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人人都是俺老师

六月雪 2023-07-28 01:17:17

1前两天马伊俐在上海戏剧学院参加一个朗读会,组织者拍照发微博称“马伊俐老师”如何如何,有人留言“别动不动称别人老师,她教过你什么呀 ”组织者也是个策划人,毫不客气地给怼了回去。我觉得怼得很有道理。孔子都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家把马伊俐当老师有什么不妥 留言的那个人肯定不是山东人,更不可能是济南人。我15岁时到济南上学,才知道济南人是称呼谁都叫“老师”的。当时,别的地方还多用“同志、师傅”打招呼,跟老师比起来,简直太土了。先生、女士的称呼太书面文绉,小姐又像骂人,阿姨有风险,帅哥美女之类的称呼还没问世……见面客客气气称“老师”,多么洋气。贾平凹写过一篇《我的老师》,“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瞧,人家一个大作家,都能能视三岁半小儿为老师,在那孩子身上看到很多闪光点,何况他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真是越来越觉得,人人都是俺老师。明天是教师节,先祝各位老师节日快乐。称自己喜欢、欣赏、敬仰、佩服的人为老师比较容易,视自己不喜欢、甚至讨厌、三观不合的人为老师,其实也没什么难。关键是我们心里有什么样的信念,愿不愿意在那些人身上、在发生的事情上学习,让自己成长,不论是情商智商还是逆境商。2十几年前,公司组织港澳游。当年提到“香港”俩字,我脑子里总会自动流淌出很多流行歌曲,“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印象最深的,还是一个叫艾敬的女歌手所唱,“让我去那花花世界吧,给我盖上大红章……”当时周围去过香港的人还不多,我有点“去那花花世界”的小兴奋。毕竟是出去玩,不管去哪,不都应该开开心心的吗 还记得有做财务的同事,在团建被问及想去哪儿玩时说的话。她说:去哪都行 只要离开办公室就行,哪怕是去橡胶坝。橡胶坝在小埠东,去城十多公里。同事表达的意思是:只要能出去玩,换换环境,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哪怕是半日游,都很开心。

香港游挺开心的,我们没有遇到很多年后发生的导游联合商家的强买强卖,也没有遇到任何不愉快的事。本来,我就是个信奉“草地开满鲜花,但牛群到那里发现的只是饲料”的人啊。

回来以后,我写了篇《浮光掠影中的香港》,记录在香港的所见所闻。除了给公司内刊投稿,也发在了自己的博客上。当年还没有微信 ,也没有微博。

我至今记得有个网友在那篇文章后的评论。用了很不屑、很不友好的语气,他的意思是:我每天在办公室俯瞰香港,你就去了一趟香港,也值得写

也许,他没有主观的恶意。但给我的感觉很不舒服。

我在网上读到一个台湾作家写“青岛468路,可能是中国最美的公交线路”,专门去坐了一趟。468路公交车走的那条线,我现在也很熟悉了,还是借助人家的眼光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那个每天都能在办公室俯瞰香港的年轻人,看到的是跟我一样的风景吗 我笔下的浮光掠影他感受过吗

在朋友圈看到别人分享的一段话: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

十几年前博客上遇到的那个连一面之缘都没有的年轻人,他是我生命中该出现的人,教会了我什么呢

3

几年前,我在一次会议上跟同事分享提高工作效率的心得。我用五笔打字,五笔输入法里有个“自定义短语”功能,支持多行、空格,最长可以输入300个汉字或英文字符。

我自己在文字处理过程中有个习惯,把所有常用的人名、公司名、合作品牌名甚至是开户行信息、快递地址信息等等,全部设置成自定义短语(词组)。最长的词组是公司简介和企业文化信条等等,字数都在二百字以上。就是说,我只需要用4键,就能一下子打出二三百个字。

到现在为止,我也以为这是个很好的职业习惯。而职业习惯的第一条,就是“追求效率”。

我知道6070后的同事大都用五笔,有的人打字很慢,就跟大家分享了这个技巧,并投影做了演示。在会上,有同事很高兴地在电脑上实践,也有个总监很不屑,当众质疑:这个有什么用 那要是换台电脑怎么办

我说:现大家都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办公,一般不会用别人的电脑;换电脑的话,可以导出词库再导入新电脑,很简单……

那个总监后来有没有尝试在他的电脑上设置“自定义短语”,我不知道。他的不屑一顾和不友好的态度,的确让我心里很不舒服。

喜欢写点文字的人大都喜欢跟别人分享。看到好书想推荐给别人,看到好文章想分享……前几天有篇 文章是关于Excel技巧的,里面有几个小技巧是我以前没用过的,也迅速推荐给了一个Excel使用比我还不熟练的同事。

分享一种高效办公技巧给同事,并非好为人师。

那个前同事、总监,也是我生命中该出现的人,又教会了我什么呢

4

人人是吾师。

也许,他们是来教我“没有人有义务顾及你的感受,没有人有义务对你好”的那个人,是教我“要试着接受别人的恶意”的那个人,也是来教我“不要随便表现你的优越感”的那个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样一想,就释怀了。就觉得人人都是俺老师了。

写文章跟别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不期望所有的人都会认同;有好的工作方法和技巧跟别人分享,也不期待别人都会接受……所有的,所有的别人的表现,都是人性。

网上流传过一封香港电台主持人梁继璋写给儿子的一封信。这位父亲在信中写到:“在你一生中,没有人有义务要对你好,除了我和你妈妈……看透了这一点,将来你身边的人不再要你,或许失去了世间上最爱的一切时,也应该明白,这并不是甚么大不了的事。”

我也曾在女儿跟同学有矛盾时开导她,“没有人有义务对你好”。潜台词是“你别期望人人都对你好。”

有个女同学经常拿她的尖下巴做文章打趣,在同学面前质疑她的下巴是整容整过的,让她别不承认,甚至嘲讽……她很受困扰,后来把那个同学的各种联系方式都删除了。

我对她说,在你这个年纪遇到这样的同学,其实是件好事。你得把她当老师,也许她就是来教你一些事的,不是每个人都对别人友善友好,你不要做她那样的人;一旦遇到这样的人,你也要试着接受——对方就是那样的人,怎么对待对方,取决于你自己。

不要觉得受伤害。只有弱者才会发出“他(她)为什么要这样对我”的疑问。你能管理和控制得了自己,但无法管理和控制别人怎么对你。

把别人都当成老师,觉得别人都是来给自己上课的,就会有平常心,就不会跟自己过不去,更不会跟别人过不去。

如此这般,就像一首歌里唱的,“这世界,会变得,更美丽。”

推荐阅读:“试着原谅人生的平凡”那些年遇到的好老师“老师就像摆渡的船夫”各位老师好,帮学生点一下 在看 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77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