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有很多女作家是职业家庭主妇。
这句话表述得也许不够准确。改变一下陈述方式,也可以说:日本有很多家庭主妇记录生活,传播自己的生活方式,出版了她们的作品。
我很喜欢这一类的书。《极简生活》,《断舍离》,《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日日是好日》等等,还有《不烦不累扫一屋》,这本书的作者出生在中国,17岁跟随父母去到日本,把成田国际机场的卫生打扫到极致,被称为“国宝”级的清洁大师。
我还看过一本书,好像是《海鸥食堂》,也可能是《早餐礼赞》。作者的职业是“食物造型师”,她专门给电影镜头搭配食物。才知道这也是很专业的事情,不是随便鸡鸭鱼肉摆上一桌,而是根据剧情需要,进行美食烹饪和艺术化陈列,以符合拍摄要求。
这类书读了,多多少少会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有影响。
看完《不烦不累扫一屋》,我立刻去超市买了一些卫生清洁工具。
现在每次用完厨房会立刻马上清洁灶台,随时随地打扫卫生,偶尔也会用棉签清洁橱柜缝隙……都是跟这本书学的。
这一类的书,在我看来都是生活指南类的。
没有任何的宏大叙事,就是把家里的事,生活上的事,身边的事,用心做到极致。
一餐一饭精心烹制,一室一家尽心整理。
什么是不简单 把简单的事情用心做好就是不简单。
什么是不容易 把容易的事情每天做好就是不容易。
好像是海尔张瑞敏的名言。一度我手写成POP张贴在公司的宣传栏里,觉得是很好的企业文化信条。
读日本女性的生活类书籍,有强烈的感觉——人家没这样说,但是是这样做的。
就是坚持把简单的事情用心做好,把容易的事情每天做好。
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幸福的源泉。
《生活良方》也是这样一本书。
图文并茂,一个多小时就读完了。
作者坂井顺子生于1946年。是奶奶辈的人气主妇。
她育有一儿一女,年老之后,她和丈夫及儿子、女儿三家九口人住在一起,“同一屋檐下的三个家庭”。她婚后就做家庭主妇,期间虽然有过几份拿薪酬的工作,自己也创办过“家庭料理教室”,但她最重要的身份是——主妇。
我留意到在这本书里,顺子多次提到成就感。
这是很了不起的地方,把家务事做好在我们的传统社会里,通常不会被认为是成就感事件。
能够几十年如一日每天六点钟起床为家人准备早餐,每天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还能把家事巧思、生活秘诀总结出来跟别人分享……难道不是了不起的成就吗
“职场人做家事是抚慰,主妇做家事是在践行一个家的爱与生活。”怀着这样的心思,每天都做重复的、相同的家务事,也不会乏味无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生活良方》的腰封挺乱的。“塔沙奶奶的美好生活,明天也是小春日和》”,又是“70+人生智慧,32个良感生活提案,日子很美,让人很想流泪”,还有几句作者简介,不过我还是很喜欢推荐语里的这两句话:
你的生活方式,决定你的生活品质。
生活在细节里,不是在目的里,手握自己的生活良方。
我们大多数人穷其一生也不过都会过普通的生活。坂井顺子说“普通地活着才是世上最难的事,我觉得能这样生活是一件很棒的事。”
这句话我看了至少三遍。想起《日日是好日》中的茶道老师也讲过类似的话,每天能做重复的事,每十二年使用一次生肖茶杯……能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生活,日日是好日。
以前我给新员工讲《职业习惯》,通常都会让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好习惯。为了破冰,我常常会自己开头,跟大家讲我自己的“好习惯”。其中一条,是“每天都会洗头发”。
还会告诉人家,这是因为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讲每天洗头发能增强抵抗力,减少感冒。还有,最重要的,我是数十年如一日的短发,每天洗头发会神清气爽,不会顶着鸡窝头去上班。
可是,自从不太上班之后,我的这个“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会洗头发”的好习惯就丢掉了。特别是冬天,两三天才会洗头,洗澡的时候才会洗头。
读了《生活良方》,我今天一早洗完头发吹完风才出的门,并暗下决心:还是恢复以前上班时的好习惯吧,每天洗头发。
作者在这本书的开篇就写了自己的生活习惯,“如果每天早晨都洗头发,就无须注意睡姿……”而且她“从年轻时到现在,从未染发”。
以我的年龄,好像以后也不需要再染发了。
白发和皱纹,都是岁月的馈赠,光阴的痕迹。
读者并不容易在这本书里找出“让日子变美的32个良方”,作者并没有按条款项一二三列出所谓的“32个良方”。
良方就存在于她践行了一生的生活细节中,她的作为主妇的日常里。从空无一物的厨房,食材的选择之道,到开心做菜的秘诀;从家庭的清洁保持,衣物穿搭,到冰箱的收纳,橱柜的陈列……回归生活本身,家务事里就有代代相传的生活智慧啊。
读者或者会像我一样,受《生活良方》的影响,有立刻马上做出某种改变的举动,比如每天早上洗头发;或把她的生活良方,运用在生活的某个方面,比如照书里的方法收纳蔬菜,学做一道炸肉饼,或者设计自己家的菜谱……总之是学习建立自己的生活模式。
已经七十多岁眼看奔八的坂井顺子虽然头发花白,面有皱纹,但身材保持得很好,非常优雅。书中有很多她的照片,让人看着就很温柔舒服,让人想像她们那样生活。
做家庭主妇,也是女性的成就感的事业呀。
上文:什么最重要
推荐:清洁是所有幸福的源泉
谢谢帮点一下下在看~~周末愉快
关于这个问题,问了身边好多人,基本上所有人的回答都是不会。看似厌倦了职场,但是如果在家庭做一名主妇,其实比职场更累,更无聊,更枯燥。所以他们的回答,就算是辞职自己创业,也不会选择一直待在家里当主妇。我想,这也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
1.莫因渴望你没有的而错过你已拥有的;要知道,你现在拥有的,也曾是你渴望的。
2.减少物品,你将看见更多。
3.为自己布置一个“小确幸”角落。
4.他在书中写道:“在家里,如果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舒适的、可以长时间休闲的地方,或是能够找出那样的地方,享受居住的欢愉,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中村好文把这样的空间叫作“居心地”。无论此时的你是生活在出租屋内还是自己的房子中,祝愿大家都能找到这样的“居心地”。爱自己,从打造自己的一个“小确幸”角落开始。
5.小贴士:“小确幸”角落的选择与布置1.“小确幸”角落不在乎大小,无须是一整个独立的空间。你完全可以和我一样,从半平方米的台面开始布置。2.花几分钟时间,尝试在所有的居家空间中来回踱步,感知哪个空间令你感觉能量满满。选择在此处进行布置和装饰。3.花是最好的装饰品。你还可以选择搭配令你心动的烛台、烛杯、花器。4.“小确幸”角落的摆设可以常换常新。友人赠送的礼品、旅行相片、自己或孩子的手绘画作等,一切给你带来快乐的小物件,都可以为“小确幸”角落加分。5.注意“小确幸”角落的色调和谐统一。
6.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叫“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接触时留下的深刻印象。这个印象会在脑中占据主导地位,比以后接触中留下的印象更深刻,持续时间更久。如果玄关干干净净,主人也会强化“需要保持来之不易的整洁”的思想,反之则相反。
7.如果空间有余,布置一些小绿植和装饰品。记得限定台面物品的数量,尽量不把杂物随手放在上面,更不要把玄关变成一个“快递收容所”。玄关整洁则家整洁。
8.我喜欢一回家,就把乱糟糟的心情都忘掉。
9.小贴士:让家装舒服又有品位的小方法1.断舍离掉家中不需要、不适合、不舒服的物品。2.用“二八原则”挑选装饰物,即八分隐藏,两分展示。展示出来的物品,可以是百看不厌的装饰摆件,也可以是富有生活印记的暖心小物。3.选择线条简洁柔和的家具,无须太多细节。4.选择现代与传统元素结合的家具,丰富家的层次感。5.在日常家具里,挑选一两件黑色小家具,比如边桌、烛台等来摆放,会提升整个家的质感。6.添加自然元素。绿色植物与其他富含自然元素的家具,给人放松感。7.选择一幅或多幅装饰艺术画,数量取决于空间的大小。8.在家中装饰画里提取一两种关键色,在抱枕、窗帘和其他家居饰物的颜色选择上,保持与关键色和谐统一。
10.如果你会成为那些你吃进去的食物,那么就请吃最好的东西。请停止吃那些垃圾食品,只吃最有营养、最干净的食物吧。
11.我想每个人都应该找到令自己最舒适的减压方法。我的减压方法是泡温泉。每当把身体浸入温泉的那一刻,所有的痛苦全都烟消云散。
12.灶台台面一角,摆放做饭常用的盐和胡椒。插着绿叶的小瓶,是用完的无印良品精油瓶。其他调味品全部收纳到下方的橱柜中,只有在用的时候才会拿出来。
13.运动赋予他们优秀的体能,以应对多重任务的考验,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社交圈层。
14.力量训练,体会“活在当下”的感觉。
15.睡前把东西复位,归置好,并不需要太多思考。这个小小的仪式,既是让身体放松的运动,也是对空间的尊重。醒来之后,你会看见一个富有秩序感的、令人安心的空间。这就好像我们出门遇见彩虹,心情一下子阳光起来。
16.家人虽然不是外人,但却是和自己不同的人。如果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他人,要求家人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轻飘飘地说一句“都是一家人嘛,这是理所当然的”,会让家人因此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
17..与其改造家人,不如改变自己。
18.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19.以下是朱清时院士推荐的书单:《大设计》 史蒂芬·威廉·霍金 著《平行宇宙》 加来道雄 著《无中生有的宇宙》 劳伦斯·M.克劳斯 著《世界真的存在吗?》 王艳 编选《一种新科学》(A New Kind of Science) 史蒂芬·沃尔弗拉姆(StephenWolfram) 著《超级智能》 尼克·波斯特洛姆 著《人的意识》 苏珊·布莱克摩尔 著《轴心时代》 凯伦·阿姆斯特朗 著《人类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 著《制脑权:全球媒体时代的战争法则与国家安全战略》 曾华锋、石海明 编著
现在父母都重视教育,不管男孩女孩只要能上学,父母都会支持孩子继续上学。尤其是女孩,父母支持女孩往上求学,也是希望女孩毕业后能找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在拘泥于家庭事务中。如果身边有高学历的女性选择回归家庭当全职妈妈,身边人都会觉得很浪费,也替她们父母感到不值,花费了那么多金钱和精力,白白培养了一个大学生,最后不还是在家当主妇。
女性的优秀程度和职场参与度可能成反比
似乎大家都觉得学历高的女性,综合来说都是相对优秀的,以后要是回归家庭围着孩子厨房转,而不是在职场上大展身手真的挺可惜的。但是最近看过一个调查:那就是女性的优秀程度和职场参与度可能成反比,也就是说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反而越容易回归家庭,而不是参与职场。
越是家境好学历高的女性,有娃后越容易成为全职妈妈,原因很现实
据一项调查显示:富裕家庭里,全职太太的比例很高。米国藤校毕业的女人做家庭主妇的是85%,普通学校的是50%。尤其是本身家境就很富裕的女生,在家里支持下上个名校,但是一旦结婚生子还是会回归家庭,全心照顾孩子。越是家境好学历高的女性,有娃后越容易成为全职妈妈,原因很现实。
①女性学历高,找的伴侣质量也高,强强联合,就不在乎女性出去挣得那点钱
女性受教育程度高,往往意味着家里条件比较好,因为读书升学历也是需要成本的。纵观那些富豪家庭的子女,几乎都是国内外知名大学毕业的,而这些不光靠个人努力就行,还要有家庭的财力支撑。而这些人上学接触的都是和自己相同家庭背景的圈层,找到的伴侣一般也不会差,可以说是强强联合。两人结婚有孩子后,男人一般都能养得起家,真的不在乎女人出去工作挣的钱,而且女人有家庭的支持,敢于在家全职,女人在家打理好家庭,做好贤内助,往往能最大程度实现家庭利益最大化。王子和灰姑娘只能是发生在童话中的故事。现实生活中,大都是家族联姻,门当户对,强强联合。
②越是强强联合的组合家庭,越重视后代的教育
女性本身家庭条件好,又找到了一个更高层次的伴侣,实现强强联合。往往这样干的家庭更看重子女的教育,这个责任自然也落到妈妈身上,家庭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就明显了。男的在外应酬打拼,女的照顾家里,培养好孩子,当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而且家族强大根本不需要女人在职场拼搏,对于这些家族来说,培养下一代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再好的家业,继承人不行那后面肯定就不行了,所以那些豪门娶媳妇的时候很看重儿媳的品质,毕竟娶进来的媳妇会影响家族命运。
③本身家境好的女性,娘家有强大的支撑,不担心以后无路可退
本身家境好的女性,娘家有强大的实力,嫁的老公也差不到哪里去。她们眼界和层次就不一样,就算全职在家,也不耽误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参与家庭事业管理和财务管理,肯定不是像普通家庭主妇那样在家带个孩子,操持家务。而且娘家是强大的支撑,她们在家带娃吃穿不愁,就算以后夫妻关系有什么变故,也不会无路可退。所以她们有能力,有底气敢在家陪伴孩子长大。
而那些本身家庭条件比较差,学历也一般的女性,职场的参与度反而相当的高。因为没有家族可以依靠,凭老公一人也难以养家,那么只能参与打拼,成为职场女强人,没有伞的人,只能拼命奔跑。
学历对女性来说是很重要的
①学历提高自己的层次:很多人会说,女性学历再高,本人再优秀又如何,最后还是还要回归家庭,纯粹浪费资源。其实,学历对女性来说很重要的,学历越高,能接触的圈层越高,越容易遇到优质的另一半,实现生活质量的提升。到时候就算全职,也过得是不一样的生活。
②就业机会多:很多高学历的女性,都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暂时全职在家,一心一意陪伴照顾孩子。但是几年后,就会重返职场。而且由于家境好,接触的人脉和资源不一样,就算退出一段时间,也很容易回归,正是因为有了高学历,才让她们的人生有了很大的自由度。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cgf/1152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你看到了什么?
下一篇: 粥,还是牛奶?这是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