成为花木兰,成为她自己。不是以父亲的名义,不是“花军”,而是“花木兰”。
当她女性的身份暴露被逐出军营,她甘愿送死也要回去报告皇上有难的消息,当兵士们一个个喊出“我相信花木兰”的时候,我真的眼睛湿润了。
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打低分。难道看电影的都是男人吗
巩俐扮演的女巫,是花木兰的反面,一个是寻自己不得,另一个是成为自己。虽然女巫受到感化、牺牲自己成全花木兰救主的桥段有点老套,但加进一个女巫的角色,不是更有传说的意味吗
何况花木兰的故事,本来就是个传说。
不论是动画片《花木兰》,还是赵薇版《花木兰》,好像都没有涉及一个细节问题:木兰一个女孩子,她女扮男妆进入军营,睡觉咋办 洗澡咋办 即便她的战友“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自己是不是要面对生理、心理的种种问题
电影拍出来了。刘亦菲饰演的花木兰,为了躲避跟伙伴一起洗澡主动去站岗,用淋雨代替沐浴;夜里偷偷解开束胸,舒一口气放松自己,还要躲避邻床战友睡梦中的“袭击”;被别人闻到身上有汗臭,偷偷一个人在深夜跑到河里尽情洗浴……
对仗前夜,她也怕,手抖得厉害,但还是假装轻松地说出鼓舞士气的话。
就冲这些小细节,我都觉得,到电影院看迪士尼的真人版《花木兰》很值啊。
何况,这一版的花木兰,不仅正义战胜邪恶,证明了“谁说女子不如男”,还忠孝两全,眼见到她未来的花好月圆。
我喜欢。
好像重新认识了花木兰,找到了花木兰——这个女英雄。
PS:一直等到出字幕,我才发现,原来皇上是李连杰扮演的啊,我竟然没有看出来。
推荐:
没进电影院的这半年,我看了60多部影片
这两部新加坡电影,真的太好看了
胡适是最能称得上是“君子”的君子了。小编今天推荐《胡适经典文集》(7册),带大家走进这位谦谦君子。点击次条可详细了解,点击左下角“ ”可直接购买。感谢~~
谢谢点赞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55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让人一读就觉得岁月静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