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一直是文学作品的美丽题材。英雄美人,末路凄凉,自刎而死的忠贞爱情,有着无限的遐想空间。
可是,历史有时是反高潮的。如果我告诉你,史料中的虞姬,并不像传说中的“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更不是项羽的知音,甚至她并没有为项羽自刎,你会相信吗
很可惜,我说的,更接近历史真实。
虞姬最早的记载,见到司马迁的《史记》。但是《史记》里并没有出现“虞姬”这个名字,只说:“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是跟“骏马名骓,常骑之”并称的。之所以要介绍虞姬和乌骓马,是为了引出接下来的项羽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从这里看来,虞姬并不是“姓虞的美姬”,更不是名叫虞姬,而是名叫“虞”的一个姬妾。史书上并没有记载项羽娶妻何氏,但是他一定有众多的姬妾,否则不会说“有美人名虞,常幸从”了。
虞姬只是项羽众多姬妾中的一个。而且古代的风俗,正妻是要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掌管家务的。能被带到军中的,只会是地位低下的侍姬。——是不是很有点“反高潮”、“神话破灭”的感觉
别急,神话还要继续破灭下去。
在《史记》里,项羽流泪唱歌时,“歌数阕,美人和之”,虞姬也跟着他唱歌。接下来——接下来,没了。
没有虞姬饮剑而死。也没有虞姬跟着项羽突围、惨死在乱军之中。更没有虞姬被刘邦所俘,不肯屈从,大骂而死。什么都没有。
大概项羽只是见景生情,“虞兮虞兮奈若何”约等于“这么美的太阳,明天再也看不到了”,或者“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一样,不过是自己感怀身世的投影,而不是对太阳、对桃李真有多么深的感情。
大概虞姬也不过是把“幸从”当成一份职业,把取悦主公当成工作追求,把和歌当成自己应尽的义务,而不是对项羽有多么深的感情。
肯定司马迁对虞姬并没有太过重视,也不认为她的下落值得记录到八十万字的史书之中——如果仅仅是因为不知其结局,也可以记一句“下落不明”。但是《史记》中除了“常幸从”和“美人和之”之外,再无一言提到虞姬。显然,司马迁并不认为她重要。
他不是王子,她也不是公主。爱情的神话就是这样破灭的。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536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不完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