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一生中最后悔的事”

健康管理师 2023-07-28 01:13:39

当年。

我已经意识到,每次我写下“当年”这两个字,思绪就会回到至少十年前,甚至是二三十年前了。想想,也真是可怕。

当年,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比利时《老人》杂志的调查,就把那个豆腐块剪了下来,贴在了剪报本上。

那时电脑还没普及,复制粘贴的概念也不像如今深入人心,在报刊杂志看到有趣有用的资料,就会剪下来。

之所以对那份调查资料印象深刻,一是我记性真的很好,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做剪报时的我还很年轻。对“老”这件事,虽无所感、无所知,却也知道:老,是每个人的归宿。

我其实也是想也想提醒自己:当你老了,可不要后悔哟。

那则剪报的内容是这样的:

比利时《老人》杂志曾在全国范围内,对60岁以上的老人开展了一次题为“你最后悔什么”的专题调查活动。结果是——

72%的老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以致事业无成。67%的老人后悔年轻时错误地选择了职业。63%的老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够或方法不当。58%的老人后悔锻炼身体不足。56%的老人后悔对伴侣不够忠诚。47%的老人后悔对双亲尽孝不够。41%的老人后悔选错了终身伴侣。36%的老人后悔自己未能周游世界。32%的老人后悔自己一生过于平淡,缺乏刺激。11%的老人后悔没有赚到更多的金钱。

我对这样的调查结论向来是持怀疑态度的。

就像“幸福指数”调查一样,你访谈的人群基数有多大 如果只访问了一个大爷一个大妈,俩人齐声说生活在某城市的幸福指数很高,就断定此地居民100%感到幸福,显然是不科学的。

有观点认为,千万不要迷信百分比。某机构有个调查,说美国一所大学,某年毕业的女研究生50%嫁给了导师。调查显示,这个百分比是正确的。不过该大学当年只有两名女研究生毕业生,其中一人确确实实嫁给了导师。

比利时是不是真的有份《老人》杂志权且不说,这个调查结果是不是在全世界有普遍意义,是否能代表中国老人,都应该打个问号。

我是在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并主演的影片《骡子》时,想起那则剪报的。

片中,88岁的伊斯特伍德扮演一名运毒者,贩毒集团称这种人为“骡子”。

他破产、独居、离异,一生中错过女儿所有的重要仪式,包括婚礼,女儿长达12年半不跟他讲话,妻子也视他为陌路。偶然得到一份只需要开车的工作,他像过去培育鲜花一样,完成得非常出色,运输的毒品也越来越多。

也许人生到了终点,更会进行反省。厄尔告诉缉毒局特工,人生最重要的是对家人的陪伴。他“一生中最后悔的事”,大概就是没有很好地陪伴家人,只顾着在外面风光应酬浪得声名。

他的一生中,大概有无数那样选择的时刻,在回家和离家之间。在最后一次运毒时,他再次面临选择:是去完成任务,还是回家陪伴病入膏肓的前妻。

他选择了家人。大概也由此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获得了妻女的谅解,找到了内心的安宁。

他在法庭上认罪,放弃了律师为自己的辩护。对这个结局,我只看到他的臣服,说“这么大年纪,选择认罪,进监狱还能继续养花,至少有人照顾……”我女儿则道:“他那是敢于承担责任好吧!别忘了他是军人出身,他身上有一种精神……”

回到“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比利时《老人》杂志的调查中,并没有“陪伴家人”这一选项。

占比最高的,“72%的老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以致事业无成。”也许是基于成功学或励志的需要。

占比最低的,“11%的老人后悔没有赚到更多的金钱。”难道是说在所有的人生可选项里,赚钱其实是最不重要的吗

前段时间我去一家养老机构做调研,更相信王尔德说的:在我年轻的时候,曾以为金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现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确如此。

《骡子》这部影片中,老爷子伊斯特伍德明明白白告诉观众:把时间和精力拿来陪伴家人才是最重要的,其它的,都是浮云。

出生于1930年的伊斯特伍德已经89岁了。他在88岁高龄还能导演、主演这样一部影片,真真让人相信世上是有“宝刀未老”这种事的,虽然他的容颜,已然有了岁月的痕迹,已然不是《廊桥遗梦》和《百万美元宝贝》中的男主了,但身材依然是好的。

也许每个人老了,诚实地回想往事,都能找到至少一条“最后悔的事”。

趁我们还没到八九老十的年纪,还是要努力减少那些可能的后悔才是。不知道怎么做,参照比利时的那份调查也好:努力做事,选择好自己的职业,教育好子女,锻炼身体……多赚点钱。

这样,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会因碌碌无为、甚至连家人都无暇陪伴而羞愧。

推荐阅读:两情若是久长,必须朝朝暮暮给爱情加点钱更容易地久天长你对我说关心的话,都像在熊我,请问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谢谢在看转发分享~~

孙权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是哪三件,都造成了什么后果和影响?

在《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谓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由曹操对于孙权的赞美不难看出,孙权在东汉末年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帝王之才。



然而,即使是这样的一个人,也有着自己后悔的事情,孙权一生中就有三件后悔的事情:睡错一个人(娇媚性感的潘夫人),结错了一门亲(将妹妹孙尚香许配给刘备),杀错了一个人(杀陆逊)。

潘夫人本是罪臣之女,因而被送入宫中做奴隶。有一天,孙权在宫中溜达之时正好看到了潘夫人,并惊艳于其美貌,因此将她纳入了后宫之中。



潘夫人也是个很有能耐之人,虽然此时的孙权已经年老,但是潘夫人还为其诞下了一位儿子孙亮。由于“母凭子贵”,孙权将潘夫人立为了皇后。潘夫人却也是个颇有野心之人,以吕后为楷模,她先是让孙权放自己姐姐出宫嫁人,然后多次向孙权献媚,从而诬陷加害其他众夫人,企图独享孙权,同时此人对于下人也是极其刻薄,因此最终死在了宫女的手中。娶得如此蛇蝎女人,怎么能让孙权不后悔呢?



刘备在窘迫时,向东吴“借”荆州以栖身,休养势力,但事后却不归还了,孙权再三索要荆州无果,周瑜便为其献了一计:利用孙尚香与刘备联姻从而将刘备控制在江东,伺机杀害刘备,即“假招亲扣人质”。

但这个计策被诸葛亮识破了,他安排赵云同往,同时通过吴国太来保障刘备的安全,最终孙尚香真的嫁给了刘备,而荆州依旧没有归还。孙权和周瑜甚至被世人嘲笑“赔了夫人又折兵”,因此对于这件事,孙权有一肚子的苦水。

在吴国中,有一位可以与诸葛亮相媲美的谋士,此人为孙权打下了许多的胜仗。在荆州之战中,陆逊写信恭维关羽,从而麻痹了对方,同时名吕布偷袭关羽,使得东吴得以擒杀关羽。在夷陵之战中,陆逊火烧七百里连营,大败蜀军,甚至连刘备也在不久后去世。在石亭之战中,陆逊击溃了曹魏部队,大将曹休回国后不久也去世了。由此不难看出,陆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然而这样的一个人却被孙权逼死了,这是为何呢?



其实还是因为陆逊在晚年之时卷入了孙权立嗣之争,此人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坚决站在了太子一边,这让孙权怀疑他和太子早有勾结,因此得罪了孙权,再加上此时的陆逊在江东威望颇高,甚至超过了自己,这让孙权感受到了危机感,于是他假借听信谗言之名杀死陆逊。

陆逊死后,孙权其实十分后悔,他曾经召来了陆逊的儿子陆抗,对其说道:“我以前因为听信谗言,有对不起令尊的地方,这是我的过错。”说完不久,孙权便去世了。

白居易一生中最后悔的事,写了一首诗,逼死一代佳人

说起名妓,杭州人知道苏小小,成都人知道薛涛,而徐州人则对关盼盼情有独钟。 与其他名妓不同,关盼盼的名声跟她的死密切相关。 很多人说,关盼盼是被白居易逼死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件事情,还是要从关盼盼十三岁那年开始。 关盼盼本是江苏徐州一书香门第家小姐,后因父亲发现了某个大臣的秘密,惨遭灭族,父母惨死,而关盼盼则被卖入青楼。 豆蔻年华,不得不沦落风尘,可说是人生一大悲事。 关盼盼出落地亭亭玉立,精通琴棋书画。最有名的事迹,就是她小小年纪能够一口气唱完白居易的《长恨歌》,可以看出,她是白居易的铁杆粉丝。 她有着过人的才气和婀娜的舞姿,很快,关盼盼的门前挤满了青年才俊,但她却从未真的把他们放到眼里。 她在等待着自己的真命天子,很快,他出现了。 唐宪宗元年,张愔出任徐州太守。 是夜,他举办了隆重的宴席,邀请到关盼盼为舞者。 关盼盼惊艳四座,张愔气度不凡。 美人与名士,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张愔为关盼盼赎身,娶她为妾。 一次邂逅,让乱世碾压中长大的关盼盼感受到了家庭的快乐。 偶然的机会,关盼盼见到了白居易。 张愔作为徐州东道主,邀请白居易来家中做客。 关盼盼自然十分欣喜,酒宴上频频斟酒,献舞。在偶像面前表演了自己最爱的《长恨歌》,白居易看了赞叹连连,仿佛看到了当年倾国倾城的杨玉环一般。 诗人一高兴,大笔一挥,写下这样的赞美诗句:「 ”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 这可是非常高的评价,也让关盼盼一时之间名声大振。 追星追到这个程度,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了。 其实,人生道路上有几个标杆性人物,是件好事。但是如果这杆子立歪了,人找错,那么就是比韩剧还要残酷的现实。 关盼盼怎么都没有想到,下一次和白居易见面时,自己的丈夫张愔已经过世了。 所谓树倒猢狲散,张愔一死,一家姬妾很快各奔东西,一点情面都不留。 只留下关盼盼一个人,难忘旧情。要为张愔守节,她只身移居到丈夫为自己买下的别院。跟随她的,只有一名老仆人。 关盼盼每日里素衣素面,写字读书,再不化妆,再不着彩衣,窗外流年如梭,春盛秋衰,已经跟她没有任何关系了。 关盼盼的举动,实属难得。 特别是在大唐开放的风气下,当时即使是正妻也不必守节,在夫君死后一嫁再嫁的大有其人。 所以,关盼盼的坚守,成为一桩美谈。 这件事情传到了白居易耳朵里,大受感动。他看着关盼盼寄给自己的诗稿: 其一: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 *** 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其二: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理剑履歌尘绝,红袖香消一十年。 其三: 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琴玉箫无愁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无一句不是描写相思无望,万念俱灰的心境。 大诗人回忆起当年他拜访这对小夫妻的情景,当时自己正处于仕途上升期,两夫妻恩恩爱爱,春光无限。而如今......他不禁黯然神伤,感叹物是人非。 他又提起笔,赞美关盼盼和张愔的爱情: 其一: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其二: 钿带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起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一十年。 写完之后,觉得不痛快,为了表明立场,他头脑一热,又补充道: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这下就出问题了,前两首本是赞扬与同情。而这后一句,笔锋一转,突然告诉人家:你家丈夫坟头的白杨树都辣么高了,你关盼盼怎么还没有随他去呢? 关盼盼本就悲痛不已,现在倒好,白居易推了她一把,让她更加绝望。 关盼盼又羞又恼怒地说:「 ”自从张公离世,妾并非没想到一死随之,又恐若干年之后,人们议论我夫重色,竟让爱妾殉身,岂不玷污了我夫的清名,因而为妾含恨偷生至今!” 随后,竟大门不出,开始绝食。 十天后,这位如花似玉,能歌善舞的一代佳丽。终于在燕子楼上香消玉殒,弥留之际,她留下一诗: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 看到她遗容的人无不悲叹:本来好一个美人,死时竟然骨瘦如柴,惨不忍睹。 有人说,这是她在怨恨世人的污言秽语。也有人说,这是在讽刺白居易的思想陈腐。 至于白居易的那首诗到底是不是让她殉夫的意思,很难讲。也有可能是他可怜关盼盼死后还苦苦守节,出于同情,才说出那句,你这样不如死了算了。 不管怎么样,关盼盼的死跟白居易是脱不开干系的。 而白居易本人对这件事,也是无法释怀。 公元820年,关盼盼绝食而亡的讯息传到白居易的耳中,诗人深感震惊,愧疚不已。 作为笔者,他忽视了文字的力量,以至于害死了一条人命。作为偶像,他没有以身作则,一面要求女子守贞,一面自己又留恋烟花之地。作为男人,他更没有尊重妇女的权力,最终伤害了一个失去丈夫脆弱的心。 异时对南楼夜景,为余浩叹,也是无可挽回。 晚年,白居易在洛阳香山,自知时日不多。便特意遣散了众姬,恐怕就是为了怕她们重蹈关盼盼覆辙吧! 只是,秀水碧波,日月昭昭,也终究是佳人不再。 - END -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76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