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很喜欢听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演讲。
每当小宇宙低迷,情绪不佳,自觉负能量满满时,听他的演讲,觉得有“疗愈”的作用。“疗愈”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很喜欢这个词,并非反讽。
前几天,还在他最新的演讲中知道,创业初始,他曾在自家楼道里遭遇过抢劫,劫匪给他注射了足够麻醉一头大象剂量的药,抢走了200万,他被送医抢救差点性命不保。
昨天,俞敏洪一番关于“中国女性的堕落导致了中国的堕落”的言论引发了极大争议。
在当天的“2018学习力大会”上,俞敏洪谈到改变教育方向时,举例说:
如果中国所有女生找男人的标准,都是这个男人必须会背唐诗宋词,那全中国的所有男人,都会把唐诗宋词背得滚瓜烂熟;如果所有的女生都说中国男人就是要他赚钱,至于说他良心好不好,我不管,那所有中国男人都会变成良心不好,但是赚钱很多的男人,这正是现在中国女生挑选男人的标准。
所以,实际上一个国家到底好不好,我们常常说在女性,就是这个原因,现在中国是因为女性的堕落才导致整个国家的堕落。
最后这段话惹了众怒。
包括女作家六六、女演员张雨绮在内的很多女性(也有男性)都对俞敏洪进行了声讨和谴责。
站在女性的立场,我对俞敏洪的这番讲话没有那么强烈的反感。
大概我经常有“抽离感”,或者说因为已经变得“钝感”了吧,人家不指名道姓批评,我都不会心惊。因为深信:伤害你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对事情的看法。
至于俞总所言的“现在中国是因为女性堕落才导致整个国家的堕落”,我自诩没有祸国殃民的机会和那么大的能量,只是笑笑也就够了。
不在现场,没有听全场的演讲,只言片语的解读,可能会以偏概全。作为演讲者,有时为博彩,说句笑话也是有可能的。
至于引起人们强烈反感的“一个国家到底好不好,我们常常说在女性,就是这个原因,现在中国是因为女性的堕落才导致整个国家的堕落。”这句话,前面不是在说女性的重要作用吗 最后一句是说整个国家堕落,应该上纲上线才对。
女人们根本用不着生气。俞敏洪不仅欠女人们一个道歉,还欠国家一个道歉呢。
曾听过一堂大课,一个很有名的生产指甲剪的企业老总授课。他讲到《白毛女》中喜儿的例子,说喜儿傻,大春还不知能不能回得来,黄世仁想把她收了做小,还不如从了……“喜儿就是个傻B”,那位老总,在近千人的会场,在讲台上,就骂出了这句话。
台下有人笑了起来,我听到,心里极度反感,旁边一位男士,“嘘”了一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课后有提问环节,那位男士非常勇敢地站起来,请教台上那位老总:您刚才评价喜儿的话,您觉得合适吗 这是价值观问题。今天是母亲节,请问您对女性的最起码的尊重在哪里 !真是掷地有声的提问,我、会场上的很多人立刻给他鼓掌起来。
我坐在比较靠前排的位置,能够非常清楚地看到那位老总露出的尴尬神情。他马上表示了道歉。
俞敏洪也对自己的言行在微博上进行了道歉,并且上了热搜。
结果网友并不买账,我今天就看到了好几篇抨击俞敏洪的 文章。
作为公众人物,用词不当,言多必失。大概这一次,是俞敏洪的“至暗时刻”吧。
2
2018年初,王石在水立方有个长达三个多小时的跨年演讲。他坦承,相比“宝万之争”,汶川大地震的捐款门才是自己的“至暗时刻”。
2008年5月12日,在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200万元之后,万科董事长王石表示,“万科捐出200万是合适的”,并规定“普通员工限捐10元,不要让慈善成为负担”。
后来迫于舆压力,王石在灾区对公司“捐款门”事件公开道歉,万科公司也随即提出捐助1亿重建灾区资金的方案。
当时有人评价王石:虽然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但是道德高度还没有坟头高。
“那是一个非常难受的时刻”。王石说,“第一,我感到非常孤立。第二,完全是我个人来的”。“我也是人,不是圣人,突然被网民被主流否定的时候,我是非常痛苦的”,“整个言论不但认为你是错的,而且你还错到了十恶不赦的地步,因为你很吝啬,我是吝啬的人吗 我不认为我是”。
人生的至暗时刻是怎么过来的呢
王石在演讲中坦陈:第一,我做了最坏的打算,甚至准备了肉体上被消灭,当然,我也不能坐以待毙。第二,还是要保持乐观的态度,谁知道十天之后会发生什么情况。第三,把最困难的经历当做自己的财富。
俞敏洪的道歉被认为是“越描越黑”。也许他不管说什么都会被否定,但王石后来的反思,倒是可以给俞老师提供借鉴:(如果当时说一句)对不起,我说错话了,说了不应该、不合适宜的话。
作为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他的影响力可能要比他自己想象得还要大的多得多,就应该有更多的担当和责任,甚至要忍受更多的委屈。
同样是对女性重要作用的表达,靠嘴皮子吃饭的俞敏洪的一番话如此不中听,把自己置于了风口浪尖。远不如“好女人是一所学校”来得直白,远不如刚刚过世的台湾学者曾士强先生的入耳,人家说的是:生儿子不教育是害自己,生女儿不教育是害别人。
在俞敏洪之前的演讲中,我们得知,他的人生遭遇过不止一次的至暗时刻:大学考了三年,在北大读书期间得了肺结核,因办培训班被北大开除(也许是请辞),被注射麻药抢劫成功,上市风波……这又是一次“人生至暗”时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让当事以及不当事的人,都能在“事件”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内省自己,看到自己需要成长的地方,学习到需要的学习的东西,汲取到经验和教训,把别人的教训变成自己的经验。
毕竟,我们活着,就要成最好的样子,变成更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原创】好前任是一所学校
以前的文章
最要不得的一种心理模式,就是它了
《你好,之华》:这是一部给我们中年老母亲看的爱情片啊
她15岁当兵,30多岁赴美留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写了本书叫《中国纽约客》
“人生是来享受过程,而不是来计较结果的”
你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子,丢次东西就知道了
不是我冷漠无情,是信不过人性
岁月凋零,悲中有美
内心坦然:十月写字总结
成功奔五:9月写字总结
歌唱九月:八月写字总结
感谢自己:七月写字总结
时间过半:六月写字总结
再也不见:五月写字总结
岁月静好:四月写字总结
凡事往好处想·三月写字总结
2018年2月写字总结
2018年1月写字总结
俞敏洪是中国知名的企业家之一,他所带领的新东方教育集团经过多次挫折,在浴火重生中逐渐崛起成为了中国最大的英语培训机构之一。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人生启示有以下几点:
1、勇于面对困难:在生活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而真正优秀的人会勇敢地面对这些问题,并从中寻找解决的方法。
2、持之以恒的精神:成功往往需要长期不懈地努力和坚持,俞敏洪在面对新东方的多次危机时,始终没有放弃,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智慧让公司重新焕发生机。
3、谦虚学习的态度:俞敏洪一直保持着谦虚学习的心态,他不断吸收新知识、结交新朋友,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4、创意创新的思维:俞敏洪非常注重创意和创新,他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方式和商业模式,让新东方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俞敏洪是中国知名的企业家之一,他有着许多值得学习的品质,包括:
1、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在面对新东方的困境时,俞敏洪始终坚信自己的理念,并且毫不动摇地追寻自己的梦想。
2、不断创新的精神:俞敏洪在教育行业打造出了独特的商业模式和课程体系,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带领公司不断发展壮大。
3、谦虚学习的态度:俞敏洪一直保持谦虚、虚心学习的态度,不断吸收新知识、结交新朋友,为自己和公司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遇。
4、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俞敏洪具备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在面对复杂的商业环境和市场变化时,能够准确把握机会和风险。
5、自律和勤奋的品质:俞敏洪非常自律,严格要求自己,每天都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状态,从而赢得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为什么说俞敏洪是年轻人的梦想导师?
因为俞敏洪是一个从农村凭着自己的努力,走向人生巅峰的真实写照。
从三次高考失败,到意外考上北大,毕业后留校任教,而后从北大离职,白手起家创办新东方,俞敏洪的人生奋斗历程充满了励志色彩。
成功没有捷径,如果非要说有,那就是读书。
读书可以拓展你的视野,接触更多的思想,这些思想经过冲击碰撞以后,你才会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你就能成为世界上优秀思想的集大成者。
有人也许会说自己每天上班很忙,为了生活早出晚归,根本没有时间去读书。说到时间,难道俞老师不忙吗,像俞老师如此事务繁忙、时间珍贵的人,他还可以做到3个月读60本书,平均每1.5天读一本书。
事实告诉你, 不是你没有时间,而是你不会管理时间,你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
俞敏洪坚持认为:“ 读书是改变命运的最快捷、最稳妥的方式 ”。
正如所说“ 不怕你不努力,就怕比你优秀的人还努力 ”。
同时,在这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我给你推荐俞敏洪老师一本书 《行走的人生》 ,通过这本书让你更加深入悟彻人生的意义。
正如俞敏洪老师所说: 没有比梦想更长的路,用脚去丈量人生的长度!
有句话说得好: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重叠成功人的脚步。
俞老师通过读书和旅游不断迭代自己的认知,探索更多的未知世界。
从俞敏洪身上可以发现, 人的成功不是偶然,他们都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好胜心和责任心,推动着他们不断去了解未知的世界,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丰富自己的人生感悟。
在《行走的人生》这本书里,俞敏洪记录自己的旅游经历和旅游过程中的感悟,了解世界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和历史文明,对于俞敏洪而言,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徒步、自驾、跟团、出访等。
俞敏洪认为: 读书是思想的行走,旅游是人生的行走,两者各不相同。
碎片化时间
说到阅读,不得不提到时间管理,高效是信息爆炸时代的热门话题,面对每天扑面而来的信息让你应接不暇,没有整片时间可以利用,但碎片化时间正是你拉开差距的最好方式。
同样拿俞敏洪来说:任何时候出行都不会忘记随手拿一本书,比如坐飞机、坐汽车都是可以利用的碎片化时间,比起你去聊微信、刷朋友圈、看抖音、逛淘宝收获更多,哪怕你一天只花10分钟读一篇文章,一年时间积累下来也有365篇,知识的沉淀同样不容忽视
俞敏洪说,自己的工作确实非常繁忙,一年中可以用来阅读的完整时间最多也只有几天,所以只有利用碎片化时间去读书,每年预计有100本左右的书籍都是用碎片化时间来阅读的。如果出门带纸质书比较麻烦就是看电子书,把所有行程中的碎片化时间用来阅读。
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俞敏洪青年朋友们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尽可能的多读书、读好书,让自己的思想、境界、胸怀、情怀、气质不断提升, 通过阅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一定能让一个人变得更有优秀。
在世界的另一头总是充满太多的未知和神奇,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不断去探索,生命会还给你奇迹和惊喜,反之,你总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你的一生注定碌碌无为。
俞敏洪说:这个世上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另一种动物是蜗牛,凭着自身的努力慢慢爬上金字塔顶端,尽管过程很曲折,只要不放弃一定可以成功,一旦蜗牛爬上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
所以生命的起点由不得自己选择,但是生命的终点是自己决定。
俞敏洪在《行走的人生》中提到,人的生命总是很短暂,在不经意间错失太多的机会,很多人只有等到了一定阶段才明白时间和生命的重要性,当你停下来回顾过往的时候,你会发现 得到哪些不是你想得到的东西,得不到哪些你想得到的东西, 试图去挽回一些东西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力不从心。
俞老师在书中告诉我们,不要让物质成为你生命中唯一的信仰,生活中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从每一件小事中发现价值和快乐。
在你身边不难发现,很多人都是为钱而活,总是为了一点小的利益尔虞我诈,比如说在一家公司有两个同事,平日里两人关系还不错,当共同面临一个升职岗位时,两个人由原来的合作关系变成现在的竞争关系,在利益面前关系变得一文不值。
每个人都是生命的缔造者,当你的心里充满怨恨,认为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那么你的生活也不会快乐,带给身边人也一定是消极情绪。
反之,当你认为生活当中处处都是美的时候,身边的人也一样会感受到你乐观的情绪,俞敏洪正是这样自己发热发光去照亮别人的人。
拓展生命的版图
打开《行走的人生》一书,你会感受到俞敏洪那种对生活的热爱,跟随俞老师的文字,你能感受游记给他带来的全新认知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旅游不断丰富俞老师的生命版图。
在书中记录的都是他在国外的行走的足迹,比如说某一个小镇,某个城堡,某部经典影片的取景地等. 他的旅行并不是到网红地拍照打卡,而是在做足了功课后,实地去参观感受,从而获得思考和领悟。
因此,他的旅行随笔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具有文化的意义和韵味。
比如《圣米歇尔山:灵魂之上与尘嚣之下》。
圣米歇尔是《圣经》中为数不多的被提到名字的天使之一,也是唯一具有天使长头衔的天使,他代表了善的力量,所以在末日审判中,他可凭手中天平称量人类为善与作恶的分量,作恶的就被撒旦带进地狱,为善的则由圣米歇尔领入天堂。
我们现在看到的圣米歇尔雕像,一般都是一手持宝剑,一手扶天平,宝剑象征和撒旦作战,天平用来称人的灵魂。
这就是圣米歇尔的故事,使读者弥补了一个知识的盲点。
关于圣米歇尔山,他写道,它是天主教中除了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的第三大圣地。这样的地位是如何来的,他做了细致的分析和阐述,其中内容都是查阅资料和读书再通过自己内化而得来。
他说,最终让大家不远万里来到圣米歇尔山的还是它的故事和它错落有致的建筑。
但圣山最吸引他的还是山脚下的村庄和小街。
最后,他说,也许,我留恋于尘世更甚于进入安静的天国,在各种教堂中穿行的我,脚步匆匆而过,但在山脚下的小街上,我却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
他把圣米歇尔的故事,圣山的由来和历史沧桑,以及个人的感触都娓娓道来,令人大开眼界的同时,也陷入思考之中。
旅游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旅游,有的人旅游只是为了看一些未知新鲜事物,而旅游的本质是探索未知世界,拓宽人生版图。
经常听身边的朋友说出去旅游简直就是花钱买罪受,如果是这样观念,相信出去也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无非就是看看人头,吃吃当地的特色,回来之后除了感觉累就没有其他收获。
旅游之所以感觉到累主要因为目的不清晰、认知不深入 ,一味的凑热闹只能让你越玩越累。
那为什么俞敏洪越旅游越快乐呢?
答案很简单, 一切没有目的得行动都感觉不到收获和成就。
旅游也是一样道理,俞老师旅游之前会花时间收集资料了解当地是风俗和特色,然后带着疑问再去现场实地验证,这样有针对性出游,收获才会更加具体,再累也会有所成就。
人生本身就是一场单程旅游,对前方的未知世界不断挖掘新的发现和惊喜,生命的版图才会更有色彩,生命才更有意义。
俞敏洪说:
人生就是活在过程当中,不要害怕失败和艰苦,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成为自己最想成为的人,过自己最想要的生活。
在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是探索,也是一种成长,这种过程痛苦并快乐着。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 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 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 你吸收雨露阳光, 但是长不大。
人们可以踩过你, 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 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 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 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 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 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 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 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 自己成长起来。
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 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 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
活着是美丽的风景, 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 活着死了都有用。
俞老师对年轻人的忠告: 人因梦想而伟大,不要因为害怕困难而停止前进。
无论你处于多么卑微的状态,只要你有梦想,就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前提是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要给予足够的时间,生命的热情永不熄灭。
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遇到困难在所难免,逃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如果你有空去了解那些成功企业家的背后经历,没有一个人不是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比如说马云、刘强东、曹德旺等等,也许正是因为暴风雨的洗礼,才会激发他们斗志和潜能。
在俞老师《行走的人生》书中,我找到了俞敏洪不断探索和创新精神,不畏惧失败,勇于面对挑战。正如俞敏洪所说: 人要有水的精神!哪怕被污染了,也能洗净自己;遇到困难,无论是跨过去,还是绕过去,都要像水一样不断的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的冲破障碍,最后流向波涛汹涌的大海。
俞敏洪告诉处在迷茫的年轻人要记住两点:
第一、不要害怕失败,只要有勇气,就能找到机会;
第二,天无绝人之路,一个人再困难也会有出路。
只要记住这两点,生活一定会慢慢好起来。
有人说俞敏洪是企业家,有人说俞敏洪老师,有人说俞敏洪是“斜杠大叔”,也有人说俞敏洪是人生导师,对于这么多重身份的俞敏洪来说,他更喜欢人生导师这个身份,因为帮助更多年轻人实现人生价值更有意义。
每个人都曾年轻过,年轻就是一个人最大的奋斗资本,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用行走拓展生命的版图,人生终将辽阔而美好。
所有的人都是凡人,但所有的人都不甘于平庸。但你一定要相信自己,只要艰苦努力,奋发进取,在绝望中也能寻找到希望,平凡的人生终将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最后,在你的生命地图里,也许你成不了俞敏洪、也成不了马云,但是你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正如俞敏洪所说: 没有比梦想更长的路,用脚去丈量人生的长度!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20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最要不得的一种心理模式,就是它了
下一篇: 让我任劳可以,别让我任怨又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