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看到曾仕强先生去世的消息,享年84岁。发朋友圈是位企业家,曾先生的《中国式管理》他肯定是聆听过的。
多年前,我也曾在舜耕国际山庄听过先生的大课,关于“中国式管理”。那一腔台湾文化人特有的温润的国语,后来又在《百家讲坛》节目里听到过很多次,他解读《易经》,讲《胡雪岩的启示》,为观众所熟知。
有个关于“三季人”的故事,就是在曾先生那里听来的。
孔子的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 ”
学生老老实实回答说:“春夏秋冬,四季。”
那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两人“辩季是三还是四”,争执不下,便打赌谁输了谁给对方磕头。
恰好孔子进来。便请老师定夺。
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
客人走了以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三季呢 ”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吗 他是个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你吃点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先生在讲座里说,这个故事是从孔子老家曲阜听说的,不知真假。
我倒是宁信其真。
自从知道这个故事,在生活中,日常里,遇到不可理喻的人,便心想那是“三季人”,提醒自己“千万别跟三季人较劲”,所谓“夏虫不可以语冰”。
也曾用这个故事开导他人,不要跟别人生气,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有些事不必往心里去,有些人不必太在乎……如此这般,就没有什么可以主宰自己的情绪。
在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许许多多有智慧的人。他的一堂课,讲的某一个故事,说的某一句话,可能就会令你受益,堪称“生命中的贵人”。
我已经记不起当年舜耕山庄会议厅亲自聆听过的曾仕强先生的授课内容,却因为这个“三季人”的故事,对曾先生充满感激。
看报道说,他是患的癌症。网上流传一段视频中,他在镜头前乐观地谈到自己患病后的生活,他说:
生死是有命的,那过程很重要。我们要欣赏那个过程。所以我就常常跳出自己看自己。这个老先生得了癌症,而且还已经扩散,无从开刀起。他又八十几岁了,经不起化疗的折腾。那怎么办呢 那只好快快乐乐地面对它。所以每个人来看我的时候,都看我笑嘻嘻的,没有什么,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在那里叫苦连天。
即便是最简单的日常生活,“快快乐乐地面对”都要很大的心力,何况是得了癌症的老人 单是这样的人生态度,就已经堪称榜样了。
曾仕强曾笑言,“人生是来享受过程,而不是来计较结果的。”
我现在遇到任何的困难、困扰、难题,也会用这种思维方式“开导”自己。觉得那些困难、困扰、难题,就是上天在考验自己的,不管遇到什么,都应该抱持接受、面对的态度,甚至是要享受。
人生啊,不就是经历的过程吗 开心也过,不开心也要过,所有的经历,都是过程,怎么过,都是一场人生——好好过啊,享受啊……
有这样的心态,反而是很多问题都不再是什么问题,往往会迎刃而解。令人有“走过去,前面又是一个天……”期盼,甚至是“柳暗花明”般的欢欣。
先生虽然这样说,但他的人生结果也是很好的。能讲出这种话的人,通常都会好好对待自己的人生,人生如果没有好的过程,也不可能有好的结果。“不计较”结果,只是懂得随遇而安,懂得变通。
曾先生走了,怀念他的人,可能没有像怀念金庸的那样多到铺天盖地。
写这篇小文,是为了“三季人”的故事,为了“人生是来享受过程,而不是来计较结果的”的这一人生哲理,也为了先生曾说过的过一句话,“人生最大的价值,就是死了以后,还被人们怀念。”
为了忘却的纪念。
以前的文章
你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子,丢次东西就知道了
不是我冷漠无情,是信不过人性
岁月凋零,悲中有美
内心坦然:十月写字总结
成功奔五:9月写字总结
歌唱九月:八月写字总结
感谢自己:七月写字总结
时间过半:六月写字总结
再也不见:五月写字总结
岁月静好:四月写字总结
凡事往好处想·三月写字总结
2018年2月写字总结
2018年1月写字总结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420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