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别人有没有因好奇而读某一本书的经历 我有。对书名好奇,对作者好奇,对别人的评价好奇……《蛤蟆的油》就是。好奇怪呀,这个书名,还因为,作者是黑泽明。虽然没看过几部黑泽明执导的影片,但对这个世界级导演、“史上第一位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亚洲电影人”、“20世纪亚洲最有影响力的人物”的名字还是很熟悉的。日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在深山里,有一种特别的蛤蟆,它和同类相比,不仅外表更丑,而且还多长了几条腿。人们抓到它后,将其放在镜前或玻璃箱内,蛤蟆一看到自己丑陋不堪的真面目,不禁吓出一身油。这种油,也是民间用来治疗烧伤烫伤的珍贵药材。晚年回首往事,黑泽明自喻是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他把晚年所写的自传,取名《蛤蟆的油》。以前不喜欢读名人传记、自传,后来才发现这真是莫名其妙,是个很大的错误。现在“补课”,常有“晚矣”(早点读到就好了)的遗憾。早点读到,人生会有什么不同吗 我是这样想的:那些“过来人”成长的经历,走过的心路历程,总会对自己有所启发,或许让人少走弯路,少迷茫,少焦虑……活得更淡定从容一点。写《蛤蟆的油》时,黑泽明68岁。他1998年以88岁高龄去世,其实跟“我们”在同一时代有所交集,不知为什么,总感觉他是灵魂很老的人。也许,是因为《姿三四郎》拍摄于1943年,《罗生门》获国际大奖是1950年的事吧。黑泽明走向电影人生,与军人出身、对子女一向严格要求的父亲密不可分。在那认为看电影会对子女教育产生不良影响的年代中,他的父亲能主动携全家去看电影,而且认为“看电影对子女教育有益”。父亲对体育一直坚持积极鼓励的态度。黑泽明也完全继承了下来,他热爱体育,喜欢看比赛,还在父亲的要求下练习游泳,上剑道课。黑泽明成为电影导演,也与从事电影“解说人”工作的哥哥有关。当年电影多是无声片,他的哥哥专给电影院写剧情解说,“从电影爱好者前进了一步”。书中写到了哥哥的死,哥哥是个厌世者,常在家里提“三十岁之前死掉……”果然在三十岁之前自杀了。黑泽明的哥哥对俄罗斯文学心悦诚服,特别是把《绝境》推崇为世界最高水平的文学。哥哥的自杀,黑泽明认为是受《绝境》主人公纳乌莫夫所这个文学形象的影响,“主人公那种人生一切努力都是虚空、无非是在坟墓上跳舞”的虚无精神,使他“走向丑恶的道路”。我在那一章节的末尾写了条批注:可见,人生要积极……多接受正向的文学作品。他对哥哥的死抱有遗恨和内疚。为哥哥未能发展在电影方面的修为,为母亲因担心哥哥向自己倾诉时的“极不负责、非常轻率的态度”。黑泽明与哥哥的性格截然不同。哥哥脸上有股阴郁之气,性格上也是。朋友评价黑泽明则是“性格与向日葵相似,有向光性”。那一章的结尾,他写道,“正是有哥哥这样的底片,有他的栽培,才有了我这样的正片”。父亲对看电影的开明态度和哥哥的引领——年少时的黑泽明就遍看世界电影史上的(著)名(影)片,这对他步入电影行业显然有最直接的影响。少年时代,他贪婪地往自己头脑里灌输美术、文学、戏剧、音乐和电影等方面的知识。虽然不能预见职业道路,但年少时的积累,无疑为黑泽明走电影这条路助了力。虽然也曾彷徨不已,但为了使自己有用武之地,一直在努力,这样的人,才有机会“厚积薄发”吧。黑泽明一度的职业理想是画家。他给杂志画过插画,给烹饪学校画过教材,二十六岁时看到电影厂招副导演的广告,应聘到制片厂工作,遇到了一生中最好的老师山本嘉次郎先生,开启了电影人生。《蛤蟆的油》一书中,写了他从事副导演和导演工作的期间的很多人、很多事,读来极为有趣。山本先生告诫他:如果想当导演,就得先学着写剧本。后来,黑泽明甚至同时在写三个剧本。绘画和写作的功底,无疑是黑泽明成为世界级大师的基础。作为导演,他不仅自己写剧本、做剪辑、配乐,还要对摄影、照明、录音、美工、服装、道具及化妆等部门给予及时指挥,对演员的表演进行指导。这本书,让读者对导演工作,有了大致的了解。他说导演工作“简单说就是把电影剧本形象化,并把它定着在胶片上。”黑泽明爱憎分明。对家人、对立川老师、对“发小”植草、对导演山本等等充满感恩与爱意;对内务省检查官,则深恶痛绝,即便多年以后写自传,仍然“极力控制对这些家伙的憎恨”,他说“再没有比被特殊时代的权力饲养得十分驯服的小官微吏更可憎的了……”因为审查制度,他在检查官那里倒了霉,着墨颇多。黑泽明是幸运的。虽然生在战争年代,他侥幸没有服兵役,中学军训不及格没有士官证,直到日本战败,连检阅点名都没参加过。他执导第一部影片《姿三四郎》是1943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只能说他很幸运。战后局势风起云涌,他经历了东宝公司的几次罢工、纷争,令人唏嘘感叹电影从业者的不易。黑泽明是个性情中人。不说写剧本、拍电影赚了钱就喝个烂醉的细节,单是听说莲花开的时候,会发出难以形容的清爽的声音,他曾经跑去不忍池听花开的声音这件事,足以动人。“我站在黎明前的迷蒙晨雾中听到了这声音。这声音固然微弱,但是在宁静之极的晨雾中听来,确实沁人心脾。”关于人性,黑泽明有很深感悟。那些心得,现在读来仍颇有现实意义。比如社会上的无赖(报复社会者),他说:“即使出现这种人的一半责任或大半责任该由社会来负,我也不的行为是对的。原因在于这种恶的社会,也有诚实而善良的人。”“我不能原谅以威胁别人、破坏别人的生活为业的人。而且,我也不认为否定这些人就是出于强者的利己主义。”看到这一段,很容易联系想起为报复社会把车开进水库的公交车司机。黑泽明在自传里就谴责过这种无赖了。“认为产生犯罪者是由于社会有缺陷的观点,就算有一半道理,但据此为犯罪辩护,也不过是一种诡辩而已,因为它无视生活在有缺陷的社会中但并未走向犯罪的人。”黑泽明不认为自己是强者。“我为了抵抗人的苦恼,戴上一幅强者的面具;而植草却为了沉溺于人的苦恼,戴上了一幅弱者的面具……就本质来说,我们都是弱者。为了进一步了解黑泽明,读完《蛤蟆的油》,我看了他那部著名的《罗生门》。这是他作为电影人走向世界大门的代表作品,《罗生门》曾获威尼斯电影大奖,第24届奥斯卡奖。果然,对黑泽明的印象一下子鲜活、立体了起来,也知道他何以拍得出《罗生门》。黑泽明文笔很好,我喜欢他的笔调,佩服他的客观,敬仰他的职业风范,也透过这本自传了解到了他真实的一面。谢谢你在看
精选7本经典的名人传记励志书籍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如果你“找不到存在的意义”,如果你“迷失在黑夜里”不妨看看经典人物传记,从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中汲取面对未来的勇气和智慧。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推荐7本名人传记,一起来看看吧。
《亲爱的提奥》
作者:[荷]文森特·凡高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推荐理由:这本书信,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的凡高,真诚,热情,有梦想,同时又无比贫穷潦倒,孤独,痛苦。在那漂亮的鸢尾花,向日葵背后,是大师永恒的孤寂宣泄。难怪作家蒋勋面对凡高的画会一次次饱含热泪。
内容简介:这是凡高书信体自传,在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凡高娓娓述说着自己对艺术的独特见解、自己在艺术探索中的孤独寂寥,字里行间更渗透着浓浓的兄弟间的手足之情,同时也真实的反映了梵高的艺术创作经过和心路历程。
《成为简?奥斯丁》
作者:[美]乔?亨特?斯宾塞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推荐理由:简?奥斯丁的现实生活映射在《傲慢与偏见》中,却没有小说里的happyending。没有爱情,他还可以有事业;没有他,她还可以有笔。最终,她成为了简?奥斯丁。
内容简介:《成为简?奥斯丁》电影同名原著。这本真实的全面的传记,给世人呈现了一个明知前路黑暗、仍要选择昂首前行的简?奥斯丁,讲述了一个比电影更丰富动人又充满了女性理性光辉的故事。《成为简?奥斯丁》作品本身也处处表现了裹挟在时代和社会的洪流中的人的身不由己。一切的一切,似乎都意味着女性在这样一个时代的无可选择。在无可选择中仍然选择了成为简?奥斯丁。我们爱这样的简?奥斯丁。正如她最爱的姐姐卡珊德拉所说:“她是我生命的阳光,是每个欢乐的金边,是每种哀伤的抚慰。”在兜兜转转的命运的撞击下,《傲慢与偏见》中的达西,原来就是简自己。
《可可·香奈儿的传奇一生》
作者:贾斯迪妮皮卡蒂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推荐理由:看着本书的时候,我正尽力着,事业,爱情不顺当时期,看完之后,好多的想法改变了,我开始寻找我真正想要的,感谢作者,受益匪浅,香奈儿使我明白了许多!by浅草
内容简介:作为知名时尚女性,20世纪杰出的时装大师之一,小黑裙的设计师,5号香水的缔造者,简约中透出奢华的香奈儿品牌的创始人,可可香奈儿,这位时尚领袖对世人来说始终好像一个谜,她的神秘身世,她的优雅、时尚与前卫,还有关于她的传说,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本书在大量实证调查的基础上,以详实而优美的笔触揭开可可·香奈儿这位伟大女性的传奇一生——从她孤寂的童年到在奥巴辛修道院度过的少女时期,从籍籍无名的小裁缝到一时无两的时尚女王,从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坎坷流离到最终病逝在巴黎丽兹饭店。生命逝去,但传奇永存。本书为英国国家图书奖提名作品。
《蛤蟆的油》
作者:[日]黑泽明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推荐理由:黑泽真真是性情中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因为吃饭晚了把盒饭甩到事务科长脸上,被审查官刁难就抄起凳子揍人,真是“朕就是这样的汉子”。笑归笑,黑泽的成长经历还是蛮感人的,跟对了良师益友,才有所进益,看到他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爬到了山顶”,眼泪差点掉下来。
内容简介:黑泽明晚年回首往事,自喻是只站在镜前的蛤蟆,发现自己从前的种种不堪,吓出一身油——就是这部《蛤蟆的油》。孩提时愚钝爱哭;少年时以“剑客”自居,同时痴迷于阅读、绘画和电影;青春里四处碰壁,迷惘徘徊;偶然踏入电影界,成为导演……黑泽明坦然面对过往,将人生甘苦、艺术感悟娓娓道来……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作者:[日]村上春树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推荐理由:事到如今我明白村上小说的风格所在了:没有心结。也许一本本读下去,就像剥洋葱一般,里面真的没有什么。但是剥的过程倒也有乐趣。by无何有
内容简介:一个人,写作三十五年,十三部长篇小说,超过五十种语言译本。虽然拥有享誉世界的知名度,但关于村上春树,许多事情始终包裹在神秘的面纱中:他是怎样下定决心走上职业小说家之路?对他来说,人生中幸福的事是什么?究竟如何看待芥川奖与诺贝尔文学奖……在这部自传《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他以十二章肺腑之言,讲述自己是怎样下定决心走上职业小说家之路;对他来说什么才是人生中幸福的事。
《说吧,记忆》
作者:[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推荐理由:虽说是自传,归根结底还是小说。意象带着记忆走,时而连绵,时而跳跃。蝴蝶,树丛,各种小物件都是一个个匣子,装着故事。by俄狄浦斯
内容简介:记忆和对往昔的回顾往往主宰着纳博科夫的小说,故而这本自传正是解读他的小说的绝好密码,因为回忆本身即是幻想和现实之间的某种隐蔽的桥梁。纳博科夫忠实读者的必读书,为深入解读《洛丽塔》、《微暗的火》、《防守》和《玛丽》等纳博科夫重要小说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忏悔录》
作者:[法]卢梭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推荐理由:述说如天籁,诚挚恳切,动人非常。作者像营建一座大教堂的壮丽入口般,把自己的生命历程和思考,化作《旧约·创世纪》的结构和脉络中,读罢叹为观止。[emailprotected]
内容简介:《忏悔录》是卢梭晚年的自传性作品,记述了作者从出生到1766年离开圣皮埃尔岛五十余年的经历。作品将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经验、思想情感和行为举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并引导人们深入思考、认识有关人和社会的诸多问题。作者极力宣扬个人中心主义,把自由、平等视为人的自然本性,表现了平民知识分子在封建专制的压追下,维护人权和尊严、抗争压迫和污蔑的高昂的精神。
原来你是这样一个爱看书的梅长苏~
于是,有粉丝结合这些年来的媒体采访和路透消息,整理了一份胡歌推荐的书单。有喜欢的书赶快收藏起来,跟着胡歌一起读书吧~
▼
《哥伦比亚的倒影》木心
《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严明
《活着活着就老了》冯唐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罗伯特·M.波西格
《西班牙三棵树》木心
《1Q84》村上春树
《蛤蟆的油》《黑泽明自传》黑泽明
《留德十年》季羡林
《伤花怒放》郝舫
电影综合鉴赏: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电影理论读本》
《什么是电影》
《闪回:电影简史》
《电影艺术词典》
《电影语言的语法》
……
影片分析写作:
《如何写影评》
《通向电影圣殿》
《影片分析透视手册》
《伟大的电影》
……
大师电影观念:
《雕刻时光》
《侯孝贤电影讲座》
《蛤蟆的油》
《小津》
……豆瓣搜各个电影大师的名字能找到一大堆
国别电影研究:
《旧好莱坞,新好莱坞》
《好莱坞怎样讲故事》
《法国电影新浪潮》
《香港电影的秘密》
《韩国电影史》
《日本电影100年》
……
电影剧作:
《故事》
《救猫咪》
《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cgf/1155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就算是个刺猬,也自有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