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医生最初的印象,来源于我的妈妈。她是一名化验员。小时候,我经常看她认真仔细地给病人化验,听她讲医院里的种种故事。医生在我心里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
长大以后,看到了很多医患矛盾的新闻,遇到了一些因为种种原因离开临床的朋友,我在想,自己之前对于医生的印象,可能过于单薄。
医生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 在医院工作,又是什么感觉 带着这样的好奇,我看完了《怪医笔记》。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废柴”小医生赵步理,无意中得到了一本神秘的古老医学笔记——《怪医笔记》,在这本笔记的帮助下,他不断历练、精进,最终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的经历。
在故事中了解医疗行业
这本书的作者是北京大学肿瘤学博士,是真正的医生。或许正是这个原因,这本书虽然是小说,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描绘了医院工作的真实状态,涉及了很多行业内的问题,比如:
患者给红包,到底要不要收
医院里的派系之争,该如何应对
跟器械厂商/医药公司到底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
在挽救患者和避免给自己惹祸上身之间,如何平衡
对于患者来说,医生的态度和技术,哪个更重要
医学文章数据造假问题,
如何对待医闹……
有志于学医的人,可以看看这本书,了解医疗行业到底是怎样的。
在故事中学习医学知识
除了有很多行业信息以外,故事里还有很多医学干货知识,对于我们这样的普通人,起到了很好的科普作用。
举个例子,以前我一直以为,不管肺结节是大是小,切掉是最保险的做法,不明白为什么医生通常不会建议切除太小的结节,而是让患者随访。
看到书中写到三名外科医生在手术台上轮流摸小结节那个场景,我才有点明白:医生考虑的,不仅是切掉小结节,还有尽可能多地保留肺组织和肺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作者对微创手术的思考:微创到底切口小,还是切得少 也让我意识到,传统开胸手术和微创手术各有优缺点,不要盲目迷信新的术式。
再比如,“神药”那个故事中讲了一个药剂师自以为懂得药物功效,自作主张地把不同的药混在一起卖给患者吃,结果导致很多患者出现了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副作用;她以为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丈夫是得了心梗,自行给丈夫服用硝酸甘油,结果导致了丈夫的死亡。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根据经验自行服药的经历,大多数人都有过。而这是有风险的,之前我就看到过因为同时服用几种感冒药导致肝损伤,因为随意停服降压药而导致血压控制不佳的病例……这个故事再次提醒我们,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
在故事中理解医生
聊聊书中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人物吧。
首先说说李有才。这个一个反面人物,他的经历让我有诸多感慨。
原生家庭对于李有才来说,是沉重的负担。他是父母眼中的“摇钱树”,父母总跟他要钱补贴哥哥,而他的生活本已捉襟见肘,连女儿的舞蹈班学费都付不出。此外,大约父母也没有关注过他,这使他特别渴望“被看见”。当他觉得被自己的老师忽视的时候,就格外不忿,他渴望超越大师兄,渴望老师能“看见”自己。同样地,他也渴望护士萌萌能认可自己。然而,他选择了错误的方式。
读了他的故事,我忍不住想,穷人家的孩子,是不是不适合学医 因为医生属于“成功得比较晚”的职业。
首先你要读硕读博,然后还要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还要经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想升职称还要发表SCI文章、去边远地区支援……同龄人可能已经在公司里混得风生水起了,你还是个苦逼的小医生。
当然,如果能熬过前面那些辛苦的日子,真正把自己的技术练好,比如成为医院里的“一把刀”,后面日子还是挺不错的。可惜,李有才没能熬过那些苦日子。
他在副院长的威逼利诱之下,走上了歪路。除却收红包,他甚至明知道血管夹是有问题的,仍然为了一己私欲给病人使用;更利用手中职权,刁难自己的师兄弟。
李有才最终离开医院,去了药企。读到这里,我还是挺惋惜的。因为,他对于手术台也是有爱的吧。
在给孕妇做袖切术时,他在台下看到手术不顺也会不由得着急,听到老师叫他上台激动地热泪盈眶;无意中看到《怪医笔记》中的内容也会感到如获至宝……
如果,他坚持钻研微创手术,假以时日,也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吧。只是,他总是想着与大师兄比较,又想要快速成功,忘了自己初心。希望不再当医生的遗憾,能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幸好,除了李有才,还有很多坚持着内心的纯粹的医生。
比如,胸外科主任孙慧。作为难得的女性外科医生,她内心坚毅,头脑清楚,技术过硬,敢于承担责任,又愿意放手让徒弟们锻炼。有她这样的老师,真的是学生的幸运。她带着徒弟们给孕妇做的那场袖切术手术,看得我内心汹涌澎湃,第一次感受到了外科的魅力。
比如,小说主角赵步理。他单纯,友善,虽然一开始看起来有点“废柴”,却有着赤子之心。
为了救活孕妇,他宁愿立下军令状——万一孕妇出事,愿意一人承担科室的赔偿;
冒着被告、被通报批评的风险,还是决定给人贩子用吗啡,只因不忍心患者在弥留之际太痛苦;
被“发配”到冬城乡下,换任何人都会为前途而忧虑,他却因为冬城可能有笔记主人的信息而欢呼雀跃……
或许,“眼中首先看到的是人”就是他冥冥中被笔记主人选为传人的原因吧。
还有外冷内热、医术精湛的大师兄,颇有“侠女”风范的小茉处长,古灵精怪的林小棠……正是他们,让我们对于医生这个群体充满了尊重、佩服和感激。
这本书里的职场情节、病例故事和手术细节都特别真实,故事节奏也很紧凑,看得我欲罢不能。没想到,医生的职场故事也能这么好看,推荐给对医生群体有兴趣的人!最后赞一下作者的文言文功底,对《怪医笔记》中内容的描述,简直让我相信真的有医学前辈留下过这本笔记了,好想看看这本“武林秘籍”!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父亲写的散文诗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散文诗精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371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季羡林:谦虚与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