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二附中公交站牌,无意中看到一个卖小人书的地摊。
我是被散落在摊子上的小人书吸引的。好像一下子被拉回到小时候,在街上看到一个租小人书的杂货店。隐约记得当年租那种小画书是1分钱,一次可以租一本还是几本,就不记得了。
如今的小孩,印刷精美的绘本读物应有尽有,有谁还会稀罕这种黑白绘画配文字叙述故事的小人书呢 那小书摊摆在路边,也就只能吸引我们这些已经人到中年的6070后了吧
我留意到旁边有两个中年男人,好像在跟摊主交涉那成套小人书的价格。觉得颇能跟他们惺惺相惜。
犹豫着慢下脚步,一眼看到《投降派宋江》,就蹲在那里翻看了起来。
我很肯定小时候是看过这本小画书的。清楚地记得认识“投降”二字,就是在这里。当时在读小学二三年级,语文课本上还没学到这两个字。
我还很清楚地记得,当时我在小画书上写过自己的名字,意思大概是向别人宣称,“此书归我有”。名字我是用红笔写的,后来被我爸爸看到,他说:“写人名不能用红笔……”
那时,我已知道人名打上红叉,意味着可能会被枪毙,人名画了黑框,代表着已经过世。虽然我爸爸没明确说明为什么“不能用红笔”,却也知道了一种禁忌。在以后的很多年里,直到现在,我不曾用红笔写过任何人的名字,只怕不吉利。
连环画、小人书这种从前的通俗儿童读物,也算是给过一代人最初的启蒙吧
虽然像很多艺术形式一样,它早已式微了。
我们小时候,不仅物质匮乏,精神也同样匮乏。当然那种精神的匮乏是儿时感受不到、也不可能感受到的。如果有什么读物曾经陪伴过我们的童年,也就是小人书了吧
我拥有过的小人书少之又少。当年全家人能吃饱饭已属不易,大人何有余力顾及到所谓的精神层面 那时,有“成箱子的小画书”的人家,在我眼里就叫阔气。
我人生第一次知道用“真阔气”形容人家富有,就跟小人书有关。
我们家从农村刚搬到邹县时,住在丁阿姨家对面。因为也姓丁,莫名亲近,加之她家里最小的姐姐比我大不了几岁,所以常去她家玩。其实最主要的,是她家里有成箱子的小画书……
小人书几寸见方,巴掌大小,薄薄的一册,拿在小孩手里正好。即便识不了几个字,看那黑白的图画也能连猜带蒙知道个故事的大概。那时的大人不可能有时间把它当“亲子读物”,小孩子也不可能缠着大人讲故事。
我们大概就是通过连环画、小人书完成了阅读初体验吧
我们还通过跟别的小孩交换看小人书,实现了对友谊的初体验。
依稀记起来,在小人书上,看过的《地道战》《地雷战》《平原作战》,看过邱少云、董存瑞、黄继光、刘胡兰、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当然也看过《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连带着四大名著,也都是通过小画书,了解了一点点。还有连环画版的八个样板戏,我要上学的高玉宝,半夜偷鸡周扒皮,后来知道,很多故事是杜撰的,出于斗争的需要。
至今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一本关于台湾的小人书,主人公叫小红,“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幅画面是小红提着李玉和(《红灯记》男主角)提的那种红灯,让解放军叔叔赶快去解放台湾。
小人书,带着一个时代的烙印。
我还记得上到四五年级了,在班里一个姓耿的女同学那里,借读过一本连环画,讲的是万恶的资本主义社会,有个叫“七把叉”的穷孩子,跟别人比赛吃饭,最后吃死了。
对这件事也记忆犹新,是因为那个女同学是我认识的第一个姓“耿”的人,“七把叉”是个奇怪的外国人名,我一直以为写作“七八叉”。
很多年后,才知道《七把叉》是巴西著名讽刺小说家莱萨的短篇小说改编的。热拉尔多是一个苦孩子,没得吃又很会吃,名震邻里,得了个“七把叉”的绰号。“七把叉”因能吃被富人们拉去做活广告,终于可以每天吃香的喝辣的。富人们举办了一次吃饭比赛,最后只剩下七把叉和一个叫“一扫光”的人在比拼,七把叉吃得最多,但起身的时候死了。
小时候看过的小人书,随着长大,随着搬家,早已所剩无几,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光阴荏苒中,路边偶遇了小人书摊。明明知道封底赫然印着“1975年11月第1次印刷”、“定价:0.12元”的小人书肯定不是从前的那本,虽然读到“宋江是一个地主阶级的忠臣孝子,一贯以‘忠义’作为自己言行的准则……”这种话语,已恍若隔世,还是花6块钱买回一本。
致敬已经遥远的童年。
祝你六一儿童节快乐!
相关阅读:
愿你心里永远住着一个儿童
【连环画的特点】
一是连环画的“俗”
这个“俗”,不是庸俗,更不是低级趣味,而是通俗化、大众化。连环画是人民大众的艺术,是植根于群众土壤中的普及艺术,正因为它通俗而不深奥,人们愿意看,看得懂,才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无论老幼妇孺,文化高低,都对连环画情有独钟。
二是连环画的“小”
连环画的俗称叫“小人书”。一是为少年儿童而专门绘制的,其读者对象自然是小人。二是在所有书籍绘画中,连环画是体积最小的一种书,开面最小的一种画,其小开本
、小画面,是连环画最鲜明的形象特征。但正因其小,却显出了连环画的长处,那就是小巧玲珑和便于携带,并且便于置放和保管,容易普及和被人欣赏;它又可小中见大,真正是小人书、大天地”,它的内容包容着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示着古往今来的社会风情,揭示着各个阶层的人生真谛,世界风云、纵横历史都浓缩在小小的巴掌般大的连环画上。
三是连环画的“独”
首先,连环画独特的优势在于绘画形式和表现风格的多样性。它不受画种的限制,大凡钢笔画、铅笔画、中国画、木炭画、油画、水粉画、漫画、版画,甚至剪纸、雕塑等,都可以形成连续的画面,塑造人物形象,叙述完整的故事。其次,连环画的独特之处表现在它的画面构图上。它不必拘泥于焦点透视法上,可大量采用散点透视法,使表现的空间更为广阔。再次,它的独特性体现在文学手法的运用上。它可以采取倒叙、插叙、回忆、旁白等艺术手法,来刻划人物性格和描述人物心理活动,丰富了艺术表现力。
四是连环画的“雅”
雅,即高雅、美观。连环画是绘画艺术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是通俗之雅,大众之雅,不但平民百姓喜欢它,文学家、艺术家等知识分子也都痴迷于连环画的欣赏,足见它是我国通俗读物中的一朵奇葩,甚至在世界绘画艺术长廊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连环画早已坐在艺术之宫的里面了。”
从以上特点可以看出,连环画是一种小中见大、俗中有雅、雅俗共赏的艺术。
大班小人书的制作方法就是利用卡片对折,再进行修剪,就可以制作出小人书。主要的工具原料就是剪刀,A3或者A4白纸,还有就是铅笔或者是水彩笔。
A3纸的话就有可能太大,所以是需要准备一张A4的白纸,然后把纸张铺开,沿长边也就是延长的那一边进行对折,然后最后对折完各个方块以后再全部摊开。
然后在短边的朝下对折,然后再用手捏着下方往里面挤呀。最终汇成一个十字形的,一个挤压成型的书立似的小人书。然后最后让学生或者家长在折好的纸上画画,共八面画好后,以后就是一本小小的小人书了,并且画的好的话小人书是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的。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73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患得,患失
下一篇: 不让“我们”亲家见面……好像做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