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信任,又不信任,人生真是太难了

祝由师 2023-07-28 01:16:17

1这个夏天在青岛住的时间比较久,体会了一把朋友们说的潮热。有个朋友住在老小区的一楼,天气晴好时就会把被褥家什拿到阳光下曝晒一番,怕潮湿到会长毛。有天她把一个单人床的铺板也拿到外面见太阳,晚上忘了收回,隔日就不见了。我说那排骨架铺板看着很像快递打包用的木架,大概让人当废品收走了吧。就手写了一纸寻物启事,让她贴到晒铺板的位置。隔了一天,床板果然被送了回来。以为丢了的东西还能找回来,这种感觉真好。觉得人与人之间还是可以信任的。以为会丢的东西还原地不动,骑自行车出去没上锁,电动车没花钱寄存,包包落在车筐里……东西还在,没被顺走骑走丢失,就像捡了大便宜,就想高歌:社会风气就是好啊就是好,世上还是好人多啊好人多。有次一个新客户的款还没到位,包已经打好,快递员恰好来拿别的快递,我就一并给寄了出去。其实也是心有忐忑,怕那笔钱收不回来,甚至打算好,如果货款收不回来,就自己背上,算交了个学费,反正款项也不大,学费也交得起。还好,客户是值得信任的客户,看到快递单号就把款打过来了。……不止一次,我觉得自己是很容易信任别人的。遇事会尽量往好处想。不止一次,我又觉得自己的信任感是有问题的。人生状态,果然像木心说的,“时时刻刻的不知如何是好”。2办公室在小区一楼。窗外有个小花园,草木茂盛,爱护花草的温馨提示牌在太阳下闪着光。几乎整个夏天,窗户都四敞大开。有风吹过,有人偶尔路过,有时可能是物业上打扫卫生的工人,有时可能是去采摘无花果的左邻右舍……有天我还看到一只猫探进半个身子,好像要跳窗进来,见我也在注视她,那猫一转身就跳了下去,消失在草丛里。办公桌紧挨着窗户,与擦窗而过的人真可谓近在咫尺。虽然推拉窗外有防盗护栏,但伸出或伸进胳膊完全没有问题,我经常担心放在桌上的笔记本电脑,充电的手机,太阳伞,钥匙,书本……会被谁顺手牵走。每每离开,哪怕到别的房间倒杯水,去个洗手间,接个快递,出去吃个饭……都隐隐担心。有这份担心,就一定会把窗户锁紧,窗帘拉上。如此这般,也会暗暗检讨自己对人、对事、对这个社会的信任,可能有问题。3上次回家,我爸送来一大袋饼干。那是他和我妈在某机构做理疗时被推销的,说是羊奶制品。我一边吃一边怀疑:这是羊奶的吗 这里面有羊奶吗 这里面有奶吗 这能吃吗 这包装上怎么连QS标志都没有 ……QS有人翻译成“去死”,当年的三鹿也都是印着QS的啊。我真的真的,无法全然地信任某些商家。女儿网购一箱食品,商家还附赠了一袋鱼饼,加了冰袋包装。我看了看包装上的说明文字,看到至少二十种添加剂的名称,直接给扔进了垃圾筐。告诉她以后再也别买这些东西。在吃的方面,我的人生经验是:老祖宗没吃过的东西,不是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东西,没有经过时间验证的东西……轻易不要吃。我真的真的,无法全然地信任某些商家。看到我晒的早餐里有藜麦,朋友问我在哪儿买的,多少钱。发了链接给她,才知道她问的原因是父母买的藜麦每斤近百元,某机构推销给老年人的,说他们销售的才是真的,别处买的都是假的,用小米冒充的。我真的真的,无法全估地信任这样的商家。他们对老年人心理和信息不对称特点的本领,真是登峰造极,也无所不用其极。4我经常觉得生活是美好的,是处处可见小欢喜的,世界上还是好人多的。我也经常觉得人生真是太难了,是处处充满危机陷阱,需要在信任问题上消耗很多内心的。有美好,也有丑恶;有善良,也有邪恶;有光明,也有黑暗;有微笑,也有哭泣;有信任,也有怀疑;有大刀阔斧,也有战战兢兢……大概,人生就是这样的;大概,这就是人生吧。我爱这人生,让我们都活久一点。好好看看,把这人生看个清清楚楚,看个明明白白。推荐阅读:为别人着想,是一种能力小欢喜周末愉快,谢谢一下 在看 哦

表达不信任的经典句子

1、我永远不会在我不信任的人面前哭我知道她安慰我都是假的。

2、讨厌不被信任的感觉。冷的不仅是天气,更是心凉。

3、静坐常思已过。很多事还是弄不明白,不被信任真的让人心里不痛快。乱遭的事都应付不了,难成大气啊。

4、别人不相信你,不要怪对方对你不够信任,而是怪自己没有能力让她信任。

5、有些事你以为过去就过去了,可是它仍盘旋在你的脑中,时不时蹦出来。失去的信任也很难再找回来。

6、因为年轻所以很多时候不被信任能力。说话小心翼翼,想认真提出点建议还总被忽视。这导致我有时候工作情绪真的很消极。

7、公众的信任不能随便托付给人,除非这个人首先证实自己能胜任而且适合从事这项工作

8、不被信任,被怀疑人品,感觉真是心凉。靠自己的努力逃离这个环境吧。

9、我们还是太年轻。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带着盲目的信任或者盲目的不信任。

10、信任于我而言是最重要的东西,一旦失去就再无余地。想不通的事情就别想了,费心费神,恶心的人恶心的事。

11、当女人不再与你分担苦恼和麻烦,她已经不信任你了。

12、你把信任给予你爱的人,但是真正值得你信任的人,是那些当你不够爱他们,却仍然能和你共度难关的人。

13、在意,不被信任,就感到沮丧。不在意,不被信任,流进鸿沟里。我好了,心干干净净。好困,晚安,爱自己。

14、无法原谅欺骗,对谎言的容忍度为零,被欺骗一次就彻底永远的失去信任。可是,人性本来就经不起考验,活得太通透真是一种悲哀。

15、信任与不信任,就在一念之差,如果你欺骗,我对你的的信任会完全瓦解!

16、我一向多疑,请原谅我的不信任,因为我太害怕被欺骗和背叛。

17、爱情有信任和承诺,当信任信任有了却承诺不起,而承诺的起信任却没了!

18、如果你信任我,就不需要我说什么,也不需要费心求证。因为你的心会告诉你,这种事我不屑于做。

19、我们的平庸,似乎也正是我们从来不敢赤裸裸地面对自己,对于我们的内心世界缺乏持久的关怀和信任。

20、不被信任的感觉就是,你正努力的为他做一件事,他却觉得你在背着他干对不起他的事。

21、要做斗士,便必须在别人不信任人的时候信任自己。

22、别人不相信你,不要怪对方对你不够信任,而是怪自己没有能力让她信任

23、都说信任就像一张纸,一旦皱了,就算重新抚平,却还是有抹不掉的痕迹。

24、有一种美丽叫信任,它美丽着人们的心灵,美丽着每个不起眼的角落,美丽着这个大千世界!

25、冤枉的滋味,我试过,他不信任你,所以总是被冤枉。

26、你一直怀疑我,我就问你为什么一直不信任我。有错吗。

27、夫妻之间最大的破产就是不被信任,被怀疑!心凉时,无需过多的解释,只要问心无愧就好了!

28、我们在一起快一个月了,他从未给过我所谓的安全感,还说我不信任他,谁懂。

29、直到满身伤痕,才知道我们最大的悲哀是互不信任。

30、去信任另一个人,除非你能证实那个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权受到另一个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证实不值得那个人信任。

31、不是不肯信任,而是不敢再信任,因为这辈子的信任全都用在你身上了

32、信任有如一杯好茶,淡而不涩,清香而不扑鼻,缓缓飘来,细水长流。

33、多一点信任的目光,脚踏一方诚信的净土,就可浇灌出人生最美丽的花朵,就造起人生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35、不被信任的感觉真是糟糕透了,还是家人……太糟糕了,我以为我走出那段日子,原来我还在原地转圈啊。

36、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对于自己的能力永远不敢充分信任,甚至自己认为必将失败无疑。

37、你可以不被理解,甚至可以不被期待,但绝对不可以怀疑你自己。

38、真的爱了,会吃醋,真的想了,会流泪,我怀疑你,不是不信任你,傻瓜。

39、信任真他妈的重要,两个人一旦不信任对方了,就别想好好过下去了。

很想信任别人但做不到是我的错吗?



我们的沉默源于我们对信任他人的真实渴望。和公司建校团社的时候,我们经常会玩一个“建立信任”的活动,就是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往后倒,下面的同学或者同事会一起接住他。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信任。


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论调:谈恋爱的时候,相互信任是基础。如果我们不信任对方,我们就谈不上爱情。


但是,谁不是一边说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信任,一边苦口婆心地劝别人不要傻乎乎甜甜地轻易相信别人呢?有太多关于互相伤害和欺骗的故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出现信任问题。信任别人,哪怕是最亲密的家人、朋友或者爱人,似乎越来越难了。明明想信任别人,可就是做不到。这是我们的问题吗?


我不相信你会留下来,所以我得先把你推开。


其实不信任陌生人也没关系。我们从小就被教导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对陌生人无条件的信任本来就很少,不值得表扬。但如果一个人已经被熟人背叛或抛弃,可能会对信任造成更深的伤害。


我一个朋友对分离很敏感,总怀疑身边的人会嫌弃她。


她很敏感,只要朋友对她稍有敷衍,或者表现出最近除了她之外又有了新的闺蜜,她就会找借口和对方大吵一架,或者选择做其他事情让关系恶化,甚至直接疏远对方。


后来我才知道,她曾经有一个很靠谱的朋友,最后因为各种矛盾和她分手了,和她分手后用鄙视的态度对待她。从那以后,她在感情上一直很不安。


有一次,我和她聊天的时候睡着了,没有回消息。第二天我解释的时候,她不理我。


我试着问她有没有误会之后,她小心翼翼的问我是不是生她的气了。如果我不想和她说话,我可以直接告诉她。


“我怕对方先走。如果真的不再是朋友,我宁愿先离开。”


重建信任三部曲


信任有两种:一种是无条件的信任,也就是俗话说的“傻傻天真”。这样的信任是盲目的,容易被摧毁。


另一种信任是有条件的信任。经过仔细的探索、判断和验证,逐渐形成的信任会更可靠、更牢固。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有条件地信任他人,你可以尝试这些方法(Catlett,2017):


1.提高对自己的认识。


比信任别人更困难的情况是“不知道能不能信任他”。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先试着全面了解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先培养对自己的信任。


当我们能够相信自己的价值观、感受、信念、判断和决定时,我们就能知道什么时候可以选择相信别人,什么时候需要保持警惕。


2.在交流中保持开放的心态


如前所述,在交流中,我们可能会选择注意符合我们内心怀疑的迹象。


比如,一个朋友告诉你,他最近很忙,没时间约你吃饭。我们可能会理解对方因为内心的不安而想要疏远自己。


要想避免这一点,就需要在沟通中关注多种信息,不仅要察觉那些对自己不利、引起怀疑的信号,还要察觉那些代表信任和接纳的意思。


以一个朋友说最近太忙没时间为例。对方可能希望这段时间两人的关系稍微延长一点,也可能考虑到我们的感受,希望他不要因为忙而冷落对方。


3.重新理解内心的疑惑和焦虑


最后,你无法真正信任别人,这很正常,也可以理解。


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不应该要求大家互相信任。很难去信任别人,有时候是为了给自己多一层保护,不一定比一个容易信任又敢于受伤的人生更糟糕。


知道诚实和信任可以成为一种选择就足够了。


有些怀疑是健康的,可能是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或者有真实的证据指向背叛和欺骗。


而另一些人是盲人。在盲目怀疑中,我们被内心批判的声音所控制,我们以非理性的态度怀疑周围的一切关系。


被好朋友背叛的朋友告诉我,她心里好像有个声音在说“他没有真的把你当朋友”“别傻了,他不在乎你”。这些声音让她很难真正接近朋友。


试图区分我们内心的怀疑是有道理的还是盲目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在什么条件下信任他人。我曾经看过一个TED演讲,叫做《脆弱的力量》(脆弱的力量)。它传达了这样一个宗旨:敢于受伤,在关系中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会让你更接近人性的本来面目,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缺乏包容心,很难信任他人,是心理原因还是性格问题?

01缺乏包容心的可能表现

生活中你是不是这样的人:

受不了别人的缺点,一发现别人有缺点,立马想回避,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不是因为利益需要,一般处于内心回避交往的状态。

在亲密关系中,经常指责、嫌弃对方,对对方有很多的不满意,并因为这些不满意而感到不顺心;

在关系中,你只能做那个被包容的人,而无法包容别人,所以一旦遇到同样跟你不够包容的人,容易针尖对麦芒,容易遭遇人际矛盾与人际冲突;很容易发现别人的缺点和不足,并且因此厌恶别人;说话刻薄,心胸不够开阔,俗称小心眼,有时容易嫉妒别人;孤傲,不合群,孤僻,融不进人群,很难和人敞开心扉交流。

以上这些特征被堆到一块,是因为出现这些问题可能都是因为一个原因引起的:缺乏包容力。

02什么是包容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包容的定义,在中,包容心是指接纳不同的意见,包容相异的想法,能全方位的考虑问题。

包容有2个特征:一是共存;二是允许不喜欢的东西存在。

这些东西对我们存有某种“敌意”,也可以说是我们对他们存在某些敌意。所以那些没有敌意想象的人就会有比较强的包容心,可以允许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存在。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存有浓烈的敌意或持有非黑即白思维的话,那就很难对别人有包容心。

03没有包容力是怎么回事?

一个没有包容力的人心理发展程度可能处在如下水平:

1、无法对自己包容

无法包容他人的本质其实是无法包容自己。早年生长过程过于严苛的孩子内心缺乏温柔宽容的养育者形象,在错误和缺点上没有被宽容过。这样长大的人,必定无法与缺点共存。所以无法对自己包容的人本身敌意是很重的,对外表现是对不满足于自己标准的人的浓重的敌意,这个在亲密关系中更为常见。准确地说,缺乏包容力的人本身是对自己缺乏足够充分的认同的,他们对自己的认同是有条件的、防御性的认同。比如拼命维护自己的价值体系,维护自己所谓的优点。

2、弱者思维

每个人都是由孩子长大的,在早年孩子跟养育者构建的关系中,孩子是处于弱势的。一个孩子长大的过程,就是心理上,从弱者小孩——由别人负责、别人判断、别人提供是非的明证、别人承担,走向强者大人——自己负责、自己判断、自己承担的过程。很多人缺少了这种成年人的转换意识和成长顿悟,依然会停留在“小孩思维”的阶段——依靠别人负责、判断、承担。对于成人来说,自我选择、自我承担、自我负责才是最重要的,成人要往后再发展一步:弱者思维的人会停留在分对错、好坏的阶段,他们容易理想化别人,默认为别人有能力来满足他们。意识到我们跟对方的关系并非再是小时候孩子跟父母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关系——对方跟你一样,并非完人,我们就能发展出包容力。

3、处在证明自己的误区里

人之所以不愿意自我负责、和承担,是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还停留在向自己的父母证明自己的阶段。其实是渴望被完美他人肯定,从而证明自己是完美的,可以被接纳的,是好的,不是坏的,不是有问题的。这世界上没有不好的人,只有千差万别的人求同存异的共处模式,根本不存在太多你好、我不好、你对我不对的对立。不再盯着自己的缺点,也就不会觉得别人的缺点碍眼。

04容易被别人的缺点伤害

容易被别人的缺点伤害的人,本质上还是跟别人之间缺乏界限,也就说缺乏区分“你的”和“我的”的能力。缺乏这个自我的过滤过程,人就会直接被外界所左右,成长需要长出这个自我过滤过程。

05如何发展出包容心?

1、了解自我,了解他人,了解世界

当我们对自己了解不够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活在某种想象的世界里,而了解自己的最快的方式是跟不同的人打交道。

没有包容力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容易根据自己的标准排斥别人,所以他们只能跟少数人交往。一种好的办法就是悬置对别人的评判,多和自己不熟悉和讨厌的人打交道,先不要去讨厌他们,排斥他们。任何一个人,只要你了解到他足够深,足够多,你都会发现他并非像你想象中的那么讨厌,当然也并非像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每个人都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世界。

2、过多的评判别人是一种防御性的适应

缺乏包容力的人很容易评判别人,而评判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凸显自己,也就是证明自己的价值,通过否定别人来肯定自己,这样的适应本身就有点扭曲。

所以,要增强包容力,还要去检查自己的能量来源:是通过否定别人来肯定自己吗?自己跟别人之间是你好就是我坏的关系吗?

如果这种模式很多的话,除非我们比对方多很强的优越感,不然我们一定不会包容他的。

3、跟不好的自己和解,发展出对自己的包容心

这是问题的根本,只有跟自己和解,接纳自己所谓的糟糕的一面,才能理解和接纳别人所谓糟糕的一面。

也就是发展出一个温柔、耐心、宽容的形象,替代掉早年严苛的养育者的形象,学会慈悲。

这个自己做不到,建议找咨询师,在一段长期的咨询关系中去培养。

4、辩证地看待所谓的好坏、对错、糟糕还是不糟糕

所谓的好坏、对错、糟糕还是不糟糕,只是我们衡量事情的一个维度,当我们长大,我们会逐渐意识到,衡量人和事的维度要复杂的多,多元的多。

如果我们执着于单一的标准就容易陷入到独立的思维里,出现所谓的“非黑即白”的模式。

我们内心能容纳的判断标准越多元,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就会更自由,视角会更广阔,容忍度也就会更高。

所以,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本身也是一种思维升级,能有效的破除“我执”。

最后,要从弱者思维、证明自己的思维里走出来,肯定自己,接纳自己,我们排斥异己,是因为我自己孱弱。

越能包容别人的人,越能接纳自己。认同别人的前提一定是更能肯定自己。

每一种不包容背后其实是对自己无能的无力。看到这一点,方可去改变。

愿你最终长出一颗包容之心。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7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