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人口众多,一个家庭有三五个孩子是司空见惯的现象。随之而来的问题接踵而至,庞大的人口数量给国家带来巨大压力。面对就业和养老这一系列问题,政府急需解决,于是这时有个人向政府提出"要进行有计划地生育"。
提出这一观点的是一位名叫马寅初的人。在他提出"人口论"之时,引起外界轩然大波,最具争议的是马寅初居然娶过两个老婆,有8个子女。
从小聪慧,学习优异
马寅初出生于1882年6月24日,是浙江省嵊州人。从小马寅初就刻苦学习,自身又天资聪慧,求学之路一帆风顺。后来马寅初前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取得博士学位的马寅初没有留在美国享受优厚待遇,而是毅然决然回到祖国的怀抱。
学成归来的马寅初不追名逐利,将军阀和政客拒之门外。他既不从商也不从政,而是教书育人。他选择到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专心致志搞科研。
五四运动期间,他发表过很多著作。著作中言辞犀利,针砭时弊影响一大批进步青年,不久他在北京学界享有极高声誉。解放后,马寅初先后在中国多所名校担任要职。多年来他埋头钻研学术,写下四十多篇高质量论文,最有名的当数《人口论》。
娶得良妻,纳一贤妾
马寅初出生在清末民初,正是封建旧社会。三妻四妾在当时很盛行。1901年,父母见马寅初已到成家立业的年龄,于是趁马寅初回家度假之时,给马寅初寻得一门亲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马寅初与目不识丁的张团妹结为夫妇。
张团妹对饱读诗书的马寅初充满敬佩之情,心地善良的她善于烹饪家乡各种菜肴。婚后她悉心侍奉马寅初的父母,对马家兄妹以礼相待。马寅初对温柔贤惠的张团妹心存感激,两人相处融洽,感情甚笃。
次年,张团妹为马寅初生下一子,马寅初也不负众望考上天津北洋大学。此后马寅初孤身在外求学,时常挂念家中妻儿。在异国留学10年的他独自一人,从未移情别恋。
当时马寅初思想进步,痛恨封建礼教,可最终还是没将"一夫一妻"贯彻到底。1917年,此时的马寅初正风华正茂,爱慕他的女子众多。小他22岁的嵊县姑娘王仲贞进入他的眼帘,很快两人相知相恋,携手步入婚礼的殿堂。
面对王仲贞的到来,张团妹欣然接受。两人相处和谐,情同姐妹。在那个"一夫多妻"的旧社会,妻妾关系良好实属罕见。这也让马寅初不至和他人一样因后院起火分心,让他一心扑在事业上。
生有三子,育有五女
结发妻子张团妹自和马寅初结婚后,给马寅初生下一子三女,可惜儿子过早夭折。
妾室王仲贞嫁给马寅初时才13岁,在清末民初女子大多都在这个年龄出嫁。婚后王仲贞生下二子二女。三子马本初出生在1926年,是马寅初最小的一个儿子。
1945年,还没满19岁的马本初到军队中担任翻译。抗战结束后,马本初继续学业,1948年,马本初收到美国两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他听从父亲的建议放弃留学深造,一直致力于祖国建设。
不顾众议,提出观点
马寅初虽生在清末,接受过传统教育,娶过两房妻子,生过八个孩子。他的最后一个孩子在1926年出生,时隔三十年,马寅初的思想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解放后,他仍不遗余力为国贡献。可当时的中国刚经历战争的洗礼,百废待兴。很多方面都急需改进。在我国进行人口普查后,作为一名人口专家的马寅初意识到中国的人口问题十分严峻,经过3年研究,马寅初发现中国人口增长过于快速,他预计50年后中国人口会暴增到26亿。
人多地少,很多人连温饱都无法得到解决。于是他提笔将这几年的研究成果写成文章。1955年7月,他将文章作为发言稿交给人大代表浙江小组,组中大部分成员都持反对意见,面对众人的冷嘲热讽,马寅初收回发言稿。
同年8月,总理在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为了祖国繁荣昌盛,中央将节育问题提上日程。马寅初听到报告后,他认为时机已到。
1957年2月,马寅初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就"控制人口"问题发言,他指出"计划生育"势在必行。主席听完他的主张后表示极力赞成。1966年1月28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有效地减轻人口压力和家庭负担,并提倡优生优育,晚婚晚育,有力地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速度。
1982年5月10日,已100岁的马寅初驾鹤西去。马寅初一直勤奋工作,坚持写作,让自己的大脑一直处于运转当中,这是他长寿的秘诀之一。
他一生坚持洗冷水浴长达70年之久,年逾古稀的他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他身体内的各个器官和30岁的年青人一样。他平时非常注重锻炼身体,1976年,两条腿都已瘫痪的他仍坐在轮椅上锻炼上肢。
众人对马寅初的评价褒贬不一。他提出的计划生育这一观点,最终得以实行,给当时的人口发展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计划生育逐渐凸现出弊端。21世纪初,国家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调整。
马寅初,一个世纪老人,经历100年的时代变迁。他曾接受过包办婚姻,有过一妻一妾。面对众人的非议,他仍将国计民生放在首位,几十年来他敢怒敢言,从未改变。
3634429372 : “民间历史故事”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人丁兴旺是一个家庭兴盛的象征,因为古代医疗条件不怎么发达,所以新生婴儿的死亡率非常高,为了更好的延续后代,让家族变得兴盛,古人都是尽可能生更多的孩子。但在近代建国以后,随着医疗条件有所改善,我国新生的婴儿较之以前有了成倍的增加,仅仅在1954年的时候,我国人口就达到6亿,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想要负担如此大规模的人口,社会依然面临很大的压力。
为了预防出现人口过度膨胀的现象,就有人向国家提出建议,说现阶段必须控制人口的规模,并且写了一本《新人口论》来论证自己的提议。他就是马寅初,他是“计划生育”的首位提出者,但令人意外的是,中国首位提出“计划生育”的人,自己却先后娶2个老婆,生8个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马寅初生于1882年,因为在那个年代人们还完全没有自由恋爱的思想,在19岁的时候,他就在父母的主持下,和同乡一位张姓姑娘结了婚。起初对于自己的结婚对象马寅初并没有什么感觉,因为在结婚前两人根本就没有见过几面,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夫妻之间的感情。
在结婚后,他渐渐的被张氏的温柔与体贴所吸引,开始接受这门婚事,两人也非常的恩爱,在结婚后张氏生下了三女一儿,但唯一的儿子却不幸夭折,在当时,没有儿子是会被人看不起的。为了逃避家庭的压力,马寅初选择出国留学,7年都没有回家。等到学成归来以后,为了再要一个孩子,在父母的逼迫下,马寅初又再娶了一个妻子。第二任妻子名叫王仲贞,在和马寅初结婚的时候,她仅仅只有13岁,两人有着将近20岁的年龄差距。而且令人尴尬的是,王仲贞和马寅初的第一个女儿还是同班同学,这也可以看出那时候人们婚姻观念是多么的落后。婚后的王仲贞因为年纪较小,所以并没有立马要孩子,而是等五年以后才怀孕,生下了两儿两女,一共有八个孩子。
因为出国留学的经历,马寅初被北大聘为教师,在国家被外敌侵略的时候也是坚持自己文人的气节,积极的组织科学界人士反对独裁政府,更是因此被关进监狱。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再次邀请马寅初,继续在他熟悉的北大任教。在1954年的时候,基于对我国人口增长情况的研究,马寅初提出“新人口理论”,认为必须对不断攀升的出生率加以束缚,如果还让这种高出生率的情况持续下去,无论是对于社会还是对于自然都会有很大的不良影响。
但国家并没有能采纳他的建议,认为所谓的“新人口理论”没有任何的科学依据,只有人口兴盛了国家才能富强,马寅初更是因为提出的这一理论受到很多的批判。直到80年代的时候,人口不断膨胀所带来的负面后果才不断地显现出来,这时的人们才不得不承认,马寅初的人口理论确实是非常有道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计划生育这一基本的国策才被制定,也大大减轻了人口过多带来的压力。
虽然中国首位提出“计划生育”的人,自己却先后娶2个老婆,生8个娃,但我们却不能忘记马寅初为我国人口科学研究所做出的贡献,他的功绩是不会随着时间被磨灭的。
中国曾经的人口速度增长的很快,因为日益增长的人口,已经成为一种负担的时候,为了改变这个状况,就提出了计划生育的政策,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因为计划生育导致了人口老龄化严重,导致年轻人养老压力的增大,为了改变这个现状,如今也放宽了二胎的政策,不够如今的养儿压力太大了,很多八零后和九零后他们并没有去要二胎,他是首个提出计划生育的教育家,却娶两个妻子生8娃,大家一定很好奇后来怎么样了,我们接着往下看。
【如今都是一个孩子】
曾经一对夫妻都有很多孩子,我们看电视有五男二女的,甚至有的村里一对夫妻有十几个孩子,在现代这个社会是无法想象的一件事情,如今因为养孩子的成本与日俱增,很多家庭都有一个孩子,甚至国家已经放宽了二胎政策,还是没有生二胎的想法,毕竟生孩子是一码事,而养育孩子还是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如今大家都在趁着年轻拼事业,所以就没有时间生二胎,就算是在父母的不断催促下,小两口还是坚决不要二胎,毕竟养育孩子经济是一方面,当然关爱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很少有人可以做大既有时间给孩子足够的关爱,经济条件也可以给孩子提供很好的生活条件,这两个好像就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为了孩子,还是只生一个好,毕竟只生一个孩子还可以给他完整的爱,而不用把自己本来就不多的关爱分出去一半,所以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
【提出计划生育】
但是在之前80年代的时候,当时养育孩子还不需要很大的开销,有很多家庭都有很多孩子,这个时候中国的人口一直都在直线增加,所以感到了人口一直增加下去就成了一种危机,所以马寅就首次提出了计划生育,他的这种思想算是但是比较先进的,成为了首个提出计划生育的教育家,不过当时马寅并没有按照计划生育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当时已经娶了两个妻子和生了八个孩子,所以他自己都没有做好的事情却来要求别人,这让被人感到很不服气,不过马寅一直都在传播自己的观点,因为马寅坚持不懈的强调自己的观点,最后还是成功的影响了中国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后来计划生育的政策就开始实行。
后来在计划生育的影响下,中国的人口开始进入缓慢的增长,这也算是一种比较好的情况了,不过随着计划生育的实行,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就是因为独生子女的人太多了,导致每对夫妻需要赡养差不多6-8个老人,这是很大的养老压力,中国的老龄化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就放宽了二胎政策,就是为了改变目前这个老龄化的现状,可见所有的政策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所以马寅提出的计划生育很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
其实马寅后来一直都在进行计划生育,就是想为当时的国家贡献一份力量,对此,荧幕前的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39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地名的来历: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