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我的收音机的故事

凌泉 2023-07-28 04:36:49

去年年底,晚报发起一个“老物件”征集活动。那些有时代烙印的老物件——老自行车、老电视机、搪瓷茶缸……等等,大家可以送去展览。

我爸有台收音机,连说明书、合格证、购机小票、手提包都完好保存着。他准备送去参展,还写了篇文章。

也许因为疫情吧,活动没有了下文。未经许可,把《我和我的收音机的故事》发在这里。

我对这台收音机也是有感情的(点击→《想起从前聼收音机》阅读)。小时候,经常一边听广播一边写作业,听得最多的,是《电影录音剪辑》,是“嘀哒哒,嘀哒哒,小喇叭开始广播了……”

这台泰山牌中波收音机,是我1970年10月7日委托一位在济宁市执行“军管任务”的战友代买的。收音机是“山东广播器材试验厂出品”,其“说明书”、“合格证”和“销货发票”至今还在。当年我在山东邹县(今为济宁市所辖邹城市)驻军服役,是正连职干部,每月津贴费(就是月工资)52元。那时还没有电视机,每个连队才有一台公用收音机。我虽然早就想拥有一台自己的收音机,但是受经济条件限制,一直没能如愿。那年正好赶上泰山牌收音机大削价(就是现在的“搞促销活动”),从每台120元猛降到50元。因为大家都感到很便宜,所以争相购买,一时间比较紧缺,在县城里还买不到。在济宁市能买到,也是因为享受了“军人优先”的政策。在那个年代,人们家庭中的贵重物品叫“三转一扭四大件”,就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算起来,这几件东西要比今天的手机、电脑、电视机、电冰箱还贵重,那时一般家庭还都买不全。收音机也是我们家“四大件”中的第一件。直到1984年我转业来临沂工作,拿到部队发的1000多元“转业费”,才逐步买起了另外“三件”。买到收音机之后,我特别珍惜。当年就利用回莒南县老家休假的机会,自己制作了一个小木匣子,把收音机装在里面,同时还专门买了一个塑革手提包,经常提着,有时间就听。亲朋邻居知道我休假在家,也经常抽空到我家听收音机。由于我的珍惜爱护,收音机的整体至今完好如初——真皮外套上的银色毛主席字体“努力办好广播,为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服务”仍清晰可见。“产品合格证”上印的是毛主席语录“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到如今,50年过去了。收音机虽然不能再使用,但是我仍把它珍藏着,并时常观物生情——50年对我来说很漫长,但是就宇宙时空来说却又很短暂。毛主席的两条语录显现出他的伟大胸怀和志气,50年的历程证实了他的预言非常英明——如今,这“不远的将来”已经到来。我们中国在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的诸多方面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我们的国际话语权越来越强,物质文化生活更是有了极大的改善……现在,我们家的“新四大件”乃至五件、六件也都有了,这让我感到身为中国人,生活在安定繁荣的中国,无比的幸福和自豪!当年的购物小票完好保留着

我爸当年的字、现在的字推荐阅读:想起从前聼收音机丁元皆:从战友到文友可亲可敬的老首长 ——回忆我们的政委孙建民我对“母爱”的回报永远的高塔谢谢你 在看

求一部90年代电影名,关于老人与收音机的

可能是1995年上映的电影《老人和收音机》(The Old Man and the Radio),又译作《广播情缘》或《隔世情缘》。

该电影由杰克·南斯、吉姆·凯勒执导,汤姆·汉克斯、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爱情和收音机的故事。

影片中的主角是一位名叫诺曼的老人,他性格孤僻,唯一的爱好就是听收音机里的各种节目。直到某天,他意外地与一位年轻女子在收音机里进行热线交流,两人之间逐渐建立起特殊的情感联系。这部电影通过收音机和诺曼老人的故事,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对生命的热爱。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528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