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不让“我们”亲家见面……好像做不到啊

夏枯草 2023-07-28 01:00:28

女儿10月份要出国读书了。自己联系了租房,也找到了室友。是她读预科的同班同学,济南人。

我说,找个时间约你室友的父母见个面吧 一起吃个饭,认识一下。

言外之意,你们这一去,也是不远万里了,可能会同居一室几载。双方父母见个面认识一下,加个微信,虽然可能大半年甚至一年见你不着,我这心里也有个着落不是……

在企业里做过HR的都知道,新员工入职填写的登记表里,通常还会有一栏“紧急事件联系人”。那么父母在你远游了,我们能认识一下你身边的人,以及身边人的家人,心里也踏实点不是

女儿说:哎呀,没那个必要。

后来又提一次,她又道:哎呀,到时候再说……还有好几个月呢。

我也觉得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建议)可能有些唐突,也不知道人家父母愿不愿意,是不是也有“跟女儿室友的父母”见个面的意思。但人家若提出来想见个面认识认识,我断然是求之不得,屁颠屁颠的。

女儿去住集体宿舍时,我肯定也是问过她的:宿舍里几个人啊,家是哪里的,等等。慢慢的,虽然没见过她的几个同学,也耳熟能详了她们的名字,大概的家庭状况。

学生时代的室友,不管同室的三五人还是一人,终归只是相伴三五载。虽然当下的中年老母没有“手中线”,也不再密密缝制“身上衣”,但那份牵挂,千百年来恐怕是一样一样的。

想多了解一点她学习生活的情形的这种心思,也算是人之常情,想来也是很容易被理解和感同身受的吧。

这几天,Papi酱“结婚5年至今,两家亲家都没有见过面”的消息成了热点。我很喜欢她,觉得她真是“一个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的女子”,每次看她的短视频,都能笑出声来,佩服人家到底是中戏科班出身的啊……我去看那部评分并不高的《妖妖铃》,完全就是冲着有Papi酱出演的角色。

在一次综艺节目中,她说自己,“恋爱10年,结婚5年,没跟丈夫老胡回过老家。“相爱10年,结婚5年,过年一直是各回各家。谈恋爱到结婚现在,我们两家的亲家也没有见过。”

Papi酱解释道:她和老胡的婚姻很独立,没喜酒,没婚礼,没蜜月。而对双方父母来说,自己的子女才是最重要的。见不见女婿或儿媳,则是次要的事。亲家就更不需要见面了。

我很少看电视节目,倒是看了很多评论文章,大多对Papi酱的婚姻观和婚姻模式赞不绝口,觉得这才是“神仙眷侣”的模板,才是真正活出了自我,活得爽……有的甚至上升到了“重新定义了婚姻”的这种高度。

果然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一下子就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免不了心有戚戚焉,免不了小小心虚、惊心了一下。

要知道,我可是个连女儿室友的父母都想见见的人啊。啊。啊。

她将来若是嫁人,跟“那个人”同一屋檐下生活一辈子,作为她的爹妈,我们连“那个人”的父母都不需要见一下吗

作为一个未来的丈母娘,不让“我们”亲家(假想中的)见个面,我觉得好像做不到啊。

当然这是一句很负能量的话。我以前接受的教育和经验都告诉我,凡事第一反应不要说“不”,“凡事都有至少三个解决办法。”

我这种年纪,自然会把自己置身到父母的视角看问题,而不是处在谈婚论嫁年龄的小年轻。

虽然女儿不过18岁,信誓旦旦将来可能不结婚,但碍不住……当娘的难免还是会瞎联想一下。

俗话说,“恋爱是两个人的事,但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小时候看豫剧《朝阳沟》,里面有句唱词很亲切:亲家母,你坐下,咱俩啦啦知心话……觉得这种人情味儿,有民间的烟火气息,值得迷恋。怎么好不容易长大了,连跟亲家母见个面都不容易了呢。

Papi酱在电视节目中无意展示的婚姻模式,的确非常有新意,有一定代表性。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模式适合所有人。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发现16岁的儿子可能有早恋倾向,忧心忡忡,怕耽误了学习。我们知道了,站着说话不害腰疼,唆弄着她不妨约人家父母出来见见,让她好好考察一下,以后就是亲家了也说不定呢。

我在一个命名为“丈母娘”的小群里。只有几个人,都是我前同事,以前是QQ群,名曰“长大后长大后就成了丈母娘”。群里的人都家有女儿,是将来要做丈母娘的人。后来她们有的生了二娃是男孩,将来会是别人的丈母娘和婆婆,身兼两职。

最近,我们在群里讨论了“结婚5年亲家不见面”的话题,大家基本表示,“臣妾做不到啊。”

生女若如Papi酱,“集美貌和才华于一身”,坐拥3000多万粉丝,网红,身价数以千万计,独立自主自立更生……随时都可以在网上见到,平时见不见,过年见不见的,又有什么所谓。知道她过得很好就放心了。Papi酱能做到这样,还有一个原因,她现在还没有小孩,此一时。也许彼一时,亲家就会见面了。

咱闺女目前只是个普通人。不排除她将来也会有扬名立万的一天。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万一,万一啊,她真找了个男朋友,不让我们亲家相见,就把婚结了呢

我会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没喜酒,没婚礼,没蜜月……就把自己打发了 仪式都不要了 不是说婚姻的仪式感很重要的吗

见过私定终身、自由恋爱遭受父母强烈反对、偷了户口本去登记结婚的……可这都什么年代了,我会是那种蛮不讲理的人吗 结婚过日子是你们的事,又不是我们的事,我再反对,顶多把丑话说到前头,这点界限还是拎得清的。

我深深地知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上溯两代,我们爷爷奶奶那辈的人,很多还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姥姥姥爷结婚那天俩人才第一次见面呢,不掀起红盖头都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儿……

我也深深地知道,“最深厚的爱是尊重对方的意愿。不是强加于你以为的和你以为的正确的。”

现在越来越知道,我以为的常常并不是我以为的,我以为的正确的也常常并不是我以为的正确的。

如果“你们”铁了心,结婚都不让“我们”亲家见面,“我们”肯定也会面对、接受,转念一想,也会放下。甚至还会觉得挺好的,毕竟还省钱了呢。

相关阅读:

Papi酱人生排序:把自己排在最前面,活更像个人样儿!

妈妈,不用你瞎操心

作为中年老母亲,我就是这样操心的

为孩子操心是父母一生的职责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7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