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你们坚持做自媒体的原因是什么 ”
我不好意思说自己注册了个 写文章就叫“自媒体”。有段时间我也在原创文章的文末煞有介事地缀上自我介绍,上有“自媒体 : ”字样,后来又把“自媒体”三个字删掉了。
说起来,我一直是个很害羞的人。换句话说,可能也是个放不开的人。
我写 的初心(这个词被用烂了)是想把过去写的文章进行备份。开始,我是把 当作手机时代的“博客”来写的。
最初甚至不想让周围任何人知道我有个 。但写着写着,就忍不住想分享,就巴不得有越来越多的人 。
当 人数还不够多的时候,不能说自己写的 叫作“自媒体”。我朋友圈里很多自媒体人,人数动辄数十万计,我有个朋友在报社工作,据我所知他们报纸的印量只有五万份。听说这个数字的时候,我有点吃惊,我知道传统媒体真的不好干了。
作为一个曾经的文学青年,唔,我不好意思说自己热爱写作。填写履历表也从不曾有勇气把“写作”填到“爱好”一栏。
作为一个喜欢写点东西的人,以前写了文章也总想给报刊杂志投稿以期能够被发表出来,被更多的读者读到。“ ”这个笔名就是那时候取的。
我的第一篇变成铅字的文字是一首诗,发表在工人日报,得了人生的第一笔稿酬5块钱。《又见槐花》(点击可阅读)也是我贴在 上的第一篇文字。
我大概是2006年开始写博客的。当时是受到前同事谭老师的影响,她知道我喜欢写点东西,教我在“中华部落阁”注册了账号,开始在网上写文章(流水账)。
至今我朋友圈里有好多“部落阁”时代的文友,拉维老师、南桥、汪汪、小女人、上海老树、无言、安吉儿、苹果鱼、折腾一生(小丽)、凤儿、苏小鱼、Angel等等。回想起来,真的很感谢也很感慨,那有一搭没一搭的文字的记录,让一颗心有了安放之处。
当喜欢写作的人拥有了自己的“空间”,可以自己在网上“发表”,我觉得是媒体的一大进步。
互联网提供了空间和平台,令媒体人和非媒体人都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发表自己的文字,实在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到了移动互联时代, 的兴起,更多的“自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我周围有很多朋友做自媒体,部落阁时代的文友也有很多注册了自己的 。
有的自媒体是团队在做,把一个 做成拥有百万甚至千万粉丝的真正的媒体;有的是一个人在写,就是喜欢写作,自己写了文章自己发表,当然也希望更多的人 ,更多的人能够读到,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出去。
坚持做自媒体的原因,第一点我觉得肯定是喜欢写作、热爱文字。对喜欢写作的人来说,文字代表着一种力量,如作家冯唐所说“用文字打败时间”。
坚持做自媒体的第二个原因,是有成就感。传统媒体时代是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见诸报端,如今有自媒体,可以自己写文章自己发表,当然也可以投稿给大号发表。文章被大号转发,也可以给自己的 “引流”带来粉丝。
坚持做自媒体的第三个原因,是能带来收入。 人数超过5000(还是6000不记得了),就可以开通“流量主”,读者点击下方的广告栏,就有广告收入,有的大号每天仅流量主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曾透露,有段时间她每天的流量主收入大概有二、三百块钱,再加上原创文章的打赏,每个月接的广告,每个月的收入比上班还多,后来她干脆辞了职专心打理 。现在已经称得上是真正的自媒体了。
过去的几年,有很多传统媒体人已成功转型为“自媒体人”,获得了更大的成功,典型代表是咪蒙。据说,她的 头条广告费已经达7位数,很多人看到了成功的自媒体的商业价值。
我喜欢的作家连岳、和菜头等人,在苹果没关闭打赏通道之前,他们 文章的打赏人数是可见的,有时一篇文章打赏人数就达数千人,仅仅靠写作,收入就已经非常可观了。
我坚持写 (算是做“自媒体”吧),并努力保持“日更”,一是喜欢写作,二是为了保持独立思考,三也是为了获得成就感——包括被传播、被点赞、被打赏、有广告金主投放广告等等。而且这些年的写作也有了意外的收获,出了一本书,目前已有出版社在联系出第二本。
坚持大概是件比较累人的事,我觉得需要忘却“坚持”这两个字,把“写作”变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才比较轻松快乐吧。
PS:这是在百度问答上回答的提问,修改后发表在这里。
最新文章
不戴有色眼镜看“春晚”
你若不随便,年味自然不淡!
海誓·山盟
年味儿在哪里 朋友啊告诉你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心得体会
我来回答一道关于过年的“世界难题”
为什么要“忙年”,这是我知道的最好的答案
这部影片告诉我们:为什么必须每时每刻做对每件事
地震记
她说:“幸亏听了父母的话”
你敢在公众场合劝阻不文明行为吗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不是一种美德
七彩霓虹把夜空染得如此俗气
上坟记
百年一遇的超级月亮,你看了吗
北大留美硕士拉黑父母6年,12年不回家过年:你所有的痛苦,是因为不能接受父母
2018年1月写字总结
作者简介
,专栏作者,书评人。新书 在全网热销中,感谢支持。微博@小 ,豆瓣@ ,个人公号: (ID)。
▼
欢迎分享朋友圈
喜欢请点赞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种赞赏
点个赞再走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scgf/11363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不戴有色眼镜看“春晚”
下一篇: “这些年你有没有想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