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诸子百家 >> 诗词歌赋

我来回答一道关于过年的“世界难题”

溪黄草 2023-07-27 17:49:48

1

哈哈哈哈哈哈……

“过年回娘家还是回婆家 ”据说这是一道“世界难题”。我觉得这根本不是问题啊,更遑论什么“世界难题”,真是太夸张了。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很大,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差异就更大。同样是过年,同一个人,年龄段不同,有不同的需求;同样是过年,多子女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面对的问题不同;同样是过年,同城和异地不同;同样是过年,还有三代同堂和四代同堂的差异……

同样是过年,有的老人家喜欢热闹,子孙满堂天伦之乐,盼望着孩子都回家;有的老人家爱清静,人一多就觉得乱泱泱的心烦不已。我觉得这样的老人家,子孙辈回去过一、两天可以,时间长了,他们可能就巴不得你们赶快滚蛋。

用我们老家的话来说是“麻泱得慌”,用陕西话讲可能是“麻缠”。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麻泱”、“麻缠”真是太形象了。

我现在的心情,可能就是这后一种老人家的心情。不回来过年正好,我还懒得伺候呢!

你想啊,女儿女婿来了,不得好好招待 老两口随便吃点就行了,他们来了不得每顿饭都得精心准备一番 两代人总会有代沟,说不定因为什么话题发生摩擦引发不快,说不定看不惯他们熬夜睡懒觉等等的生活习惯,难免会批评……春节期间其实是最容易发生家庭矛盾的时候。

不来过年拉倒,我们也想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想生活在别处周游世界呢。当然这也可能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是“还没到时候”。但我现在的确就是这么想的。

2

前年大年初三我带女儿去长沙玩。高铁上,对面坐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交谈中得知她是一位教师,此行是去远嫁到长沙的女儿家。女儿刚生了小孩,过年没回家,她去女儿家探望。我猜她女儿是独生子女一代,一问果然是。

就问:“女儿嫁得那么远,您舍得吗 ”她很淡然:“舍得啊,有什么不舍得的,只要她过得幸福,在哪都一样。”

她回答的特别真诚,我觉得这也是真心话,她的语气中不掺杂一点儿无可奈何。用到“过年回娘家还是婆家”这个世界难题上,作为父母一代人的心态如果是“只要她过得幸福,在哪过年都一样”,是不是更好

有个前同事大学期间谈的女朋友家在南方,结婚后女方嫁了过来,跟父母住在一起。俩人都是独生子女。结婚的前两年,都是除夕春节在山东过,年初二赶回南方父母家,到初六开工再往回赶,路上开车要走七、八个小时。

有一年他们被堵在高速上十多个小时才到家,旅途奔波劳顿不堪。去年媳妇提出春节一放假就回南方,在娘家过年。公公知道了很不高兴地说了句:“只要我活着,就别想!”幸好人家媳妇温顺,换了气性大的女孩,日子也许就因为“在哪过年”的问题而鸡飞狗跳了。

其实,父母若想得开、放得下,子女一代就不会因为“在哪过年”而纠结了。

3

我现在觉得幸运的是娘家和婆家在同一个城市,两家相距5公里多一点,开车如果路上不堵,十多分钟也就到了。所以,对我们来说“回娘家还是婆家过年”根本算不上难题。

我家姐妹仨人,如果过年都去婆家,父母难免心理有所闪失吧 所以我们家约定俗成的规矩是:每年大年三十午饭,姐妹仨都回父母家,跨年夜要么是二妹全家陪父母过,要么是父母自己过。二妹婆家在百里外的农村,提前送完节礼,过年期间就不用回去了。

除夕的年夜饭我们自然是要去婆家吃的,那边也是一大家人等待着团聚。

其实我以前也很羡慕过婆家在外地的同事,因为回家次数少,过年回去见一面,什么活都不用干,婆家人当“香汤”一样对待。

我父母如今年纪大了,也是喜静不喜闹,今年已经提前跟我们姐妹仨打招呼:“年三十别来了,大年初二再聚吧。”本地有“初二回娘家”的说法。婆婆家很喜欢热闹,小年开始就不断地家庭聚餐,也不怕麻烦。我最关心的不是在哪过年,是怎么破“每逢佳节胖三斤”的魔咒。

有的地方过年风俗特别不好。比如“女儿初一不能回娘家”,据说会让娘家破财,有兄弟的会影响兄弟的运程。我有个朋友父母死得早,结婚后都是在自己的家里过除夕过年,初二再依习俗带媳妇孩子去几百里外的丈母娘家。

去年他和媳妇心血来潮,腊月廿九就带着节礼带着老婆孩子去了丈母娘家,准备住到假期结束。除夕夜,丈母娘怕家里儿媳妇不高兴,让他们一家三口去住宾馆,躲过了除夕和初一再回家……

县城的宾馆春节大多不营业,好不容易找了家宾馆暖气还坏掉了,一家人冷哈哈的过了个“难忘的除夕夜”,同事第二天就开车回自己家了。后来说起来还伤心不已,发誓“再也不去丈母娘家过年了”,媳妇爱去带孩子自己去,被伤透了。

话说回来,我大姑姐自结婚起每年过年都在她娘家、我婆家过,难道她兄弟、我们家至今没有发家致富发大财,都跟她回娘家过年有关 真是岂有此理!我可得回家问问她(我大姑姐可能会看到这篇文章,呵呵)。

3

其实,在“过年回娘家还是婆家”的问题上,还是要因人而异、因家庭制宜的。原则是大家都过得舒心舒服为好,大家和和气气、平平安安,不要厚此薄彼。双方父母都能满意,做子女的也没有那么负累。

我估计遇到这类问题的多是80、90后的独生子女一代的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过年如果不回家,父母家难免冷清。其实家人不妨提前沟通商量:“你们希望我们今年过年怎么安排 ”或者“我们过年想这样,您觉得怎么样 有什么意见 ”

专家说“凡事都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案”。在“过年回娘家还是婆家”这个问题上,肯定也存在着至少三个解决方案:

一、父母年纪尚轻的,像我这种年龄很多人已经娶媳嫁女成为“长辈”了。小俩口过年不回家、外出旅游也无妨,因为父母也还在爱玩的年纪,说不定就像我前面说的,巴不得不回来。

二、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可以一年轮一家过年,今年在娘家、明年回婆家。或者根据当地的风俗,除夕初一在婆家、初二初三回娘家。

三、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的,把双方父母接到一起,一家六口人(若加上孩子七、八十几口)一起过年,听上去也是不错的选择吧。地点可以是自己家,也可以是某个旅游圣地……组团去旅游,也是不错的选择,前提是大家都愿意出门,前提是有钱并且都有闲。

四、父母年事已高的,有一方需要照顾的,不妨去需要照顾的长辈家过年……

五、……总之,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呀。

像我们家今年的情况,父母巴不得我们不去过年,不给他们添麻烦——毕竟全家聚在一起十一口人吃饭是很大的工作量。不给父母添麻烦,不去过年,也许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孝顺了。

过年,最重要的是心情。

不管在哪里过,只要家人能开开心心的,轻松快乐的,就是幸福祥和的年。

最新文章

为什么要“忙年”,这是我知道的最好的答案

这部影片告诉我们:为什么必须每时每刻做对每件事

地震记

她说:“幸亏听了父母的话”

你敢在公众场合劝阻不文明行为吗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不是一种美德

七彩霓虹把夜空染得如此俗气

上坟记

百年一遇的超级月亮,你看了吗

北大留美硕士拉黑父母6年,12年不回家过年:你所有的痛苦,是因为不能接受父母

2018年1月写字总结

作者简介

,专栏作者,书评人。新书 在全网热销中,感谢支持。微博@小 ,豆瓣@ ,个人公号: (ID)。

欢迎分享朋友圈

喜欢请点赞 分享到朋友圈也是一种赞赏

点个赞再走吧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scgf/11363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