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趁兴去游泳,到前台换卡时才被告知因锅炉维修,无热水冲洗,泳池也没开。
我不想做别的健身项目,败兴而归。
万达楼下有个超市,临时起意去买点日用品,正好也走走路,代替游泳消耗卡路里。还没进超市,就被通道里一家瓷器店吸引了目光。
在朋友圈里,我大概算不上最热衷美食(晒早餐)的人,对瓷器是有节制地喜欢而已。
圈里有几个美食达人,不仅擅烹饪,而且照片拍得极好,可以直接做印刷品的那种水准和质量的照片。
有次参加“美食荟”的活动,听雷厉风行说她负责做饭,她老公负责洗碗,最夸张的一次她老公数了数大大小小的餐具一共洗了60多个……每天只看她晒的早餐,就知道她家餐具花样、品类是何等繁多,估计四五个餐柜是不够摆的。
本来打定主意只是进店瞧瞧。和式餐具,欧式餐盘,大大小小的面碗饭碗,造型各异的调味碟,杯子,琳琅满目色彩艳丽的珐琅锅,炖锅,摆件……一瞧不要紧,瞧进眼里就不容易出来了。
克制了又克制,想起老公“以后可别再胡买八买了”的命令……忍不住还是买了四个盘子。
一个白色的正餐盘,想着可以花蛤蒸蛋,可以盛水饺,可以装螃蟹,可以一人食……总之内心有很好的规划。
还选了一个小方碟、一个6寸盘和一个调味碟。想象用它们盛凉拌菜、花生米、豆腐乳、老干妈……一定是色相不错。
花50块钱,店家给仔细包好了,拎着回家,立刻用热水洗过,再用白醋浸泡一夜,就可以用了。
想想就满心欢喜。
现在买餐具通常不会成套购买。很多杯盘碟碗是不经意间淘来的。上次在茶小刘那里买了个干泡碟,我没用来泡茶,放了一段时间干花,又用来盛放干果。
喜欢的瓷器,摆什么都觉得很搭。
偶尔添一两个餐具,花个十块八块,最多几十块钱,也算是以最低的成本满足对生活品质的渴望吧。又不是喜新厌旧,旧盘子旧碗自有他们的用处,新的带来小欢喜,又不是买新家具、新房子。
再说了,“喜欢的就是能量”。花点小钱女人就很开心,为什么不让她们喜欢呢。再说了,还不是为了让家人——好好吃饭。
吃饭的形式,真的是很重要啊。
现在回想一下,是我妈给了我最初的“仪式感”教育。
即便在物质匮乏的时期,我们家吃水饺,也一定是用专门的盛水饺的碟子。那套粗瓷的里面有一圈暗红色花纹的碟子,是她刚到沂州商场工作时买的,遇上大减价,据说才4毛钱一个,只有吃水饺时才拿出来使用。
“秀色可餐”这个成语,我常常觉得指的是餐桌上的摆设。
餐桌美学甚至是家居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
还记得有次汪老师讲课,拿了不同的杯子举例。用一次性纸杯喝水,泡花茶,跟用手感极好的法国设计师设计的玻璃杯,视觉味觉感觉是不一样的,后者可以称得上是享受,前者,项多满足喝水,解渴。
吃面要用面碗。过年要添加新的碗筷。蒜泥要用蘸料碟。牛排要用平盘,包子最好用编织得精细的小竹筐……
我其实也没那么讲究。只是这些年受环境、所阅读的书籍的影响,偶尔也觉得应该往“精致生活”上靠拢。
在经济许可的情况下,不至于活得太过粗糙,也算是对生活“有追求”的表现吧。
再有一个月就到圣诞节了,想起每年朋友圈仅仅是在餐桌上就能体现的圣诞氛围。圣诞主题的餐盘,杯子,刀叉,碗,桌布,圣诞老人,驯鹿摆件,桌布……甚至用黄瓜胡萝卜做出类似松枝的花环,仪式感十足。
我想,小孩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耳濡目染,也会受到美的熏陶吧。
“民以食为天”,一日三餐,食时,是最好的美育机会。
我也知道自己这样东一榔头西一锤子的乱买瓷器,餐桌上的混搭显得杂乱无章,完全称不上餐桌美学。虽然不影响食欲,但可能会影响了审美。
我也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把吃饭的形式主义发挥得更好。
一大拔照片——
生日那天的面
锅子直接上桌时有
鬼姜装在番茄碗里很好看
很多时候,一人食
买杯碟时拍的,杯子当时想当酒杯
一家瓷器店里拍的
一碗镜面鸡蛋羹
韭菜盒子盛在长方盘里才好看
一人食
前年春节买的
连年有鱼~~
推荐阅读
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
跨年需要这样的仪式感
你与美好差之一念
看你的房间,就知道你过日子的本领还需要修炼啊
谢谢亲,帮我点一下,“在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51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人生不会亏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